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小鼠仙台毒感染曾打算用灭活病毒疫苗,用温度敏感的变种病毒及用有佐剂的灭活苗来予防。但很少研究仙台毒疫苗对大鼠的效力及安全性。上文中曾报导仙台毒用吐温80,乙醚,福马林及紫外线结合处理灭活后可使鼠产生血清抗体并由接种疫苗的母鼠把抗体转给其仔代。本文报导这种疫苗的效力。研究用的大鼠为该所繁殖的五周令Wistar大鼠,公母均有。种鼠群(用检查淘汰种鼠血清学监测的方法来证明)无仙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清洁级大鼠、小鼠的微生物学质量。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 14926-2001,依据单纯随机抽样 原则从相关单位生产繁殖群采集样品,检测主要病毒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检测31只大鼠,其中仙台病毒(SV)和 汉坦病毒(HV)抗体阳性率均为0;检测280只小鼠,其中25只小鼠肝炎病毒(MHV)抗体阳性,10只小鼠仙台病 毒(SV)抗体阳性,1只小鼠鼠痘病毒(Ect)抗体阳性。结论清洁级小鼠的病毒监测工作及质量控制需加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4W龄Babl/c小鼠,腹腔内感染,CB_3病毒并给于心肌宁治疗。结果表明:心肌宁冲剂对感染CB_3病毒的小鼠可明显提高其体内中和抗体水平,减少细胞坏死率,明显减弱病毒毒力,病理学检查显示:心肌变性坏死显著减轻,炎性渗出减少,纤维组织增生较早且明显。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星节     
日本的仙台是一座被绿色丘陵环抱的美丽城市,8月的仙台更是繁花似锦,景色迷人。吸引了许多远方游客。人们张灯结彩,把仙台装点一新,热热闹闹地准备过8月6—8日的星节。  相似文献   

5.
过去有的地方,肉用鸡在将要出售之前才注射鸡新城疫弱毒疫苗,不但没有防疫意义,而且对肉用鸡的食品卫生有不良影响。我们曾对鸡新城疫I系弱毒疫苗,在鸡体内残留时间进行了测定,结果是在心、肺、脾、肾、骨髓内,一般残留一周左右;在脑内经八天仍可检到残留量;在脊髓内一般可残留半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6.
铅对小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文 《甘肃科技》1996,12(4):21-21
铅对小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李进文(兰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730000)目前已知有许多毒物的毒害作用与引起脂质过氧化有关。脂质过氧化对细胞与机体产生多种有害作用,可以认为脂质过氧化是许多毒作用的起点。本实验研究给予小鼠醋酸铅,观察铅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的作...  相似文献   

7.
免疫学研究     
<正> 我们发现,正常小鼠在胃肠道线虫Nippostrongylus brasiliensis后蚴接种(PI)12天时即排除感染,而在Scid/Scid小鼠此感染至少持续到接种后47天。正常小鼠可患显著的肠肥大细胞症,而Scid/Scid小鼠则不患此症。若正常小鼠和Scid/Scid小鼠骨细胞培养基中含有适宜的巨细胞生长因子,则巨细胞可在其中生长。用ConA激活的正常小鼠脾细胞(CM)调整过的培养基,在体外,可辅助正常小鼠骨髓中祖细胞而产生巨细胞的生长;但用Scid/Scid CM调整的培养基,则不能有效地辅助此类巨细胞生长。由上可见,Scicl/Scicl小鼠尽管具有巨细胞的祖细胞,但由于其可能缺乏产生各类巨细胞生长因子所需的T细胞,而不发生肥大细胞病。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痤疮丙酸杆菌(PA)对具有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血清7型和血清9型的异源免疫保护作用,对小鼠免疫PA分离株S14后,分别用APP血清7型(CCVC-265)和血清9型(CCVC-267)攻毒。结果表明,免疫保护率达60%和70%;而用猪抗PA血清免疫小鼠后以APP血清7型和血清9型攻毒,免疫保护率达100%。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检测显示,PA免疫小鼠后,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抗APP血清7型和9型的抗体,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平均效价为1 800和2 800。PA对APP血清7型和9型的感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比格犬和C3H小鼠对犬埃立克体的敏感性 ,建立犬埃立克体病实验模型 ,用我国埃立克体病病犬血白细胞分别接种比格犬和C3H小鼠。接毒后比格犬和C3H小鼠均为PCR阳性 ,比格犬与最易感的德国牧羊犬自然感染埃立克体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比格犬和C3H小鼠对犬埃立克体均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正> 1、引言 A、宿主特异性(只限小鼠) 乳酸脱氢酶增高病毒(LDV)具有不寻常的极端的宿主特异性。就目前所知,LDV只感染小鼠。这种病毒可在迄今为止所试验的所有品系的小鼠体内快速复制,并产生一种持久的感染。即使血液中一直表现出很高的感染滴度,但通常观察不到感染LDV的小鼠有临床疾病的表现。这种感染的特点是一定的血清酶水平的增高。这个特点实际上导致此病毒的最初发现,且现在仍用来检查  相似文献   

