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竹竹秆直径与材积的垂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秆等长分割成40段,分别测量各竹段底边周长、壁厚、节隔厚,研究毛竹竹秆直径与材积的垂直格局,并构建毛竹竹秆直径相对值、相对外围累计材积、相对实际累计材积和相对节隔累计材积与竹秆相对高度的回归模型、毛竹外围材积、实际材积和节隔材积与胸径的回归模型等共7个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胸径的毛竹竹秆直径相对值、各相对累计材积随着相对高度的增加,变化规律表现出显著的一致性,反映了毛竹竹秆结构方面的共性.  相似文献   

2.
<正> 毛竹竹冠由秆、枝、叶三部分组成。竹秆分枝部分是竹冠的支柱,竹秆上每一个分枝的节和枝、叶合称为一个枝盘。每一枝上着生主枝、侧枝、小枝,各种枝条按一定规律分布在竹秆四周,构成竹冠的空间支架。每一个叶枝上着生3—5片竹叶,均匀分布在竹冠上形成绿色的叶层,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竹冠结构是指竹冠中秆、各种枝条、竹叶的数量及其在各盘枝上的分布。关于毛竹的秆形结构,作者曾作过报道,本文主要论述毛竹竹冠结构的规律性。1979年以来,我们在江苏宜兴县林场,共调查70株标准竹,每株标准竹伐倒后,记录竹龄、胸径、高度、枝下高、总节数、枝下节数、竹冠节数(枝盘数)、竹秆重量以及枝、叶重量等,并按枝盘号调查主枝、侧枝、小枝、叶枝、叶片数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揭示毛竹竹秆秆柄形态学与解剖学特征。方法 利用形态统计学、滑走切片与石蜡切片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秆柄形态与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毛竹成熟笋秆柄长约3.22 cm, 基部、中部与上部直径分别约为1.2、1.4与1.9 cm,平均具有约14个芽鳞片。解剖学分析显示,毛竹秆柄为实心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分布有表皮、下皮、皮层、维管组织与基本组织。其中,下皮约7层细胞,皮层约25层细胞,秆柄横切面维管束分布数量约672个。毛竹竹秆秆柄维管束从形态上可分为6种类型,以仅具有单个后生导管的纤维帽闭合式维管束为主,其形态显著不同于毛竹竹秆与竹鞭节间典型的开放式维管束。同时薄壁细胞纵向排列不规则,且无明显的长、短细胞之分。纵切显示,秆柄木质化程度、维管束密度均为底部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对不同初生增粗生长期笋芽秆柄形态与解剖学观察发现,发育后期笋芽秆柄芽鳞片数、长度与直径均与成熟笋秆柄接近;同时发育前期笋芽秆柄已具有与成熟笋秆柄相同的芽鳞片数;但秆柄长度变化从小到大依次为发育前期笋芽<发育中期笋芽<发育后期笋芽。结论 毛竹竹秆秆柄解剖学结构显著不同于竹秆;秆柄基本结构在笋芽的发育前期已分化完成;发育前期至发育后期笋芽秆柄具有一个明显的伸长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枣树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枣锈病作为一种重要的枣树真菌病害,在我国主要枣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枣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中国枣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中围绕枣锈病病害症状、发生危害、病原、病害循环以及发病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枣锈病的防治策略及研究展望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豇豆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锈病目豇豆属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 Barcl)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世界范围内豇豆的主要病害之一。豇豆锈病主要侵染豇豆叶片,严重时叶柄和种荚也会出现感病表型。豇豆锈病会引起豇豆减产并影响豇豆品质,对豇豆的生产影响较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豇豆锈病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原菌生物学特征、病害流行、抗病资源鉴定与育种、抗病生理生化机制及抗锈病分子遗传学分析等,对今后豇豆锈病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桑园种植面积的增加与种植密度的增大,桑园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桑赤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作为广西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与质量。在介绍了桑赤锈病的症状表现与病原茵的基础上,分析了桑赤锈病在广西的发生与流行规律,总结了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治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钟武堂 《广东科技》2010,19(8):43-44
叶斑枯病是毛竹营林建设中常见的病害,一旦发生病害,轻者竹叶局部失绿形成枯斑,重者竹叶卷曲、脱落,竹梢枯死,出笋量急剧减少,因而对其病害的防治是林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林场工作经验,结合毛竹叶斑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发病竹林的立地条件,从林场清查、合理采伐、抚育施肥等方面对叶斑枯病的防治技术进行分析,以保证毛竹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兰标新 《广东科技》2014,(2):127-128
对不同海拔高度毛竹秆形结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竹节间长度、周长、壁厚与竹节数之间分别用抛物线、直线进行拟合,发现它们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海拔高度对毛竹节长和周长有较显著的影响,而海拔高度对竹壁厚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防控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减少该病害对早竹产业造成的损失,笔者主要针对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利于病害的发生;适宜的湿度和降水量利于病害的发生;病害流行的高峰期为5—7月。病原菌(芦苇节菱孢)孢子可在林地铺设的砻糠中越冬,通过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经过伤口侵染竹组织。铺设砻糠的林地病害率高于未铺设砻糠的林地;密林中早竹的感病指数比疏林中早竹的高;林缘早竹的感病指数高于林内早竹;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在3年生和4年生早竹上发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竹秆锈病近年来在江、浙等省竹林中发生较普遍。在60亩淡竹林内,从1984~1926年每年3月上、中旬用1:1的煤焦油柴油液,涂于发病部位,连续防治三年,其效果分别为89.9%、82.8%和97.1%,每年新竹发病率从原来的26%降至2.2%,总发病率从35%下降至6.7%。防治方法简便,费用低。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荆州市近几年常绿草坪发展迅猛,面积显著增加,但由于养护管理未能同步到位,部分草坪病虫害危害严重,已影响了草坪的美观性和欣赏效果。为此,笔者通过调查,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以下综合防治措施,供防治时参考。1、病害草坪上常发生的病害有锈病、褐斑病、白粉病、叶斑病、腐霉枯萎病、白绢病、禾草立枯病、雪腐病、黑粉病等,其中锈病、褐斑病、白粉病危害严重。1.1锈病发病部位主要在禾草叶片、叶鞘上。产生疤状小点,逐渐发展成红褐色、近圆型、排列不整齐的夏孢子堆;冬孢子堆主要在叶片背面或叶鞘上出现,为长圆形…  相似文献   

