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决人们对环境影响指标权重计算的主观影响问题,采用了灰色统计决策分析法对松北湿地水环境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此评价方法有效消除了人们对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的主观影响,计算步骤简单,计算结果直观、明显、可靠。研究结论对于用灰色统计决策分析法在地表水污染因子权重计算有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朱烁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9,15(A05):146-148,154
论文通过研究高教技术企业人员的素质指标,将灰色理论与层次分析结合起来,揭示了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关联,制约以及协调对评价系统的影响程度,提出 取夫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段林 《甘肃科技》2011,27(16):6-7,5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通过分析调查对象个人基本信息、住宅信息、室内热环境、室内湿度、室内空气品质、总体环境评价等的调查结果,得出目前居民对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的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基于熵权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关联,并具有信息不完全的特征,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一个灰色系统.模型采用熵权法对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克服了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大多采用专家的主观评价来确定各指标权重的不确定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客观性和评价精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论文通过研究高新技术企业人员的素质指标,将灰色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揭示了评价指标之间内在的关联、制约以及协调对评价系统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对人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影响室内人员热舒适的环境因素很多,其中建筑空间是研究热舒适时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因素.为探究建筑空间尺寸对室内人员热舒适的影响规律,在8个建筑空间中进行了为期3年的实验,8个建筑空间由2种地面尺寸(12 m×12 m和6 m×6 m)和4种空间高度(3 m、5 m、7 m和9 m)构成.在冬夏季由风机盘管或辐射地板空调末端控制的热环境中,以热环境参数测量和主观感受问卷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建筑空间高度由3 m升高到9 m,冬季室内人员的热中性温度升高了0.59℃,而夏季人员的热中性温度随空间高度升高而降低了0.65℃.冬季和夏季,地面尺寸为12 m×12 m的建筑空间中人员热中性温度均高于地面尺寸为6 m×6 m建筑空间.冬夏季室内人员的热敏感性随建筑空间变化的规律如下:随着建筑空间高度的升高,室内人员的热敏感性大体呈上升趋势.地面尺寸为6 m×6 m的空间中人员的热敏感性略高于地面尺寸为12 m×12 m的建筑空间.建筑空间越趋于扁平,即空间高度越低、地面尺寸越大时,室内人员的热敏感性越低.对比各实验工况下预测平均热感觉投票(PMV)与实际平均热感觉投票(MTS...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特性,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灰色定权聚类评判方法,构建了评判模型和评判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通过合理的确定评价指标中的权重,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得到较好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只有定性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何恩良 《南昌高专学报》2003,18(4):28-28,33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评价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性评价受评价人员的主观判断影响大,定量评价则更具有科学性。定性评价主要是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合法性、有效性、操作性、经济性、先进性。定量评价,首先建立定量评价标准,然后通过评价模型评价其健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徐畅  李念平  伍志斌  姚戈  张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9):12097-12103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突变热环境,配合使用桌面风扇供冷方式下的人体热感知和工作表现。用两种不同的瞬态温度条件(34-26 ℃,34-30 ℃)进行实验,另设置在30 ℃热环境中使用风扇供冷对照。实验以研究热环境对人类生产力的影响,并考虑室内热感知和热环境复杂性的个体差异。招募了18名健康受试者在一段时间内进行热舒适问卷和神经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可以从主观感觉评价、神经行为测试两个方面来综合评价人员的工作效率,不同热突变环境下人员的工作效率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且高温环境下使用桌面风扇有效的提高了人体舒适度和工作效率,因此,可以通过动态调节室内温度,来主动的调节办公人员的神经行为能力,调动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在声品质预测建模方面应用的有效性,对5款3吨位叉车在怠速和额定转速工况下的30个车内外辐射噪声样本进行了研究。以烦躁度为主观评价指标,采用等级评分法进行了主观评价实验。运用Artemi S软件分析计算了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选取了响度、尖锐度、粗糙度和抖动度为主要分析对象;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算法分析了烦躁度与心理学客观参数的相关性,得到各相关系数。证明了所取心理学客观参数与烦躁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GM(0,N)模型,建立了烦躁度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误差检验。结果表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所建立的烦躁度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即预测值能够较接近人的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11.
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根据灰色关联矩阵提供的丰富信息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分析 ,灰色评价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方便 ,充分利用了获得的信息 ,结果直观可靠 ,是多因子综合评价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大理市某幼儿园教室内空气细菌污染情况并探讨其与幼儿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学前班、大班、中班和小班共4间教室,对教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和溶血性链球菌数进行检测;在采样1周后对幼儿患呼吸道疾病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并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教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50%;4间教室内空气中均无溶血性链球菌检出;各班级间幼儿患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与教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总数的量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大理市某幼儿园部分教室内空气仍存在细菌污染,应加强幼儿园教室内空气卫生治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主、客观调查结果,分析了热舒适性及其对室内空气品质接受性的影响,并对室内空气品质不满意率和温度、焓值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交通主干道旁室内外空气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上海城市两条交通主干道旁室内外TSP、PM10、CO、CO2、NO2、HCHO、苯、甲苯及二甲苯等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了室内外主要空气污染物及其室内/外I/O比值,以及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城市交通主干道旁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取决于室外机动车交通流量及其所使用的燃料。  相似文献   

15.
要确定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对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就必须进行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针对建筑室内环境系统的特征,在合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给予了实例验证,为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根据调查结果和资料分析,探讨了室内VOCs的污染种类和常见组分、污染途径和污染源强;评价了室内VOCs的污染现状;分析了室内VOCs的污染特征和污染规律;并提出我国在室内VOCs污染研究中现存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室内颗粒浓度影响因素的集总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控制室内空气品质,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质量平衡的室内颗粒集总参数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空调通风系统开启、关闭两种时段下,室外渗风量、回风量、新风量、穿透率、沉降率以及二次悬浮率等因素分别单独变化10%时,室内颗粒浓度的变化;比较了各因素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关闭空调通风系统时,沉降率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最大;开启空调通风系统时,回风量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最大。该结果对评测和控制室内空气品质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目前最实用的空气净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为空气净化器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非等温射流理论的基础上,考虑由室内热源形成的羽状气流对非等温空调射流的热浮升作用,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了在内热源作用下非等温射流运动轨迹方程表达式。同时对不同热源形式、热源大小以及热源位置对空调射流和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对热源与射流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室内热源的存在将明显改变空调射流的运动轨迹,影响室内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落地炕和架空炕是目前北方农村冬季普遍采用的两种采暖设施,它们的构造与密封性对采暖室内的热湿环境与空气质量有显著影响.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在甘肃省临洮县对使用落地炕与架空炕采暖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进行了连续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架空炕采暖室内日平均温度为12.6 ℃,比落地炕采暖室内日平均温度10.8 ℃高出1.8 ℃;使用PMV-PPD指标评价发现,架空炕室内热舒适度综合评价等级为Ⅱ级,落地炕室内综合评价等级为Ⅲ级.架空炕采暖室内空气质量PM2.5、PM10和CO指标优于落地炕采暖室内指标,两铺炕采暖室内首要污染物均为PM10.架空炕采暖室内空气质量等级为轻污染,落地炕采暖室内空气质量等级为重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