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施肥水平(肥力)、密度(保苗株数)耦合为中心。以春小麦中晚熟品种九三91-U126为供试材料,通过在旱作条件下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肥密条件下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条件下,5个因素影响产量的大小顺序为:氮肥(X2)磷肥(X3)密度(X1)钾肥(X4)微肥(X5)(2)密度与施肥的互补作用中,表现极为显著,密度与施磷,施钾,施氮耦合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高寒阴湿区陇薯6号氮磷用量及栽培密度配套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与陇薯6号产量(y)的回归方程,对方程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氮肥〉密度〉磷肥。陇薯6号产量大于39t/hm^2的栽培方案是:施纯氮122.56t/hm^2~177.50t/hm^2、磷102.74t/hm^2~167.26L/hm^2,栽培密度为52861株//hm^2~60580株/hm^2(行距60cm,株距27.5cm~31.5cm)。图4,表4,参7。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与陇薯5号产量(y)的回归方程:y=45.70958+2.18835x3—1.89344x1^2-2.55671x2^2-3.19346x3^2,对方程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密度〉磷肥〉氮肥。陇薯5号产量大于40t·hm^-2以的栽培方案为施Nll6.7kg·hm~~183.4kg·hm^-2,施P205110.2kg·hm^-2~159.8kg·hm^-2,栽培密度为54895·hm^-2-61878株·hm^-2。(行距60cm,株距27.Ocm~30.4cm)。图4,表4,参5.  相似文献   

4.
“四单19号”玉米稳产高产技术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单19号”玉米是我省从吉林省引进的中晚熟品种,适地我省第I、Ⅱ积温带种植,增产潜力很大,通过试验建立高产稳产的数学模型,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筛选出了该品种栽培的主要因素:适宜播期、合理密度、氮肥和磷肥为决策变量,预控稳产指标,指出寻求最佳农艺措施和最优生产条件,是我省玉米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氮肥,氮肥施穗肥的比例,栽秧密度为试验因子,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所得资料,建立了中日合作水稻合系28号的产量、有效穗,穗粒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模型,筛选出亩产量指标在600-650kg,650-700kg和700-750kg三个类型的栽培技术优化方案。其实用性广泛的是亩产650-700的方案,即氮肥亩施尿素25-29.4kg,其中穗肥占19.5%-28%,亩栽秧4.0-4.  相似文献   

6.
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播期、氮肥、磷肥、农家肥和密度为试验因子,运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所得的资料,建立了春小麦晋2148产量,蛋白质含量,赖氨含量的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出了产量≥250kg/亩,蛋白质含量≥12.5%,赖氨酸含量≥0.4%的栽培措施优化方案为:播期3月20日-3月25日,施氮量6.52-7.64kg/亩,施磷量4.73-6.31kg/亩,农家肥施用量2148-2532kg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玉米制种规模及供种量的波动对玉米种子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涉县玉米制种规模的主要因素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供种量>销售量>制种面积>制种产量>收购价>玉米价>销售价>购销差价。同样,全国玉米供种量对上述因素也有关联影响,可为研究玉米种子市场波动要素,以确定经营战略选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原理和方法,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沿祁连山冷凉灌溉区,对影响春小麦产量形成的播种密度、氮、磷肥施用量等主要栽培因子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通过严格的控制试验和大面积信息反馈田试验示范,建立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函数模型;分析了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单独效应及互作效应;筛选出了产量≥8000kg/hm  相似文献   

9.
黑土长期施肥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24年8个轮作周期,在黑土上长期不施肥(CK)情况下,作物产量下降了8 2%,单施有机肥(D1)产量增加了9 6%,;单施化肥(N1P1K1)产量增加了31 6%;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D1N1P1K1)条件下,产量增加了43 0%。施肥对小麦的产量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玉米,对大豆产量的贡献率最低。氮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磷肥,钾肥对产量的贡献率最低。表2,参3。  相似文献   

10.
东北黑土区玉米优质与高产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近年来对东北黑土区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与玉米大面积高产试验示范项目研究的结果,找出影响了玉米质量和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即:品种越区种植,新品种更新周期长,种植密度不合理,连作时间长,整地质量差,施肥不合理等,并将这些限制因子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该区玉米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措施,表1,参9。  相似文献   