12.
小麦锈病、白粉病、雪腐病是新疆南北各地常见的病害,研究病害的成因、寻求解决的措施对农业的稳产、农民创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新疆各地常见病害做一些粗略的探讨,寻求预防病害的有效措施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梨锈病是梨树毁灭性病害,过去一直没有找到防治的有效方法。据记载,梨园2.5~5km范围内如有桧柏树,就会发生梨锈病,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梨树的发展,也使老梨园受到潜在威协。我场有1400亩梨园,是50年代末栽种的,位于风景秀丽的敬亭山下,芜屯公路穿园而过。近年来,由于敬亭山景点不断开发及宣九公路的建设,桧柏、龙柏等大量栽植,梨锈病已成为我场最主要病害,且病情逐年加重。1991年前少见病叶,1992年山南梨区病情恶化,1993年主要梨区病指迅速上升,1994年山南梨树由  相似文献   

14.
毛竹材质生成过程中微纤丝角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射线衍射法对不同竹龄毛竹材的微纤丝角进行测定分析,探讨毛竹微纤丝角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竹龄竹材细胞次生壁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异规律呈现波动趋势,平均微纤丝角为9.4°,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2.05°和7.61°,差值小于4.44°,微纤丝角从竹青到竹黄存在显著差异。竹材的微纤丝角从0.5~1.5 a呈增加趋势,而后几年呈下降趋势,到6.5年稍有回升,随后又下降,直至10.5年生竹材微纤丝角值又变得较大,竹龄对微纤丝角影响显著。竹秆的中部和下部平均微纤丝角分别为9.32°、9.39°和9.50°,随竹秆高度增加竹材微纤丝角逐渐减小,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枯梢病的调查,开始于1960年。从1963年起,原中国林科院先后进行了研究,证明是病害。近几年来,我们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了“三结合”的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对该病的研究有了较快的进展。通过病情调查,室内病菌的分离培养和林间病理接种试验,进一步证实毛竹枯梢病是由子囊菌所致病害(该菌学名正在鉴定)。去年又先后在老竹病枝、病梢和林地枯枝、篱笆、棚架上发现病菌子实体,初步确定病菌  相似文献   

16.
玉米叶斑病是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灰斑病的统称,是永德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几年在我县爆发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寻找有效的防治药剂,提高防治效果,确保玉米生产安全,2007年我县在常年病害重发生区的大雪山乡蚂蟥箐村开展了爱苗防治玉米叶斑病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7.
针对苹果叶部病害图像存在光照分布不均匀、对比度低、过亮或过暗区域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Faster R-CNN苹果叶部病害检测方法,提高病害检测的准确率。由于HSV颜色空间中的H、S、V三个分量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光照及阴影部分的遮挡对H、S分量的影响很小,因此,将病害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SV颜色空间,再采用颜色恒常性(Retinex)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然后,采用Faster R-CNN网络模型对苹果叶部的三种病害(雪松锈病、灰斑病、黑星病)进行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升了检测苹果雪松锈病、灰斑病、黑星病的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4.03%、7.14%和13.77%,整体平均精度提升了8.32%。每幅图像的检测时间为0.201 s,单张图片检测时间减少了42 ms,确保了检测的实时性,这对于病害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麦锈病的发生是由于小麦品种与锈菌群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结果,弄清小种消长动态及其致病性特点,对于指导抗锈育种、抗病基因的合理利用及品种的合理部署、达到病害的持久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竹材质生成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以材质生成期为1-8年生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一部位取样的方法,研究了材质生成期中9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竹秆不同高度部位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木素含量随竹龄增长呈指数增加,灰分含量与竹龄变化呈二次曲线的关系,综纤维素和各种抽出物含量与竹龄呈阶段性变化。化学成分随竹龄的变化可以分为增长期(1-4年生)、成熟期(5-7年生)、下降期(9年生以上)。竹秆不同高度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很小,各种抽出物含量,从根部到梢部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20.
毛竹黑叶蜂在福建福州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越冬。林间防治试验表明,选用50%甲胺磷原液或1:10倍液、40%氧化乐果原液或80%敌敌畏原液进行竹腔注射均有良好防治效果;也可以在晴天午后应用20%氰戊菊酯4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2000倍液喷杀下竹的幼虫,或在竹秆基部撒6%666粉,均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