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莒菲 《天津科技》2016,(4):88-90
在科技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媒介广泛迅速传播的今天,科技期刊也不断收到很多经各种渠道抄袭、代写、剽窃等具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投稿稿件。学术不端行为是期刊稿件初审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基于多年工作经验,列举了《天津化工》期刊在近年来发现的抄袭、代写代发、学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对其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根据《天津化工》编辑部的工作经验提出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的状况,从两方面分析了期刊不端文献产生的原因:①利益的驱使,人才评价体系的失衡;②期刊质量评价机制显失公允。指出了危害,提出了应对学术不端文献的策略。介绍了《船电技术》编辑部预防不端文献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集体声讨。一直以来,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林林总总,但一般来说,学界对此有“学术不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三个概念,并且认为抄袭、剽窃、伪造是其主要类型。为反学术不端,学界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更是在众多期刊编辑部中广泛应用。而期刊编辑,作为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第一道屏障”,除了需要练就“火眼金睛”外,还要坚持匿名审稿制度,合理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及时和作者沟通等。此外,建立科学的防范体系也是反学术不端的一大保证。  相似文献   

4.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给期刊出版提供了方便、为高校的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快速、简洁、有效的治理方法,高校学报应及时总结“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加强宣传, 加强学报编辑部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编辑部/杂志社负有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职责.我们要在期刊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标准、按照现代出版流程规范法学学术出版、运用科技手段发现和识别学术不端行为并建立相应的“黑名单”制度以及改进现行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6.
学术不端行为近年来层出不穷,因此治理学术不端,除了提高学术研究者的学术道德水平和自律能力之外,建立有效的防治学术不端的监督机制尤为重要。期刊编辑在学术不端监督过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分析了信息技术支撑下学术不端监督的特点,研究了期刊编辑与学术不端监督的关系、期刊编辑监督的义务以及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期刊学术质量。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加强科研道德宣传、提高编辑学术修养、利用网络和专业软件检测、加强与同类期刊联络等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方法及措施,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从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净化科技期刊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知网专门为期刊界提供了网络信息的新模式"知网节"、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系统、期刊编辑部个性化网站、期刊采编投稿平台等信息服务。编辑人员只需通过简单有效的检索查阅,就能及时获得最新最齐全的有关信息资料,随时了解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国知网提供的各项服务,能为期刊编辑工作带来极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客观了解护理人员对学术不端认知和行为情况,端正护理人员学术认知,提高行为水平,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护理人员作者进行非结构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采用类属分析法得出的2个关于护理人员作者学术不端认知和行为情况的主题分别是:不了解学术不端的各种现象;不知道多数编辑部已采用防抄袭软件检测论文。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学术不端认知情况较为欠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强化自律意识对减少或杜绝护理人员作者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学术不端现象入手,分析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加强教育;制定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严格实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日前,在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评比中,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荣获"优秀团队"光荣称号。"优秀团队"每两年评比一次,参评条件较高:⑴参评单位必须是教育部主管的科技期刊编辑部、杂志社,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单位会员,认真履行会员义务;⑵参评单位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并能认真实施;⑶参评单位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有预防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制度和可操作措施;参评单位正式成员近3年内没有发生学术不端行为;⑷所出版的期刊近3年曾获省部级以上政府或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者发表研究成果,交流经验,表达学术见解,传播新知识,新理论的重要载体;期刊编辑部严格把关,将有助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相反,将对学术腐败起到推波助阑的作用。现实中有少数人为了名利,将他人发表的论文,改头换面或原封不动换上自己的名字再发表的事例,笔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论文被剽窃的例子,结合文献来谈谈应如何防范此类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提取了大连市某普通高校学报编辑部研究生来稿的学术不端检测报告,从疑似重复率、疑似重复类型分布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学术规范常识相对淡薄,对学术不端行为约束不足。并从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加强导师学术规范意识、健全学术规范相应的惩处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对“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实际使用情况, 进行了具体的数据分析,提出了AMLC目前存在的缺陷及如何预防学术不端行为提出了建议.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减少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及其内涵,研究了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主要根源,阐述了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提出了编辑在防止学术不端行为上的几点应对策略,为出版媒介在日常编辑活动中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各期刊社、编辑部: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腐败等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研究、科学发展以及科技期刊自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是期刊查重的重要检测系统之一,在初审中甄别学术不端稿件具有重要作用。借助《环境卫生工程》原稿AMLC检测结果,找出了其检测结果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总结分析了科技期刊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探讨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稿件的情况和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是一个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大量国际学术文献为全文比对资源,辅助检查抄袭、一稿多投、不当署名、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智能系统。近一年来,全国学术期刊编辑部、研究生培养单位大量使用了AMLC,并开始应用于科研、人事等管理工作。此外,“中国知网”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也将为作者提供被抄袭文献的推送服务,以强化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王晓珍 《科技信息》2013,(36):87-88
阐述了科技期刊编辑在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文章重复率检测时遇到的3种情况:被检测文章的重复率较高,被检测文章已经提前检测,被检测文章重复率不高且并未提前检测;分析了在这3种情况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及处理方法;提出了科技期刊社应综合运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签订投稿合同、与其他同类期刊社共享审稿专家库等多种方式,以对学术不端检测行为进行有效地防范及处理。  相似文献   

20.
科技界声音     
<正>面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我们要坚决反对,发现一起,查办一起,对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效应。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查处与惩戒,建立学术不端行为不敢、不能、不想的制度体系,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学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科技日报》[2015-09-17]通过兼并,资源、人才等各种优势集中于大城市,但却忽视了与周边小城市的协调发展,没有很好地辐射和带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