11.
控制灌溉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控制灌溉技术,通过不同的水肥配合比,研究水肥耦合对水稻的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叶面积指数与腾发量、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试验采用D-最优饱和设计方法设计水肥配合比,试验小区根据随机区组原理进行布置。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论:水分和氮肥对叶面积指数具有主要的促进作用,钾肥和磷肥次之;叶面积指数与腾发量、水分利用率呈正相关;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可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旱地夏玉米环境水分的变化及生理反映的敏感性,运用数学方法,研究探讨了旱作夏玉米产量、耗水深度与生育阶级累计水分的生理敏感点。根据其环境变化特点,研究得出了旱作夏玉米的环境水分指标及其施肥指标,以此指导旱作夏玉米的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3.
连,轮作大豆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特征与大豆根部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在东北黑土大豆主产区进行,四年定位试验,分别设置大豆轮作、连作(连一、连三)、迎茬及休闲地五个处理区。重点分析了大豆生育期间不同茬口、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密度,不同茬口,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和大豆根潜蝇的发生程度及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经济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玉米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单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穗长,为玉米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SPAD值在玉米氮素营养诊断及推荐施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氮肥对玉米生产具有很大的限制作用,根据玉米生长状况和营养需求调节氮肥投入可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叶绿素仪是近年来在氮素营养诊断和氮肥推荐中较多使用的便携式仪器,可通过叶色值的测定快速、简便、准确、非破坏性监测植物氮素营养,为变量推荐施肥提供所需信息。在此对叶绿素仪在玉米氮素营养诊断和推荐施肥上应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影响玉米叶片SPAD值对氮素营养判断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分析了今后SPAD值仪诊断氮素营养的研究方向。参52。  相似文献   

16.
种植顺序对黑土区大豆、玉米、小麦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北方黑土区通过大豆,玉米,小麦多种定位轮作区方式,探讨种植顺序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轮作(麦米豆)产量最高,10年连作和豆米豆,豆麦豆迎茬产量差别不大;小麦产量结果是:豆豆豆麦和米豆麦区相对较高,10年连作产量最低;玉米产量结果是:豆豆米产量最高,10年连作产量最低。表3,参5。  相似文献   

17.
采用NPK三因素多水平的不完全设计,通过连续多年的小区定位试验,在12个不同NPK用量的配方中筛选出适合东北地区大豆一玉米轮作条件下的玉米适宜肥料用量。由于每小区包含有连续多年的肥料效应,理论上可提供更多的养分信息,生产实践上更为实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适宜施氮量为162.1kg/hm^2。施磷不同用量之间,增产效果无明显差别。由于磷素的土壤积累,磷肥增产作用已经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玉米对施磷的需求量降低,但氮素对磷素有显著的协助作用,施氮能显著促进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建议当前玉米生产施磷量20kg/hm2—60.9kg/hm^2。图5,表2,参13。  相似文献   

18.
夏大豆高产栽培因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果表明,夏大豆密度及其底肥N、P2O5、K2O、农家肥的单因素产量效应和边际产量效应因条件而异。低密度高P2O5或高密度低P2O5高产,且该趋势不随其他肥料用量多寡而改变。K2O的各种效应产量随K2O用量增加而增加,且不因条件而改变,底肥高N低农家肥或低N高农家肥高产。当农家肥,P2O5,K2O用量低时,稀植底肥N对产量无显著影响,密植随底肥N增加而增产;当农家肥、P2O5、K2O用量高时,不论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东北部早熟和晚熟玉米杂交种年际间产量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美国东北部奶牛业的主要能量来源,杂交种的选择是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和前提。连续5年在美国麻省大学农学实验站的典型砂壤土耕地上进行试验,结合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生育期间玉米的生长期生长度日数和降雨量,对3个早熟杂交种和3个晚熟杂交种的产量进行了年际间稳定性比较。结果表明:产量与年际间气候条件无关,无论是青贮饲料产量还是穗棒产量,晚熟品种的产量均高于早熟品种(2001年杂交种E409L)。5年平均晚熟品种的青贮饲料产量和穗棒产量分别比早熟品种高出10.9%和8.0%。相同年份品种间产量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年际间产量差异显著。低温年份,相对冷凉的生育前期和温热的生育后期不利于美国东北部玉米生产。生育期间较高的降雨量有利于青贮产量的形成。选择种植晚熟品种是该区农民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只有热量多且雨量充沛的年份才有利于玉米产量潜力的挖掘。有关某种玉米基因型对当地气候适应性方面的知识,将有利于育种者选择有价值的种质资源。表6,参17。  相似文献   

20.
黑土区大豆适宜NPK肥料用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通过NPK不同用量的试验,阐明目前黑土区大豆生产的适宜用量为每公顷施N35kg、P20530kg、K2020kg。施磷配合条件下,施氮增产23.5%;施氮配合条件下,施磷增产13.7%。尽管大豆本身能够固氮,但增施氮肥仍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由于磷素的土壤积累,磷肥的用量及增产作用已经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大豆产量对土壤的依存率为73.3%—79.0%。图3,表7,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