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采用细胞学常规压片的方法,对来自云南、四川及西藏9个居群的康滇假合头菊(Parasyncalathium souliei Franchet)进行染色体数目、核型类型以及细胞地理学分析,其中四川和西藏的8个居群都是首次报道.所有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6,染色体基数为x=8.对实验中的9个居群进行细胞地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分布于四川的居群较为原始,而位于西藏和云南的居群为较进化的类群.结合已报道的关于合头菊属(Syncalathium)的细胞遗传学资料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康滇假合头菊的核型与狭义的合头菊属核型存在较大的差异,支持康滇假合头菊独立成属.此外,对云南、四川及西藏地区不同居群核型分析显示康滇假合头菊种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实验结果能为该属在横断山区的系统演化提供一些细胞地理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植物细胞常规染色体压片法对采自横断山区四个居群的隐瓣蝇子草(Silene gonosperma)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隐瓣蝇子草的四个居群数目都为48,基数都为12,所做的四个居群都为四倍体,核型不对称类型都为Stebbin′s-1A.上述隐瓣蝇子草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数据为首次报道;根据此结果初步讨论了隐瓣蝇子草生境和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隐瓣蝇子草的同源多倍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四川银莲花属(Anemone)花粉形态及其演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银莲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总结了本属植物花粉粒萌发器官的7种类型,其中有2种(单环沟及散沟具颗粒状刺型)系首次报道。另一种类型以前在国外种中有报道,此次在我国的本属植物中亦有发现,还论述了花粉粒萌发器官同地理分布的演化关系,同植物染色体基数之间的联系,指出了染色体基数为7的种类花粉粒为多沟类型,染色体基数为8的种类花粉粒为三沟型,并同本属植物的分组结合  相似文献   

4.
利用传统核型分析技术,对中国特有植物怒江红山茶(Camellia saluenesis)3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个居群均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x=15,染色体数目为2n=2x=30.祥云居群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30=1M+27m+2sm,属于2A型;昭通居群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30=21m(2sat)+9sm,属于2B型;永平居群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30=22m(1sat)+5sm(1sat)+3st,属于2B型;且昭通和永平居群染色体组中均有2个随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3个居群在遗传上存在一定分化,核型不对称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常规压片法,分析了苦参属(Sophora) 6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白刺花(S.davidii)核型公式为2n=2x=18=14m+4sm,属2A型;苦豆子(S.alopecuroides)核型公式为2n=4x=36=28m+8sm,属2B型;苦参(S.flavescens)核型公式为2n=2x=18=14m+4sm,属2B型;柳叶槐(S. dunnii)核型公式为2n=2x=18=18m,属1B型;短绒槐(S.velutina)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m,属1B型;砂生槐(S.moorcroftiana)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m,属1B型。在本研究的6种苦参属植物中,苦豆子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类型与前人报道一致,而白刺花和苦参、砂生槐的染色体数目一致但核型类型不同,其余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类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云南大理产的中国雨蛙的核型,并分析了4个地理居群中国雨蛙的核型,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模式,即为2n=24,NF=48,核模式6+6,但中国雨蛙不同居群之间在SM数目和顺,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等都有所不同,说明不同地理居群的中国雨蛙的染色体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福建被子植物2个新记录属:肋柱花属(Lomatogonium)、庭菖蒲属(Sisyrinchium),6个新记录种:大花肋柱花(Lomatogonium macranthum)、黄花庭菖蒲(Sisyrinchium iridifolium)、水香薷(Elsholtzia kachinensis)、小花月见草(Oenothera parviflora)、裂叶月见草(Oenothera laciniata)和纤草(Burmannia itoana),其中黄花庭菖蒲、小花月见草和裂叶月见草为本省新归化植物,并提供了相应的生境或特写图片.凭证标本均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FNU).  相似文献   

