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叶片和茎段培养直接高频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宝红 《科学通报》1993,38(1):72-72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重视甘薯组织培养的研究。目前,虽再生出一些植株,但普遍存在着培养周期长,培养过程复杂,植株再生率低等问题;而且其再生植株均要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往往造成遗传变异,这均限制了甘薯组织培养在生产和育种上的应用。我们以3个品种的甘薯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调节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配  相似文献   

2.
任正欣 《科学通报》1982,27(2):128-128
根据番茄、茄、马铃薯、花生、甘薯、姜、桑、油橄榄、木麻黄九种植物上22个青枯菌的菌株,进行形态、染色、生理生化反应、致病性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的结果,证明它们都是属于青枯假单胞菌(Pseudo monas solanacearum Smith).以前报道的甘薯瘟的病原细菌Pseudomonas batatas Tseng and Fan,应改为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不同寄主青枯菌菌株,它们的一些生理生化反应有明显的差异,但更为明显的是它们的致病性不同.测定的番茄、茄、姜、花生、甘薯、油橄榄和木麻黄七种寄主上的青枯  相似文献   

3.
徐娜 《科学之友》2008,(2):58-58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组织最近宣布,研究人员在越南中部偏远地区发现了11个生物新品种,其中有3种是动物,另外8种是植物。此外,还有10种其他生物可能也是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青饲玉米无性系变异与育种——“科多八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纪华  施介村 《科学通报》1996,41(14):1320-1322
60年代以来,由于细胞组织培养的迅速发展,获得了各种植物的再生植株,其后又不断发现再生植株中广泛地存在着变异,即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植物组织培养物中的变异细胞及其再生植株被称为细胞突变体,筛选出我们所需的有益突变体进行进一步的选育就能产生出新品系或新品种.1985年以来,我们进行青饲多秆多穗玉米有益突变体的选育研究,目的在于改良已有的品种.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对青饲多秆穗玉米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并选育出一批优良的多秆多穗玉米自交系和杂交新品种,其中京多一号、科多四号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紫多114-1是我们早期选育的自交系,用它配制的杂交种,可以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青饲的产量,但它的生育期太长,在北方制种相当困难,因而,进一步改良紫多114-1,缩短它的生育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突变体筛选技术选育出生育期较短,分蘖性更强,又能基本保持紫多114-1原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进而能使制种基地北移,这就是我们预期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组织最近宣布.研究人员在越南中部偏远地区发现了11个生物新品种,其中有3种是动物.另外8种是植物。此外,还有10种其他生物可能也是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阳光灿烂的生物技术吕文强,王向阳现代生物技术也称为生物工程,或生物工艺。它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包括生物活组织或细胞)的特性与功能,设计并完成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种.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甘薯丛枝病是由两种病原体(类菌质体和线状病毒)复合感染而引起,并在电子显微镜下首次观察到该病毒质粒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1997年年初,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把整个世界搅得沸沸扬扬。 除伦理学家外,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也在担忧:现代生物技术会给生物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重组DNA(rDNA),单克隆抗体以及新的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 由于某些生物体先天缺少某个基因片段,而产生出一些特异性状,于是可通过人工将其加以修补、重组。也可将某类生物体性状强的基因片段转移到另外一类生物体上,以增加这种性状。比如,培育作物新品种,为了增强其抗病害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其他作物中的具有抗病害能力的基因片段转移到新品种上便可达到目的。目前许多国家已种植转基因作物,从而  相似文献   

9.
陈洪文 《科学通报》1973,18(2):87-87
我们于1958年开始农作物辐射育种,相继选育出大豆黑农四号等新品种六个,新曙光一号等春小麦新品种两个以及大豆、小麦、玉米等许多优良的突变品系和类型。本文只简要报道春小麦新品种新曙光一号的育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聚羧酸系减水剂是减水剂的新品种,具有很多良好的使用性能.文章介绍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作用机理,提出一些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及聚羧酸系减水剂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的研究人员已经培育出一种蓑(鱼由)新品种,这种蓑(鱼由)能用改变自身颜色的方法来显示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从而提醒人们:水受到了污染。  相似文献   

12.
线粒体-质体紧密联合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善华 《科学通报》1991,36(6):464-464
目前,固氮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已从根瘤的一般结构逐渐深入到只研究其中一种细胞,如侵染细胞、非侵染细胞、皮层细胞.有的甚至开始只研究上述细胞中某一种组成部分,如细胞壁、细胞质、高尔基体、微体和特殊细胞质内含物等.因为这样的研究更有助于  相似文献   

