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氯化苦熏蒸三七连作土壤,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并与林下健康三七种植土壤相比较,探究氯化苦熏蒸消减三七连作障碍的微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三七种植18个月后,试验组三七存活率为63.0%,而对照组三七存活率仅为2.0%.高通量测序与生信分析表明:与林下健康三七种植土壤相比,田间三七连作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P<0.05),镰刀菌属(Fusarium)、癣囊腔菌属(Plectosphaerella)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潜在病原菌群的相对丰度升高(P<0.05),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等潜在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P<0.05).氯化苦熏蒸可有效降低三七连作土壤中病原菌群的相对丰度(P<0.05),调节微生物群落,显著提高连作三七存活率,是消减三七连作障碍,促进三七可持续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三七设施栽培根腐病害与土壤酶活性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七免耕连作栽培系统根腐病害的发生机制问题,研究了不同间隔年限土壤三七根腐发病率及连作障碍土壤三七根腐病害与土壤酶活性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三七根腐发病率随着三七种植间隔年限延长而降低,三七根腐发病率与间隔年限长短成正相关(R2=0.944 9);总体趋势表现出正常株根区土壤中纤维素酶、蔗糖酶、脱氢酶、磷酸酶及脲酶活性均高于发病株土壤,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相反,其中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在正常植株与发病植株之间的变化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而磷酸酶活性在正常植株与发病植株之间的变化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脱氢酶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土壤中的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与三七根腐病害的发生具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七生产中连作障碍现象,综述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从土壤质量下降、土壤微观生态系统发生变化、自毒作用、土传病害和线虫等方面来探讨,从而提出连作障碍的防治途径,为解决三七连作障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连作障碍已成为当前蔬菜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增加微生物量以克服蔬菜连作障碍,在深圳福田郊区的农科推广中心同乐蔬菜基地选择了蔬菜连作多年的田块,分别采用了水稻蔬菜轮作和利用夏季高温在地面短期覆盖塑料薄膜进行高温闷地技术,通过观测土壤中微生物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这2种措施对蔬菜连作地的改良效果。结果显示:水旱轮作和夏季短期高温闷地均能改善土壤养分含量,尤其是提高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并降低土传病原微生物的含量;高温闷地措施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含量,其中细菌和放线菌的含量增幅明显,而水旱轮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较小。该研究表明水旱轮作和高温闷地措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理化性质,在探索克服蔬菜连作障碍方法的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三七营养与施肥、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以及连作障碍克服4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三七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土壤养分不平衡、盐类积聚、土壤酸化和有害微生物增加、土传病害加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设施蔬菜连作的主要障碍原因,提出了合理轮作、改善土壤环境和栽培管理的具体防治技术措施,并论述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大棚蔬菜连作所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性状的变化,提出蔬菜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连作障碍的概念,对汉中市大棚蔬菜连作障碍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实行科学用肥、淹水排盐、调整土壤pH值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作为植物-土壤负反馈的典型现象,作物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概述了植物-土壤反馈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原理,以连作障碍为例总结了该理论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发展现状,建议参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土壤反馈作用理论,进一步解析农田植物多样性提高作物健康和产量的机制.通过构建多样性种植模式、发展强化根际微生物组功能等...  相似文献   

10.
AM真菌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萌  李敏  王淼焱  刘润进 《山东科学》2006,19(6):40-44,48
连作障碍是农业生产和设施栽培模式下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连作障碍主要与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和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三方面密切相关。已有证据表明,丛枝菌根(AM)真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连作障碍。这很可能与AM真菌减少有害生物数量,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植物防御性酶活性、改变根系分泌物的种类与数量等生理功能有关。正确合理评价AM真菌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潜力,可为连作障碍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并为建立和发展新的生物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化感作用研究是解决三七连作障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三七化感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化感物质的收集提取方法到目前已知存在的化感物质种类、化感提取物对三七存在的化感效应.探讨了三七化感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三七化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HPLC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分离活性三七饮片和传统干燥三七药材的各类组分,并可对其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活性三七饮片与传统干燥三七药材的指纹图谱及主要单体皂苷含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活性三七药材HPLC 指纹图谱,并展开活性三七饮片与传统三七药材的指纹图谱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活性三七饮片的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专属性,适用于活性三七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殷昌青  邓海山  程健 《科技信息》2010,(29):I0050-I0051
综述了三七对血液、心脑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发现三七不仅具有人们所熟知的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近年来更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心肌缺血、脑缺血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等。三七的药用开发远未及其自身价值水平,有必要加强对三七的基础研究及加大三七用于医疗和保健品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4.
文山、红河三七花皂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七道地产区文山州与新产区红河州三七花皂苷含量进行比较.采用HPLC同时测定三七花中单体人参皂苷Rb1,Rb2和Rb3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皂苷含量.不同产地三七花中的人参皂苷Rb1和Rb3有一定差异;同一产地不同年生三七花单体皂苷含量差异不大.三七花中总皂苷含量相比,红河州建水县三七花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7.58%.红河新产区三七花质量与文山道地产区三七花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探索三七茎叶中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考察提取的溶剂、时间、次数、温度及物料比5个单因素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其结果表明三七茎叶中γ-氨基丁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水,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60 ℃,提取物料比1 g∶10 mL,在此条件下γ-氨基丁酸的提取率为0.46%.  相似文献   

16.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三七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的方法检测三七样品中的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采用超声法提取,并用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氮磷检测器进行检测,最后用外标法定量。5种有机磷杀虫剂的回收率范围为73.66%~112.22%,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94%~4.31%,在5个三七样品中检出了乐果和敌敌畏,没有检测到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三七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云南不同地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采用Waters Symmetry RP18(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采自云南16个不同地域的32批次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五者总量均大于7.0%.按现行《中国药典》标准,云南红河、昆明、曲靖、大理种植的三七均符合规定要求.采用三七总皂苷(已标注各成分含量)替代单一成分对照品不但能保障测定结果准确,而且大大降低实验费用;检测的5个指标成分既是三七的主要成分,也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对提高不同地区的中药三七的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和分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板和12孔板,96孔板细胞按三七总皂苷不同浓度梯度和同一浓度的不同时间点进行干预,应用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的OD值,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的影响;12细胞孔板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神经元新生特异抗原(Tuj-1)和胶质细胞新生抗原(Vimentin)的表达,以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1)一定浓度范围内三七总皂苷能增强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2)三七总皂苷能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三七总皂苷能增强海马神经干细胞的活性并能促进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