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HCIO4介质中用光度法研究了抗坏血酸 (HR)与钒 (Ⅴ )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通过考察溶液酸度和抗坏血酸浓度对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求得反应速率方程为-d[H2 R]/dt=k[V(Ⅴ ) ][HR][H ].在 2 5 2℃、μ =1 .0mol/L时 ,反应速率常数k=( 1 .2 2± 0 0 6 )× 1 0 3 (mol/L) -1·min-1;在氧化剂过量情况下 ,抗坏血酸与钒 (Ⅴ )的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为HR 2V(Ⅴ )→R 2V(Ⅳ ) H ;推测了可能的单电子转移自由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稳态法测定了极化曲线,确定了在硫化碱溶液中 Sb(Ⅲ)、Sn(Ⅳ)、As(Ⅲ)、Sb(Ⅴ)和 H~ 离子的放电电位,并分别用纯化学试剂配制的溶液和工业电解液进行了比较测定,同时和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核对。Sb(Ⅴ)的放电电位还通过计时电位法核对。将所得极化曲线进行浓差极化修正后获得了 Tafel 直线,由此计算出有关的电极动力学参数。应用计时电位法,我们探讨了 SbS~(3-)_3和 SbS~(3-)_4离子的阴极放电机理。结果表明;SbS~(3-)3_3离子放电前经历一个前置转化步骤,即:SbS~(3-)_3—→SbS~ 2S~(2-) (1)生成的中间产物 SbS~ 按下列反应SbS~ 3e—→Sb S~(2-) (2)还原为金属锑。SbS~(3-)_4离子在阴极上放电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SbS~(3-)_4离子按下式还原为 SbS~(3-)_3离子,SbS~(3-)_4 2e—→SbS~(3-)_3 S~(2-) (3)生成的中间产物 SbS~(3-)_3离子再按反应(1)和(2)式还原为金属锑。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的FeF_6~(3-)—S_2O_3~(3-)—Phen体系反应是以Fe~3 ·S_2O_3~(2-)反应为基础,以NaF为配位剂,菲绕琳(以下用Phen表示)为显色剂的一种新的测铜“指示反应”。本文对该反应的反应条件及各种离子的干扰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果指出:在适宜的条件下,本方法对铜(Ⅱ)的可测范围为2—24ug/22ml,主要干扰离子有Co(Ⅱ)、Ce(Ⅳ)及V(Ⅴ)等。测定经事先分离的生物试样中铜的回收率为93—100%。其变异系数小于9.0%。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极谱法测定磷的新体系:H_2SO_4—Sb(Ⅲ)—W(Ⅵ)—NaCl—丙酮体系.在此体系中P(Ⅴ)与Sb(Ⅲ)和W(Ⅵ)生成三元杂多酸.此杂多酸能迅速在滴汞电极上还原产生极谱电流.其峰电位为-0.52V(VS、SCE),测定下限为5×10~(-7)mol/L.  相似文献   

5.
从二乙醇胺出发,经五步反应,通过中间体4,N,N—双(2—氯乙基)—4—硝基苯甲酰胺,合成子一个不对称的开链窝穴体,即标题化合物(Ⅴ)和中间体(Ⅳ),(Ⅴ)和(Ⅳ)均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1HNMR,IR及MS分析数据鉴定.初步研究表明,化合物(Ⅴ)对碱金属离子的液膜(CHCl_3)迁移性能优于结构类似的线型开链王冠类似物,而与开链窝穴体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氯化钠存在下,氯化钠-溴化钾-正丙醇体系萃取分离Au(III)的行为,实验表明,Au(III)与B r-形成的[AuB r4-]很容易被萃取到正丙醇相中,当溶液中氯化钠、溴化钾和正丙醇的浓度分别为0.20 g.mL-1、0.20 mg.mL-1、0.30mL.mL-1,pH=2.5时,能使Au(III)定量萃取.V(Ⅴ)、Ga(III)、N i(II)、A l(III)、Zn(II)、U(IV)等离子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Au(III)与上述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在水溶液中,Au(Ⅲ)与溴化钾、四丁基溴化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配合物,此三元配合物沉淀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溴化钾、四丁基溴化铵的浓度分别为2.5×10-2 mol/L、2.0×10-3 mol/L,pH 2.0时,Au(Ⅲ)被定量浮选.Ga(Ⅲ)、Hg(Ⅱ)、Rh(Ⅲ)、Pb(Ⅱ)、W(Ⅵ)、V(Ⅴ)和Cu(Ⅱ)离子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实现了Au(Ⅲ)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8.