13.
袁媛  黄璐琦 《科学通报》2024,(Z1):499-509
为推动和加快中药材品种培育和种业发展,亟需加强中药材种质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具有中药特色的种质创新途径.育种核心种质的选择与合理组配是决定育种成效的关键,合理利用外来品种、地方品种或野生近缘种进行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在中药材品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中药材种质资源利用、优良基因发掘和育种效率,并为加快中药材新品种的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鉴定是一项公益性的基础工作,本文系统论述中药材品种培育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中药材种质创新的主要内容、基于基因组学的关键技术、种质创新基础平台建设策略等;基于中药种质资源杂合度高、与主要农作物育种具有差异性、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目标应兼顾产量和质量等特点,展望了有序进行中药材育种核心种质及其品种定向培育研究的前景,提出具“内稳态”特征的中药材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是现阶段主要任务之一,以期为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中药材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光子发射研究海洋甲藻间的细胞通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锦珠 《科学通报》1994,39(20):1904-1904
细胞通讯,或称细胞信息传递的研究,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引起了许多生物学家乃至物理学家们的兴趣,因为人们认识到对许多重要的生命现象,例如生长发育、细胞分化、肿瘤发生、神经信息加工等的解释,归根到底还要在对细胞通讯的研究中得到解答.近年来,人们对细胞的化学信号传递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是长距离的细胞间的通讯在理论上仍要依赖于物理方式.细胞间的物理信号的通讯是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无血清培养的人早孕原代细胞滋养层细胞和人正常的盈舯来源的细胞滋养层细胞系NPC为体外研究模型,研究了激活素A对细胞增殖和hCG及孕酮分泌的调节。结果表明,激活素A促进原代细胞滋养层细胞hCG和孕酮分泌以及NPC细胞的孕酮分泌,而NPC细胞的hCG分泌不受春影响。细胞滋养层细胞的增殖不受为类激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许霖庆 《科学通报》1974,19(9):424-424
高等植物叶片的绿色细胞,具有植物界特有的叶绿体,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功能细胞。我们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叶片细胞研究中,了解到这种细胞在结构上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研究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材料,而绿色光合细胞和叶绿体的离体培养则是研究叶绿体结构与功  相似文献   

17.
近代生物科学的研究表明,各种生物的生息繁衍,都是因为生物细胞里有遗传物质DNA,这种双螺旋结构的DNA,上面携带着无尽的遗传基因。正是这些遗传基因,承担了生物传宗接代的使命。近些年,生物工程、农作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相继培育成功。尤其是在植物的育种方面,为了保证植物的一些优良遗传性状,育种和遗传专家采用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转基因育种。所谓转基因植物育种,就是人类应用生物基因工程,根据人们的需要,把一种生物基因剪切、缝合到另…  相似文献   

18.
党丹  李密  项荣武 《科学通报》2019,64(15):1610-1619
细胞机械特性在细胞生理病理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指示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奥秘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发明为单细胞机械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给细胞力学及癌症等重大疾病带来了大量新的认识.然而现有AFM细胞机械特性探测主要集中在细胞弹性特性,对细胞黏弹特性进行的研究和分析还较为缺乏.本文基于AFM开展了细胞黏弹特性测量和分析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AFM单细胞压痕技术的细胞黏弹特性探测方法,基于此实现了对6种不同类型细胞(包括贴壁细胞、悬浮细胞、正常细胞、癌细胞、细胞系和原代细胞等)黏弹特性(松弛时间)的测量与表征,随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出细胞1阶松弛时间和2阶松弛时间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细胞黏弹特性的认识,为单细胞机械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植物趣闻ABC     
萝卜听听音乐,可长到2.5公斤;甘薯听听音乐,可长得比足球还大;含羞草听听音乐,茎秆会变得粗壮,枝叶随之也会变得更繁茂……植物爱听音乐,这或许大家都知道。但是,植物的下面这些趣闻则恐怕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20.
味觉传导机理及味觉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燕  刘清君  徐莹  蔡华  秦利锋  王丽江  王平 《科学通报》2005,50(14):1425-1433
在人类的敏感器官方面, 味觉的研究明显落后于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 针对酸、甜、苦、咸、鲜等多种不同味觉, 人类及动物的味觉细胞内存在有多种不同的传导感受机制, 但由于缺乏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有效的研究手段, 有关味觉的研究仍在探索中.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电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 味觉细胞的传导编码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结合我们实验室多年来在人工嗅觉与人工味觉和细胞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基础, 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味觉的传导机理和细胞芯片技术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们当前的研究工作, 重点介绍了细胞芯片这一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交叉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对味觉细胞芯片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仿生味觉芯片和味觉细胞芯片的研究方向, 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味觉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