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山婆婆的儿子小怪山是在芒种节气出生的,所以人们也叫它"芒种"。今年,芒种这天,"芒种"和小镰刀聊了起来:"不可思议,你把麦子都割倒了,它们还咯咯地笑!""芒种节气一到,麦子都成熟了,它们都想马上到谷仓里休眠。""听,到处都是机器轰隆隆,小镰刀弟弟,你干吗还费劲干活呢?"  相似文献   

2.
对绵阳市稻田7种种植方式的产量效益,经济效益,能量转换效益和养分平衡效益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种种植方式中小麦-中稻至今为主要的种植方式,综合效益较好;小麦-中稻-蔬菜这一新型种植方式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制定区域粮食生产管理对策和措施需要准确掌握乡镇等微观尺度上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规律.利用2009—2013年的多时次SPOT卫星影像数据,采用遥感和变异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在县域范围内的乡镇尺度上,对监利县中稻种植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监利县中稻生产的空间集聚性强,毛市、红城、分盐、汪桥、龚场、周老嘴和黄歇口等不仅是中稻大规模密集型种植的乡镇,并且这些乡镇在空间上连片分布,形成了监利县中稻的主产区;2)近5年监利县中稻生产规模总体上保持稳定的状态,年际之间大多小幅波动,但是中稻生产现代化水平不高,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和抵抗能力较弱,2011年因为严重干旱的影响,出现了较多的中稻田弃种现象,从而导致该年全县的中稻面积明显少于前一年份;3)监利县境内中稻生产的空间分异显著,各乡镇中稻种植规模的稳定性差异较为明显,其中,荒湖农场是监利县境内中稻生产最不稳定的乡镇,它的中稻种植规模在不同年份之间变化较大,其CV系数最高,而分盐镇中稻面积的年际之间波动较小,中稻生产的稳定性较高,再加上该镇的中稻种植规模大,从而有利于分盐镇中稻生产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植物分类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徒手制片法和水合氯醛透化法对芒种花的茎、叶横切面和粉末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芒种花茎、叶的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明显,即:小枝有2棱,断面中空,叶片散布透明腺点;分泌腔和草酸钙簇晶多见;下表皮气孔不定式.以上特征可为该药材的开发推广应用提供鉴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多年试验资料,四川盆地两熟制杂交中稻“超我蘖壮秧超稀栽培模式”中几个关着急技术2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两熟制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必须以培育“超多蘖壮秧”为基础,而培育超多蘖壮秧的技术核又在于保证秧苗在秧田阶段具有足够的单株营养面积,在培育超多蘖壮秧的基础上,大田穴数可由常规的22.5万-30.0万穴  相似文献   

6.
金华是一年三熟制,冬小麦、早中稻和连作晚稻产量高低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为了克服不利气象因子,探讨影响三熟制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影响主要时期有着重大意义。根据金华县农业局1954~1975年全县冬小麦和早中稻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斤/亩),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2011,(Z1):38-42
江淮地区是安徽省水稻主产区,除沿江的安庆市和巢湖市还有少量双季稻外,大部为中稻,主要与油荣、小麦组成两熟复种制度,主栽品种多为杂交中籼稻该区常年中稻播种面积20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近六成,足安徽省水稻生产的主体,也是提升水稻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8月11日,受四川省科技厅委托,泸州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科技局和泸县农业局共同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第一期"川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效生产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第三期"冬水田杂交中稻氮后移节水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进行了中稻现场测产验收。省水稻所书记、研究员熊洪、重庆市农科院再生稻研究中心书记、研究员李经勇等专家  相似文献   

9.
“RF87选”分别与早,中稻杂交,以及与不育材料杂交转育,F1许多性状具有明显优势,F2出现了广泛分离,F3出现早熟,优质单株,我们对RF87选”的选育与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丰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中稻组合,2003、2005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国家品种审定。我市2002年引种,近几年大面积推广,连续几年表现稳产高产,一般亩产550公斤左右,高产田块可达650公斤以上。该品种不仅高产、优质,而且抗病、抗倒、耐旱,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11,(Z1):36-38
沿淮地区是安徽省水稻主产区之一,包括蚌埠、淮南、阜阳、六安等4市的怀远、五河、凤阳、凤台、潘集、颍上、阜南、蒙城、利辛、寿县、霍邱等11个县(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700万亩,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20%左右.该区是发展优质粳稻和糯稻的重要地区.沿淮地区单季中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由怀远县人民政府承担,怀远县农技推广中心具体实施,由“单季中稻超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组负责技术指导.由于该区水稻大部分与小麦组成复种组合,因此,在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部署中,承担沿淮、江淮地区麦稻周年平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凤台县、天长市和龙亢农场也承担了沿淮地区单季中稻丰产优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其单季中稻研究成果和示范效益在沿淮、江淮地区麦稻周年平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部分反映.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烯效唑,多效唑,赤霉素对中稻抛秧的促控效应的比较试验,同时进行了稀效唑不同浓度及施用方法在抛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配施赤霉素,可有效培育抛秧小苗,比使用多效唑提早抽穗成熟中产量。  相似文献   

13.
泸县是国家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川东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水稻核心区。为了抓好这项工作,今年泸县政府全面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连续两年的栽培试验和调查发现,中国香稻在孝感市孝南区宜于作中稻和一季晚稻栽培;结实率低是限制该品种发挥增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在孝南区的最佳播种期是5月中旬至5月25日;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1.8万蔸。在栽培中国香稻时,应适当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后期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防治病害。  相似文献   

15.
安庆市是水稻生产大市,2005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590.19万亩,总产量227.86万吨。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省首位。水稻生产是我市农业的优势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我市的水稻栽培水平并不高,一季中稻亩产仅410.0kg。邻近的江苏省2004年平均亩产为650.0kg左右。两相L较,差距明显,农民种植水稻比较效益低。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8月12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对泸县科技局和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承担的"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在泸县云龙镇实施的杂交中稻II优498高产示范片进行了现场验收。省科技厅胡秀成助理巡视员、农村处吴彬处长、省农科院任光俊副院长、市科技局苏平局长、  相似文献   

17.
去年全县杂交水稻及制种繁殖面积共80631亩,其中杂交中稻42909亩。亩产千斤以上的田块成批出现,最高产量达1730多斤。贫下中农为此欢欣鼓舞。杂交水稻好已成为群众公论。现将杂交中稻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育秧技术问题秧田除施足底肥,精细整理,湿润育秧,三叶期施断奶肥,栽前五至七天施起身肥外,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稻品种植酸含量与稻米碾磨和外观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品种植酸含量不同,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存在差异,在早稻、中稻、晚粳类型品种和籼型杂交晚稻中,植酸含量与整精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碎米率、垩白率、垩白度、乳白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中籼型杂交晚稻的垩白率,乳白米率未达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的目的意义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农业必须走精耕细作的道路。要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不断提高复种指数,做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充分挖掘土地和空间,水中和水面的增产潜力。 干旱是威胁我省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长期来,抗御干旱的办法是:除兴修水利外,还利用稻田蓄水过冬,以备来年及时栽秧或抢雨栽插。这是我省水稻生产的一个传统经验,至今尚在发挥一定的作用。自一九七七年春,四川省委从本省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猛攻中稻,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针后,我省中稻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提高,同时  相似文献   

20.
<正>农谚道:"立夏浸种,芒种栽秧。"眼下已是农家忙于水稻育秧的时节。而她,姜堰市白米镇杭家铺8组村民潘素琴,却在自家榨油作坊忙个不停。当记者问她有没浸种、做秧池时,她笑笑道:"还早着呢。收麦前后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