钒(V)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同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地下水污染。为了去除地下水中的五价钒V(Ⅴ),利用常见的生产废料绿茶渣为生物质原料制备了活性炭(BC),并在其表面负载零价铁(nZVI),得到一种环境友好的可渗透反应墙(PRB)活性填料nZVI@BC;优化了nZVI@BC的制备条件,考察了溶液pH和竞争离子对V(Ⅴ)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判断其吸附模型,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分析,并探究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FeSO4溶液的最佳反应浓度为1.0 mol/L,热解温度为300 ℃,在该条件下制备的nZVI@BC在吸附19 h后对V(Ⅴ)的去除量达71.6 mg/g;当溶液pH>3.0时,随着pH的升高,nZVI@BC对V(Ⅴ)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地下水中的共存阴离子与V(Ⅴ)发生竞争吸附,使V(Ⅴ)去除率降低;nZVI@BC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Sips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Elovich模型,nZVI@BC去除V(Ⅴ)的机理为:BC吸附V(Ⅴ)后,表面Fe0与V(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VO4,V(Ⅴ)被还原为V(Ⅳ)。  相似文献   

9.
研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钒(Ⅴ)和钴(Ⅱ)的4-(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螯合物的诸条件;提出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这二个元素的新方法,并探讨了异离子对此新方法的影响、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是0.05—5.0ppm钒(Ⅴ)和0.05—3.0ppm钴(Ⅱ);其绝对检出限(以信噪比=2:1计)分别是0.3和0.4ng。本法方已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的钒和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钒(V)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同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地下水污染。为了去除地下水中的五价钒V(Ⅴ),利用常见的生产废料绿茶渣为生物质原料制备了活性炭(BC),并在其表面负载零价铁(nZVI),得到一种环境友好的可渗透反应墙(PRB)活性填料nZVI@BC;优化了nZVI@BC的制备条件,考察了溶液pH和竞争离子对V(Ⅴ)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判断其吸附模型,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分析,并探究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FeSO4溶液的最佳反应浓度为1.0 mol/L,热解温度为300 ℃,在该条件下制备的nZVI@BC在吸附19 h后对V(Ⅴ)的去除量达71.6 mg/g;当溶液pH>3.0时,随着pH的升高,nZVI@BC对V(Ⅴ)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地下水中的共存阴离子与V(Ⅴ)发生竞争吸附,使V(Ⅴ)去除率降低;nZVI@BC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Sips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Elovich模型,nZVI@BC去除V(Ⅴ)的机理为:BC吸附V(Ⅴ)后,表面Fe0与V(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VO4,V(Ⅴ)被还原为V(Ⅳ)。  相似文献   

11.
正丙醇-溴化钾-氯化钠体系萃取分离金(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了氯化钠存在下,氯化钠-溴化钾-正丙醇体系萃取分离Au(Ⅲ)的行为,实验表明,Au(Ⅲ)与Br-形成的[AuBr4-]很容易被萃取到正丙醇相中,当溶液中氯化钠、溴化钾和正丙醇的浓度分别为0.20 g·mL-1、0.20 mg·mL-1、0.30mL·mL-1,pH=2.5时,能使Au(Ⅲ)定量萃取.V(Ⅴ)、Ga(Ⅲ)、Ni(II)、Al(Ⅲ)、Zn(II)、U(IV)等离子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Au(Ⅲ)与上述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基于Tween-80能增敏富勒醇(Fullerol,简称F-ol)在硝酸纤维素膜(NCM)上可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F-ol可被H_2O_2氧化而发生RTP猝灭,As(Ⅴ)能催化H_2O_2氧化F-ol的反应,导致F-ol的磷光信号剧烈猝灭,比无Tween-80时的ΔIp增大7.7倍,且As(Ⅴ)的含量在0.016~11.2(ag spot~(-1))范围内与ΔIp值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Tween-80增敏As(Ⅴ)氧化F-ol催化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法(SS-RTP)测定痕量砷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16~11.2ag spot~(-1),检出限(L.D.)为2.3×10~(-17)g·m L~(-1).