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用磁场调制反射光谱对磁光晶体进行的光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磁场调制反射光谱可有效地用于磁光晶体电子态结构的研究,从而提出了一种研究磁光材料光学特性的新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2.
—株G~-球形趋磁细菌的发现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玄武湖水域发现一株 G- 球形趋磁细菌 X W - 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体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快速北向游移,平均游动速率约为0 .14 m m/s ,该菌株对磁场的作用极其敏感.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在每一菌体的细胞壁上镶嵌了12 颗左右的磁小体,磁小体的大小和形状均匀一致,每颗磁小体长约60n m ,宽40nm ,x 射线能谱测试分析表明,磁小体为铁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3.
一株G^-球形趋磁细菌的发现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玄武湖水域发现一株G^-球形趋磁细菌XW-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体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游移,平均游离速率久为0.14mm/s,该菌对磁场的作用极其敏感,管射电镜观察显示,在第五菌体的细胞直镶嵌了12颗左右的磁小体,磁小体的大小和形状均匀一致,每颗磁小体长约60nm,宽40nm,x射线能谱测试分析表明,磁小体为铁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4.
稀土磁光玻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磁光玻璃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光学隔离器和磁场传感器.综述了磁光玻璃法拉第效应的基本原理、影响维尔德系数的主要因素以及含稀土磁光玻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为补偿聚磁式光学电流互感器(OCT)的磁滞与磁饱和特性对测量线性度和精度的影响,提出具有记忆效应的非线性滤波器补偿模型.该模型将传统FIR滤波器系数用多项式表达的函数代替,使其同时具有非线性拟合和记忆输出能力.利用实测数据训练使非线性滤波器补偿模型输出与磁滞、磁饱和特性输出成反函数关系,将训练好的模型添加到聚磁式OCT中,实现对聚磁铁芯的非线性和记忆效应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记忆效应补偿的聚磁式OCT在铁芯低饱和状态下仍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采样样本的线性测量区间延伸了4.76倍,均方根误差提高约15 dB,有效地补偿了聚磁式OCT应用中聚磁铁芯的磁滞和磁饱和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Fe3O4为磁核,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技术合成了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利用数码光学显微成像仪、激光粒度仪、傅立叶红外光谱对磁性微球的形态、大小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磁天平和可调磁场对其磁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磁性壳聚糖微球粒径在50~200μm之间,基本呈圆球形,表面比较光滑,且内部均匀分布着磁性介质Fe3O4;当磁性微球粒径小于280μm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微球的磁化率与沉降速度都随着微球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这表明所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  相似文献   

7.
光学偶极阱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控制中性原子的工具. 报道了在铯原子磁光阱中, 采用远离共振的失谐聚焦光束获得的光学偶极阱. 通过同时测量磁光阱和光学偶极阱中原子的荧光谱确定了光频移. 并采用短程飞行时间法获得了磁光阱中冷原子的等效温度. 着重讨论了此实验方案的优点, 同时也分析了激光束腰斑和功率的大小等因素对偶极阱势阱深度和加热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线式磁光隔离器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新的与偏振无关的在线式磁光隔离器结构,给出了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利用矩阵光学理论对磁光隔离器的正向插入损耗和反间隔离进行了分析,实验和理论分的表明该器件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利用光学中线偏光的法拉第效应和磁致双折射对磁场进行测量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利用磁流体的磁致双折射对磁场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双道析晶动力学实时监测系统(DPMS)和时间延迟摄像显微镜(TLVM)系统,验证了磁场抑制碳酸钙过饱和溶液析晶过程中“磁记忆效应”的存在。根据析晶动力学曲线和TLVM图片,比较了磁处理溶液静置不同时间(10,27,45,70、80h)后“磁记忆效应”的差异,首次提出了“磁记忆效应”存在峰值。TLVM光学实验照片清晰显示:溶液磁处理之后静置时间约30h时,沉析物中文石所占比例最多,方解石和球霰石所占比例最少,从而形成软垢,达到最佳阻垢效果;且还发现磁记忆时间至少可以达8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