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探讨高中生的应对方式类型的调查结果表明:(1)高中生在面临挫折和烦恼时,主要采取的应对方式依次是积极解决、积极求助、幻想、接纳、忍耐、消极宣泄、包容诉说、积极宣泄、转移、忽视、日记法、调整自我;(2)在男女、城乡、不同年级、独生与否纬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肖浩杰  李广全 《科技信息》2011,(19):170-171
使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和应付方式问卷对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是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在面对考试等应激事件时有考试焦虑者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且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在高中男生中表现更为突出;同时有考试焦虑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而无考试焦虑者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厘清高中生的应对方式概念及类型并探讨高中生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的相互关系,采用高中生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效能问卷对38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合理解释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定与自我效能没有显著相关;②问题解决、合理解释和幻想否定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影响。说明:高中生的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二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玲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3):141-142,144
目的:探讨高中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的一般状况,分析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667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解决问题、求助两种应对方式使用频次高的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使用频次低的学生,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四种应对方式使用频次高的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使用频次低的学生。结论:大多数高中生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是满意的,应对方式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关量表和问卷对552名福州高中生进行测查研究。结果表明近一年高中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件中,发生频度较高且应激强度较大的有:考试失败、学习负担重等来自学习方面的事件和被人误解、与好友纠纷等来自人际交往方面的事件;积极应对方式是高中生对生活事件采取的主要应对方式,消极方式与事件的总应激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57名高中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的生活事件主要来源于学习压力和受惩罚,大多数高中生能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但仍不是很成熟,加强应付方式的指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以及自编应对方式问卷对重庆市两所中学共242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的特点、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具有较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在发展特点上,自我概念各因子除自我批评外,高二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其它各个年级;学生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从初一到初三逐渐上升,到高中逐渐下降;在影响因素方面,在自我批评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道德伦理自我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生理自我和自我认同因子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应对方式上,抱怨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发泄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求助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自我概念的正向因子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自我概念负向因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在课题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中生情绪问题现状,提出高中生情绪问题预防的同伴支持、父母与教师支持等社会支持策略和建立自信心、构建合适的期望值、消除不合理信念、放松练习等应对方式策略。  相似文献   

9.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156名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自尊在独生与否上差异不显著,在性别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年级上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学生;(2)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独生与否所感受到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异;(3)高中生的自尊与其感受到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自尊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艳萍 《科技信息》2010,(22):83-84
本文运用应对方式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广西百色市两所农村高中共544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农村高中生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忍耐,应对方式的选择存在显著性别和年级差异。(2)父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等积极教养方式与问题解决、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性正相关,父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拒绝否认和贬低等不良教养方式与退避、发泄、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专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于青春期与青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同时具有这两个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特殊的受教育环境,使他们有着一些独特的心理特征。为了解昆明地区中专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对该地区140名中专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开展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受到性别、文化程度及家庭完整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为了探讨城市高中生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状况,采用了我国岳冬梅1993年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贵阳市4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其教养方式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是否离异对其教养方式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中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及设计往往缺乏情感性目标和内容,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其生命存在及情感发展的整体性关怀.影响女生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情感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表现最为显著.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师和女生"师生关系"的相关调查,探知目前我国大学女生体育课的"师生关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398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农村中学的初中生的应对方式的特点,探讨社会支持、自尊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生以问题解决、忍耐应对为主,而幻想应对最少使用;男生比女生更经常采用忍耐应对,而女生比男生更多的使用发泄和退避应对;(2)社会支持各维度与问题解决、求助、发泄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问题解决、求助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幻想呈显著负相关;(3)社会支持对个体选择应对方式的影响力大于自尊的影响力。社会支持的不同维度、自尊对不同的应对方式,存在着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师生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贫困大学生的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性别、文理科、年级和父亲文化程度对贫困大学生的师生关系均有影响。心理健康各因子和师生关系各因子之间处于中等相关程度。师生关系各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有较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学生复原力的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延安大学的38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城镇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P<0.01),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复原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②复原力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P<0.01).结论:①不同类型与不同地域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有一定差异;②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复原力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应对方式阻碍复原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大同大学御东校区的220名大学生为被试,用UCLA孤独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大学四个年级进行测查,运用SPSS13.0进行数据的检验和相关分析。大学生孤独感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孤独感在性别上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而在年级变量上无显著差异;在应对方式上,女生更多的采用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各个年级在自责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有一定差异,在幻想应对方式上,高低年级之间均达到一定差异。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应当注意性别差异以及年级差异对孤独感等心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可利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培训与引导来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