11.
小鼠经Ehrlich腹水癌细胞感染后,随着瘤龄增长,胸腺组织逐渐萎缩,胸腺淋巴细胞与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降低,机体免疫力减弱,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持续增高,荷瘤小鼠注射胸腺素后,其骨髓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在不同瘤龄期均有明显提高,而瘤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说明外源性胸腺素能延缓胸腺萎缩,促进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对肿瘤细胞的增长具有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BR0524基因对羊种布鲁氏菌043毒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以BR0524基因外侧的同源臂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将其电转化至布鲁氏菌043感受态细胞,通过卡那抗性筛选和检测引物鉴定之后进而获得羊种布鲁氏菌043-ΔBR0524缺失突变株,且该缺失突变株在15代内未发生回复性突变,遗传性稳定。将羊种布鲁氏菌043-ΔBR0524缺失突变株、羊种布鲁氏菌043和M5以106 CFU剂量腹腔接种小鼠,进行体内感染试验,并以布鲁氏菌与小鼠巨噬细胞为100∶1的感染比例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结果表明:与羊种布鲁氏菌043相比,羊种布鲁氏菌043-ΔBR0524缺失突变株的载菌量几乎没有下降(P0.05),对小鼠脾脏重量变化的影响也趋于相似(P0.05);侵染小鼠巨噬细胞试验结果与动物感染试验结果也趋于一致(P0.05),这表明BR0524基因的缺失不会对羊种布鲁氏菌043毒力功能的发挥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预防鸡新城疫病毒感染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拟防瘟散饲喂35日龄未免疫鸡,同时设不饲喂防瘟散的对照组,以NDV强毒作1:1000稀释人工感染供试鸡,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人工感染NDV对照组于感染后死亡92.8%,试验组饲喂攻毒后30d有95%健活,HI抗体效价达6log2以上者为47.4%,据此认为,适宜中草药配方可较好地预防NDV强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肥胖基因FTO过表达对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构建小鼠FTO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颗粒并感染小鼠胰岛MIN6细胞.利用Q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FTO基因在MIN6细胞中过表达情况,并检测葡萄糖刺激检测胰岛素的释放情况,进一步利用小鼠全基因芯片检测FTO过表达对小鼠胰岛MIN6细胞表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慢病毒载体成功介导了FTO在MIN6细胞中过表达,FTO过表达可以显著抑制MIN6细胞的胰岛素释放.表达芯片的结果显示FTO改变MIN6细胞表达谱,发现多达922个的差异基因.FTO过表达改变了小鼠胰岛细胞的表达谱,差异基因通过一些重要信号通路影响小鼠胰岛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白毒鹅膏茵毒素致肝损害的机理,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白毒鹅膏茵毒素,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肝细胞凋亡。结果:注毒小鼠肝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DNA梯形带(DNA Ladder),对照组小鼠的肝细胞未出现该特征,说明受毒小鼠肝细胞被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城疫(ND)强毒感染快速检测试剂盒跟踪监测4个免疫鸡群中的个体ND强毒感染情况,并平行测定HI抗体水平,通过对个体HI抗体的消长与强毒感染及感染后带毒、排毒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鸡群ND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免疫鸡群发生强毒感染流行的机制. 结果表明:具有较高HI抗体水平(≥6)的鸡仍能感染强毒,个体感染强毒后一般排毒1~3周,少数鸡有间歇排毒现象;强毒一旦侵入鸡群,很可能长期传染. ND免疫失败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和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鸡群发生ND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ND强毒.  相似文献   

17.
免疫鸡群新城疫强毒感染排毒与HI抗体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新城疫(ND)强毒感染快速检测试剂盒跟踪监测4个免疫鸡群中的个体ND强毒感染情况,并平行测定HI抗体水平,通过对个体HI抗体的消长与强毒感染及感染后带毒、排毒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鸡群ND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免疫鸡群发生强毒感染流行的机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HI抗体水平(≥6)的鸡仍能感染强毒,个体感染强毒后一般排毒1-3周,少数鸡有间歇排毒现象,强毒一旦侵入鸡群,很可能长期传染,ND免疫失败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和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鸡群发生ND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ND强毒。  相似文献   

18.
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性血清型菌株可引起幼龄动物严重的腹泻与败血症。采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剖检死亡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并取肠道和实质器官做组织学观察,发现其病变特征为坏死性肠炎及败血症。从肝、脾、肾中无菌分离培养出致病菌,经革兰氏染色及16S rDNA测序鉴定为大肠杆菌。经小鼠毒力实验测得该菌半数致死量LD_(50)为6. 5×10~7CFU,并且从攻毒小鼠脏器分离得到了相同的大肠杆菌。结论:该小熊猫致死原因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较重,加之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免疫功能及肝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对大肠杆菌的抗体滴度最低,肠毒性大肠杆菌可在婴儿室内暴发流行或经污染的水传播,控制不好变可造成大面积感染或死亡。我们很据易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新生儿腹泻得以有效的控制,大大减少发病率及感染率。1、加强室内环境管理,定时通风,每天清扫、消毒,操作前要洗手,以减少消化道外感染的机会。2、牛奶每次食用后不得残留,奶瓶、奶嘴及使用的毛巾要统一高…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建立稳定的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C57BL/ 6小鼠模型,选用国际标准型白色念珠菌10231(Candida albicans),经小鼠尾静脉直接注射白色念珠菌酵母细胞; 接种后从感染小鼠的脾中能够分离出白色念珠菌,病理学检查肾组织可见肾盂内有大量白色念珠菌的孢子、菌丝体和炎性细胞浸润.噬菌体展示的白色念珠菌HSP 90多肽和热灭活的白色念珠菌菌苗能明显减少感染小鼠肾脏负荷的真菌量.结果说明经尾静脉注射合适剂量的白色念珠菌可建立稳定的小鼠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研究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致病机理、免疫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