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富国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6,12(1):70-73
针对黄土高原和宁夏南部山区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经济严重失调的问题,应用农业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坚持“生态与经济结合,治理与开发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提出了黄土丘陵地区生态农业经济结构的设计原理与理论模式。实践证明,在该地区建造生态经济型农业有巨大的生产潜力。本是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探讨黄土高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技术途径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利用遥感数据直接参与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空间分布的评价,以区域遥感数据代替某些地面属性,来了解和研究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研究中采用缨帽变化中的亮度和湿度、热辐射波段、差值植被指数等内容作为自然条件的评价指标参与整个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的空间分析。基于递阶结构模型,从土地资源的系统结构出发,针对不同的分类目标,研究内部各个单元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得到土地单元在不同目标层次上的空间分布状况。这样不仅详细了解了土地资源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而互对其空间分布状况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到一个对土地资源开发类型的全面性认识。从而就土地单元进行了功能性划分,在整个系统结构上实现有机的结合和统一。图2,参7。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调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取得土地资源利用的耦合效益最大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建立了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耦合模型,初步研究了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的方法,并以启东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物元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光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1):108-112
应用可拓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土地资源的特征及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物元模型,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一种新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利用现代控制论原理,探讨土地资源的控制论行为、控制机理控制途径;并依据土地资源系统控制过程的特点,对其运行机制进行描述和模拟,以寻求土地资源管理,控制和利用的合理途径,达到最佳配置土地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利用。 相似文献
7.
张希彪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2):166-171
从土地类型数量结构、土地质量结构、土地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入手,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土地结构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类型以梁峁坡地、沟坡地和沟谷底为主,三者占总土地面积的75.16%;土地总体质量不高。宜草地、宜农地、宜林地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4.45%、23.47%和18.51%。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层状、镶嵌状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农林牧用地结构为1.5∶1∶2。农地后备资源不足,林地退化,草地沙化等,土地结构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应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等,以保证土地结构向好的方向发展。表3,参15。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紧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的非农化速度很快。作为我国历史上的重点农业区,尤其是我国难得的大面积粮食高产区,保护耕地与建设占地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经济高速增长将日益尖锐,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从谈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认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严峻态势基础上,对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21世纪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表2,参4。 相似文献
9.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15(4):2
在有限的土地与无限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情况下,依据寿光市多年的实践,实施合理利用土地、沃土、土地环保工程是科学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资源开发专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如何合理开发资源,保持这一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是一个急特解决的问题。每年都有一批领导和专家来黄河三角洲考察指导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主黄河三角洲开发服务。把他们的经验收集起来,形成专家系统,可以在黄河三角洲资源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县建设要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把绿色GDP理论、投入产出理论和线性规划理论结合起来,遵循因地制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生态农业县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来指导和促进生态农业县的建设。表2,参6。 相似文献
12.
山东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阐述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专家系统构筑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想模型,制定计算标准,运用宁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度量各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得出综合评价结果。进而分析了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农业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辉玲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3):214-217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土地,国内外的这方面研究进展很快。有指示因素-判断标准-临界值评定监测体系、土地质量指标计划PSR框架评价、生态系统方法评价等。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评价工作,势在必行。表2,参4。 相似文献
14.
集约农区土地资源利用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确定集约农区土地资源利用区域差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动态聚类法在土地利用区域差异分析中的应用。最后以南京市郊区和效县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该市不同类型区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焦作市黄河滩区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了黄河滩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开发潜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实现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微观控制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土地资源微观控制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思想、模型体系及结构功能,为土地资源的合理 和管理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多资源约束下的工序排序准则及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ERT和CPM中, 对于资源约束优化的工序准则大多数是采用最小时差法则, 本文提出了多资源约束下新的工序排序准则, 使工程计划安排满足资源约束, 且使总工期总可能不拖或拖延最少。 相似文献
18.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差异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足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构筑状态空间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株潭城市群23个县(市、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测算和比较.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依照土地资源承载潜现状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的承载区域,区域土地资源承载潜力由城市群中心向外增强,呈放射状蔓延.差异的成因来自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政策等多个方面,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应当遵循"创新增量、提升存量"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以绥化市131农业开发小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合理利用现有的水土资源和自然条件,以增加粮、鱼、肉的产量,增强农业开发发劲为目标,以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为重点,达到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使小区的投资最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环渤海地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