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光的波动说以战胜光的微粒说而兴起,其中菲涅耳为光的波动说的创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菲涅耳的名字与光的波动说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年是法国伟大的物理学家菲涅耳(A.J.Fresnel1788-1827)诞生210周年,特写该文论述了菲涅耳为光波动说的建立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他的学术思想,以资纪念这位光波动说理论的创立者。  相似文献   

2.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光的波动说判定性实验的思想形成过程,论述了判定性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并对判定性实验的意义和地位进行了分析,认为判定性实验所用的旋转镜法,对肯定光的波动说及抛弃微粒说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氏实验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包含着光的干涉、衍射、调制以及量子态叠加等内容,既展现了光的波动理论的意义和魅力,又表现了量子理论的深刻内涵.本文从双缝干涉、双缝衍射、双缝调制以及双缝量子态叠加等几个层面上探讨了杨氏实验所蕴含的基本理论,有助于光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Maxwell波动理论,研究阶梯析射率分布的椭圆光波导。给出了解析式和本征方程。研究了传播特性和偏振特性。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光的研究起源很早.但对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从17世纪开始至20世纪初."微粒说"与"波动说"两大理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以光的波粒二象性而告终.正是这场争论,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并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重大成就--量子力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杨与光的波动说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的波动说的兴起和成功,在牛顿物理学中打开了第一道缺口。而这场物理学革命的第一人,就是托马斯·杨。  相似文献   

7.
牛顿不是光的微粒说的代表。他是自然科学史上第一个试图把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统一起来的自然科学家。他不反对科学假设。相反,牛顿提出光的二重性假设,正是他运用分析和综合、科学假设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所取得的闪烁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
应力波界面效应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动光弹法模拟研究在冲击作用下界面上的应力波传播过程,利用应力波理论分析了界面上应力波的作用机理,证实了界面上存在着能量累积和阻滞能量传递的效应。并结合弹性波动理论和应力—光学定律导出了波动方程与条纹级数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由矢量场波动方程导出了程函方程,给出了详细推导过程。从这些推导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几何光学中的程函方程是波动光学中波长λ_0→0时波动方程的推论,即几何光学是波动光学理论在理想条件下的近似,显示了光的几何光线传播的宏观性与光波动微观性之间的依存关系,揭示了几何光学的正确性和条件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棉花在波动光下生长特性和光合能力的变化,在室内模拟波动光条件下,测定了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比叶重(LMA),叶片厚度(LT)、叶片面积(LA)、生物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恒定光下生长的植株相比,波动光下生长的棉花叶片比叶重,单叶面积和生物量均显著降低。恒定光处理下单位叶片面积净光合速率(A)显著高于波动光条件下的叶片,但不同光处理下单位叶片质量净光合速率(A_(mass))无明显差异。因此,波动光下叶片LMA的降低是棉花叶片光合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求解光的相对论波动方程, 得到光在缝中的波函数, 再由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光的衍射波函数, 从而得到光的双缝衍射强度表达式, 结果表明, 理论结果与光的双缝衍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类比法在科学认识中具有重要作用.惠更斯充分利用了类比法的创造性作用提出了光的波动学说,但惠更斯在将声与光进行类比时有其成功的一面,同时也具有其失误的一面.我们通过分析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便在科学认识中更好地发挥类比法的真正的创造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双光子光声效应作了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导出了光声效应的波动方程,并求出了固体中双光子光声信号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光的折射定律的发现过程,并分别从光的波动说及光子理论等方面对光的折射定律进行了理论推导.  相似文献   

15.
张兴物  豆永亭 《科技信息》2007,(31):266-269
本文通过对光电子产生过程与光电流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弄清了光电效应现象的本质,认识到光电效应的真实规律与电磁波理论并不矛盾,波动性是光的唯一本性.  相似文献   

16.
浅释了牛顿的粒子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  相似文献   

17.
《科技导报》1993年第1、5、8期先后刊登了王则柯教授和韩彪同志关于劳动价值说与价格机制关系的文搴(以下简称王文、韩文)。这一讨论意义重大,触及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必须彻底弄清。不过,这涉及十分广泛而深刻的理论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择其要者略述个人观点,以就正于学术界。笔者基本上赞成王文的观点,但我认为不论罗列多少实例,许不等于能解决理论上的问题,理论问题还需用理论所概括的事实和理论本身的逻辑力量来解决。纵观劳动价值学说的历史,有两点十分引人注目。第一,主张此说的人大体上都是货币金属论者,配第、斯密、李嘉图为其代表(当然,这不等于说货币金属论者都主张劳动价值说)。这是因为,由于他们认为货币只能是金、银等贵金属,而贵金属的价格本身也是波动的,不可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建立某在建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仿真模型,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对配电网进行补偿,抑制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并网时造成的电网电压波动。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下,不仅能够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基本功能,实现系统充放电的稳定性,且通过SVC补偿后,电网母线电压有效值的波动从227%降至43%。说明SVC对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并网时的电压波动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所设计的系统模型是合理、有效和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正>初学量子力学的人,对于德布罗意关系式,容易混淆的问题有四。 1.把光子和实物粒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相联系的方式混淆起来。 从理论的历史进程来看,光的量子理论与实物粒子的量子理论,二者是相反的。对于光,我们先有波动图象,然后根据爱因斯坦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反射光谱数据的测量方法,通过对照明观测角度、光源色温、视场影响的实验测量,发现建筑饰面材料色彩的观测结果与光线入射角和观测角度有关。在光线入射角和观测角度改变时,色度值会有所变化,观测结果与材料表面材质有关。镜面反射方向附近色度波动较大,其他角度色度数据稳定,亚光型面砖的镜面反射现象并不明显,光源色温影响材料颜色,光入射角发生改变时材料色度值发生变化。这些研究为建筑色彩设计提供了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