8.
杭白芷又名台湾白芷、淅白芷,属伞形科当归属。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浙江等地,山东亦有栽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当归属中已报导过染色体数目的有12个种,其染色体基数为x=11。潘泽惠等报导杭白芷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属二倍体,但有关杭白芷的核型分析则尚未见报导。本试验以杭白芷体细胞为材料观察了它的染色体形态,并进行了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9.
百里香属植物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我国野生百里香属植物的染色体特点,采用常规压片法对4种2个变种百里香属植物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研究。6种材料的中期染色体核型公式如下:短节百里香,2n=2x=24=18m+6sm;黑龙江百里香,2n=2x=24=20+4sm;地椒,2n=2x=24=16m+8sm;地椒展毛变种,2n=2x=26=14m+12sm;地椒亚洲变种,2n=2x=24=18m+4sm(1sat);百里香染色体为小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n=26。我国百里香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为12和13,其核类型为2B。根据以上结果结合形态及地理分布区域,初步推测我国百里香属植物可能是属于百里香属Serpyllum组,同时认为作为地椒展毛变种的新凯居群在我国百里香属植物中的分类地位应给予重新确定。  相似文献   

10.
我国豆科植物的细胞学及其系统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对豆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的资料,对豆科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物种形成及进化方向进行了讨论。提出豆科的原始染色体基数为X=7,多倍体化和非整倍化是豆科植物进化的主要途径;还对豆科植物属间进化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s)体细胞染色体数的统计及其大小测量,并与蚬属的另外两种进行了核型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首次提出我国特产植物疏花绞股蓝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2=12m+8sm+2st,核型属“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10M2+6M1+4s。  相似文献   

13.
新疆垦区蚜虫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外部形态和染色体两个方面,对新疆垦区7种蚜虫进行研究。在这7种蚜虫中,染色体数目范围由2n=6至2n=18,出现频率最高的是2n=8和2n=12。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长度,总结出6种染色体组型,并讨论了它与普通形态分类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报道武汉地区5种果蝇有丝分裂中期的核型,详细地描述了5种果蝇的染色体数目的形态,与国内外学者所报道的同种果蝇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对不同地理分布的同种果蝇出现的染色体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8种藓类植物染色体数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同  沙伟  张海英  薛红 《贵州科学》2001,19(4):13-15,30
本文对中国东北 8种藓类植物染色体数目进行了报道。其中赤茎藓Pleuroziumschreberi (Brid .)Mitt.,n =5 ;塔藓Hylocomiumsplendens (Hedw .)B .S .G .,n =11;粗肋羽藓Thuidiumrecognitum (Hedw .)Lindb .,n =11;绿羽藓T .assimile (Mitt.)Jaeg .,n =11;四齿藓TetraphispellucidaHedw .,n =8;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maximoviczii (Lindb .)Kop .,n =6 ;尖叶匐灯藓P .cuspidatum (Hedw .)Kop .,n =12 ;具缘提灯藓Mniummarginatum (With .)Beauv .,n =6。绿羽藓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 ,赤茎藓 ,塔藓 ,粗肋羽藓和四齿藓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河北产2种苔藓植物的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种苔藓植物,即粗裂地钱MarchantiapaleaceaBertol.、拟三列叶真藓Bryumpseudotri quetrum(Hedw.)P.Gaertn.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计数.研究结果表明:粗裂地钱和拟三列叶真藓的染色体数分别是9和10,与国外报道的同种类的染色体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首次报道了皖西天堂寨三种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湖北黄精(P. zanlanscianense) 核型为20n=2x=28=10m 8sm 10st,染色体长度比值3.49,属于3B核型;多花黄精(P. cyrtonema)核型为 2n=2x=22=2m 18sm 4st, 染色体长度比值2.38,属于3B核型;玉竹(P. odoratum)核型为2n=2x=18=8m 10sm(3sc), 染色体长度比值2.84, 属于2B核型.分别与产自其它地区的同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两种短棘猬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达乌尔猬和秦岭短棘猬的染色体组型。发现达乌尔猬的染色2n=44,秦岭短棘猬2n=48。对这两种短棘猬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并对分类上争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氏木蓝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德奎  崔文新  高延芬 《山东科学》2005,18(2):44-45,49
对本氏木蓝(Indigofera bungeana Walp.)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K(2n)=2x=16=14m 2sm,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8M2 8M1,核型为“1A”。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湖南黄精属新记录植物武陵黄精Polygonatum sinopubescens的发现及核型.该植物分布于湖南高望界国家自然保护区境内,其染色体数目2n=18,核型公式为2n=2x=12m+(2sat)+6sm (2sat),为3B型.新分布点的发现为本种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样品,同时为种质资源保护及其合理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