该方法灵敏、简便、选择性好,并成功用于人发和茶叶中As(V)含量的测定.同时探讨了SS-RTP测定As(V)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利用 PAN-3螯合纤维富集分离微量 Sb(Ⅱ)和 Sb(V)的 ICP-AES 分析法,研究了 PAN-3对 Sb(Ⅲ)和 Sb(Ⅴ)的定量富集酸度、洗脱酸度、富集介质用量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进行了低浓度 Sb(Ⅲ)和 Sb(Ⅴ)的富集、误差统计和样品分析,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碱性染料水相光度法直接测定痕量锑的可能性.在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存在下,锑(Ⅴ)—硫氰酸钾—孔雀绿形成水溶性离子缔合物,λ_(max)=610nm,ε_(610nm)=1.28×10~5.锑(Ⅴ)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可用于纯铅中痕量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在硫酸介质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存在下,抗坏血酸(ⅤC)活化钒(Ⅴ)催化溴酸钾氧化番红花红O(R)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的特性,建立了ⅤC活化溴酸钾氧化番红花红O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钒(Ⅴ) 的新方法.该催化反应呈一级反应,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k = 7.3×10-4/s,表观活化能E = 46.09 kJ/mol.当加维生素C时△If提高10倍.V(Ⅴ)含量在0.040~40.0 pg /m L范围内与△If符合比尔定律.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If = 116.2 3.932 C V(Ⅴ) (pg/mL),n=6,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3.3×10-13/mL.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重现性好,成功用于茶叶和人发中痕量钒的测定.同时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发现了二溴苯芴酮〔4,5-二溴-2,6,7-三羟基-9-苯基氧杂蒽-3-酮〕显色剂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存在下,于0.2至0.6N 酸介质中与三价锑形成可溶性紫红色1:1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5nm,摩尔吸光系数7.8×10~4,桑德尔灵敏度0.0015微克/厘米~2.测定范0—10微克锑/25毫升,是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锑的灵敏方法之一.普通金属离子如Mg(18毫克)、Ca(15)、Zn(25)、Mn(9)、Cu(10)、Cd(5)、Co(4)、Ni(4)、Fe(Ⅱ)(5)、Pb(0.2)、Al(10)、Bi(0.02)、Cr(Ⅲ)(0.5)、La(0.5)、Au(Ⅲ)(0.005)、Tl(Ⅰ)(2),Ag(0.05)、Ta(Ⅴ)(0.015)、W(Ⅵ)(0.003)不干扰.Fe(Ⅲ)、T1(Ⅲ)、Sn(Ⅳ)、V(Ⅴ)、Mo(Ⅵ)干扰,它们可用焦磷酶钠、硫酸羟胺、氟化物掩蔽.只有Ti(Ⅳ)干扰.一定量的阴离子:柠檬酸、酒石酸、苦杏仁酸、乳酸、草酸、磷酸根、硝酸根,氟离子、氯离子等不干扰.本法可直接在水溶液中测定,曾应用于测定铜合金、锌合金中微量锑,操作简便,分析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在不同的pH、离子强度、胡敏酸和竞争性离子存在的条件下Sb(V)在高岭土表面的吸附行为.pH对Sb(V)在高岭土表面的吸附行为影响显著,pH在3~8之间时,随介质pH的升高,Sb(V)的吸附减弱;离子强度、胡敏酸的存在对吸附的影响均不显著;PO43-的存在对Sb(V)在高岭土表面的吸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pH =5 0 0的HAc NaAc介质中 ,溴邻苯三酚红 (简称BPR)在汞电极上产生 2个还原峰 ,峰电位分别为- 0 95V和 - 1 0 3V (vs SCE) .加入稀土离子时 ,2峰都降低 ,并且在 - 1 0 3V处的峰电流的降低与加入稀土离子的浓度在 9× 10 - 8~ 1× 10 - 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测下限达到 5 8× 10 - 8mol/L .该波可成功地用于微量稀土的测定 .通过对电极反应机理的研究 ,可以确定该体系是一个反应物强吸附、配体 2电子还原的准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9.
铜、铅、锡是水质中经常需检测的元素,据文献[1—3]报道,分析时,它们相互干扰较大,需预先分离,步骤较烦。为此,木文提出在1:1 HOAc-NH_4OAc及0.006%铜铁试剂(Hucp)体系中以导数极谱法同时测定水中Cu、Pb、Sn,它们的峰电位分别为-0.24、—0.60及—0.76 V(vs.SCE)。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也好。最低可检测到4.0×10~(-9)gm1~(-1)的Cu.Pb.Sn。方法应用于测定近岸海水、矿泉水及电镀废水中三个离子可得到满意结果,变动系数均低于10%。现将实验结果及讨论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本文试图根据已获得的一些水化学分析资料,说明广东化学剥蚀的若干特征。运算化学剥蚀的强度时,采用下面三个公式:W=M/V……(1)B=W/C……(2)X=B/q(3)式中:W——离子淋溶率(吨/平方公里/年)M——河流的年离子迳流量(吨/年)V——流域面积(平方公里)B——化学剥蚀力(微米/年)C——母岩的平均比重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