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衡州大道跨铁路钢箱梁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参与衡阳市衡州大道(红湘路至蒸阳路)工程铁路货场跨线桥施工中钢箱梁吊装施工,分析了工程的风险和具体吊装过程,可为同类型的钢箱梁施工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丽峰 《科技信息》2009,(25):I0217-I0217,I0176
1.张璨之“造化”的理解 张璨.唐代画家。躁又作藻,字文通。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8世纪后期,曾任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因安史之乱时任伪职.被贬为衡州司马、忠州司马。擅水墨山水,尤精松石,传说他能双手分别执笔画松,有双管齐下之誉。又用手蘸墨作画,不求巧饰。画山水重灵感,富于激情,其山水高低秀丽,咫尺重深,为唐代水墨山水画之代表。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主张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统一,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衡阳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蔡伦造纸";有哲学思想五百年来第一人"王船山";有文明奥区"天下南岳";有远近闻名的"衡州窑"……可谓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特色突出,文化资源丰富。在当今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国际发展潮流下,如何发挥好这一宝贵文化资源,把资源发展成产业,便是衡阳重新崛起的重要战略手段。  相似文献   

4.
不规则平面形之静矩,重心,惯性矩及惯性积之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一计算不规则平面形之静矩,重心,惯性矩,及惯性积之新法.使诸项之计算,化简而变为计算另一不规则平面形之而积,此项面积可采用著名之辛氏(Simpson)规则以求之.计算既极其简便,结果亦相当精确.此外并求得一公式由该平面各点之高度而直接计算静矩,重心,惯性矩以及三次矩。 此法之原理极其简单,但前此似无人提及或采用.此法之近似程度於一般之工程计算常可满意.於筒单之规则平面形,例如三角形及抛物线形,如采用此法,所得结果之正确程度常与采用积分法所得者相同.但计算之简便则远过之。 此法可用於解答工程学中若干数学性质相同之问题.例如於断面改变之梁,若采用此法以计算其变位或此项梁所组成连续梁之若干恒数,则步骤之简便及结果之精确,非前此已有之任何方法所可及。故此法之应用,并不以本题中所列举者为限。  相似文献   

5.
杜甫有子二人,一曰宗文,一曰宗武。流寓四川时,诗中经常提到二人名字,但出峡后漂泊荆楚湖湘的五年中,写诗百余首,却无一处提及,而只有“儿扶立约矶”(《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使我昼立烦儿孙”(《暮秋枉裴道州手扎率尔遣兴寄递近呈苏涣侍御》),“远归儿侍侧”(《入衡州》)等语。到了杜甫死后四十三年元稹写《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我们才知道了个究竟:  相似文献   

6.
关于整数的平方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N2 =[12 ,2 2 ,3 2 ,… ]中之数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表达式以及N2 中的部分和表推导出N中之数用N2中之数的和来表达的可能性 ,并提出合理的猜想 .对N3 =[13 ,2 3 ,3 3 ,… ]与N4=[14 ,2 4,3 4 ,… ]也得到一部分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电光调制中由于调制频率的增加而对调制效应产生的影响以及用行波调制解决这一问题之原理。引入了相对调制频率的概念,发现行波澜制中调制频率的这种相对变化正与多普勒原理一致,从而揭示了问题的本质。进而指出在此种情况下,应当计及相对论性效应,运用作者曾导出的一般形式的多普勒公式于此情况,得出了改善频率限制的相对论性结果,其与现有理论结果之差别可用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光滑不连续振子,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广义谐波函数摄动法,得到其极限环的振幅与系统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式以及极限环的解析近似解。同时,基于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建立了该振子极限环特征量的解析计算公式。利用上述结果,可围绕极限环何时产生、如何分岔、在何处消失以及稳定性如何等问题,对具有复杂非线性阻尼项的光滑不连续振子极限环的全局演化过程展开定量分析。通过将本文所得之结果与龙格-库塔法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研究强非线性振动系统解的全局演化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行政法学理论界对具体行政行为效力内容及相关概念的研究出现偏执化倾向,对此问题研究之目的把握也不甚准确。本文旨在明确研究之目的以及纠正这一问题研究所应立足之基点,找出该理论真正指向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课程观,侧重点以及师生关系,下面作者将对其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明洪武三年至弘治五年计120多年间,实行"开中法"以解决边远地区军粮问题。明初,大批军队进入贵州,造成军粮不继。贵州建省后,明廷又调集大军入黔镇压各族人民起义。因此,明廷长期在贵州实行"开中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辩证法,对中外大量档案等资料进行深入分析,重新考察了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发动的五次收复海城战役,否定了清军统帅准备不足,指挥无能,军队纪律松弛等片面结论。肯定了清军官兵的爱国行动和巨大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拥军”活动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它可以活跃军营文化生活,促进基层官兵成才,对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它可以改善图书馆形象,延伸图书馆服务领域,塑造图书馆员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金朝科举制度来源于辽宋,首科时间是天会二年,开科38次,文武举并行,取士范围扩大到全国各个地区,实行分级递进的考试方法,考场制度非常严密,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平均每次150人左右。金朝科举取士,科目出身不同,则仕进前景不同。金朝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魏晋文学中,对于"神女—美女"这类女性形象的认识和塑造,并未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正在觉醒的女性意识。魏晋时期无论是美艳的少女还是新寡的嫠妇,并非全是恪守礼教而甘作男性或艳羡或哀怜的对象,而常常能够大胆、主动地追求自由和爱情。当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意识已经随着汉魏之际的文化转型而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魏晋文学的"神女—美女"却一如既往地唱着昨天的歌,并千年不变地承传着古旧的文化心态。这种由男权文化所预设的"女性意识",借助着"美艳"的文本,在"怜香"、"悯孤"之心态的支撑下,流行几千年而很少遭遇文化意义上的审视与批判。  相似文献   

16.
金朝科举制度来源于辽宋,首科尉闭是天会二年,开科38次,文武举并行,取土范围扩大列全国各个地区,实行分级递进的考试方法,考场制度非常严密,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平均每次150人左右。金朝科举取士,科目出身不同,则仕进前景不同。金朝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深入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着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的实际举措,是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凝聚军队改革意志力量、促进改革深入推进的重要抓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军将士和广大官兵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活动中,有效激发和汇聚强军兴军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丁忧制度自西汉草创以来,虽历经王朝更迭,但始终绵延不绝,它几乎是一项与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的制度。然而,作为这项制度的规范对象,古代官员们对丁忧的态度却以唐末宋初为分界点,发生了了明显的转变。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9.
《粤西诗载》中的唐代诗歌,记录了唐人对广西情感印象的演进轨迹:初唐的厌恶、盛唐的既欣赏又感伤、中唐的适应、晚唐的留恋。这个变化表明了从初唐到晚唐,唐人对广西的好感是与时俱进的。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广西在唐代得到了很好的开发,社会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并在晚唐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尤其显现在桂、邕、容三管的重镇区域。  相似文献   

20.
西汉时期,政治史观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刘邦的政治史观是模糊而功利的,在汉初政治、经济衰敝的形势下,不得不沿袭了秦的水德之制。汉武帝时,其政治野心及对升仙的喜好,使之选择了土德之制。汉武帝晚期的"尧母门"及汉昭帝时期眭弘的"汉家尧后",使西汉中后期政治史观产生了巨大变化,五行相克被五行相生原理取代,汉为火德的政治史观逐渐确立。王莽巧妙地利用西汉后期政治史观的这一变化,建立了土德之制。西汉时期政治史观的每次变化,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并对西汉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