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征参量法     
通过对热动力学体系特征参量——冷却常数的测定,建立了等浓度和不等浓度二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特征参量法.应用该法研究了环氧氯丙烷与碘化钾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为7.02)的开环反应,苄基氯与氢氧化钠在体积分数80%二甲亚砜-水混合溶剂中的取代反应,苯甲酸乙酯在质量分数50%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丙酸乙酯在质量分数85%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的热动力学,各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结果同文献值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热动力学体系特征参量-冷却常数的测定,建立了等浓度和不等浓度二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特征参量法,应用该法研究了环氧氯丙烷与碘化钾在磷酸盐缓冲容液中(pH为7.02)的开环反应,苄基氯与氢氧化钠的体积分数80%二甲亚砜-水混合溶剂中的取代反应,苯甲酸乙酯在质量分数50%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丙酸乙酯在质量分数85%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皂化反应的热动力学,各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结果同文献  相似文献   

3.
在热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简单级数反应的线性拟合法。应用这种方法研究了乙酸酯在纯水中、丙酸乙酯在“70%”乙醇-水混合溶剂中、丁酸乙酯在“85%”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皂化反应的热动力学。实验测得的速率常数与文献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线性拟合法     
在热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简单级数反应的线性拟合性法,应用这种方法研究了乙酸乙酯在纯水中、丙酸乙酯在“70%(v/v)”乙醇-水混合溶剂中、丁酸乙酯在“85%(w/w)”乙醇-水混合溶济中皂化反应的热动力学。实验测得的速率常数与文献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在298.15K下,对四苯硼钾在不同比例的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积及从水到混合溶剂中的迁移自由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介质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乙醇-水混合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特性对多孔无机材料模板法合成的作用,采用稳态荧光法测定了乙醇-水混合溶剂的组成变化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临界胶束浓度值增大;CTAB在水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值为0.000 9 mol/L,而在乙醇中为0.24 mol/L.进而利用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研究了CTAB在水及乙醇-水混合溶剂中聚集形态的转变过程,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CTAB尾基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CTAB的疏水尾基与乙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因而CTAB在乙醇中不易形成胶束,这与测定的实验数据的规律性一致.  相似文献   

7.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293±0.K时以NaClO_4为支持电解质、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变色酸(CTS:3,6-二磺酸钠-1,8-二羟基萘酚)的解离常数,并考察了该常数随溶液离子强度和溶剂组成的变化规律。溶液离子强度的变化范围为I=0.1~4.0moLdm-3,溶剂中乙醇的重量百分数为0-50%。用基于Pitzer方程的最小二乘多项式逼近法确定了各种不同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酸的热力学解离常数发现该常数的对数值lgK_0与混合溶剂中有机组分的摩尔分数(x)及混合溶剂的介电常数(D)遵守下列经验公式:式中K_x、K_D、C_1和C_2皆为经验常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25℃,Ⅰ=0.1时,钢(Ⅱ)-甘氨酸配合物在纯水及8.0%,16.3%,25.0%,34.2%,43.8%叔丁醇或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一级稳定常数,计算了配位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及该配位反应从纯水到上述各混合溶剂的转移自由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溶剂中有机组分的加入,配合物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获取尿苷酸溶析结晶动力学参数须测定其溶液浓度变化,针对密度法浓度在线测量技术,研究了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尿苷酸(Uridine-5’-monophosphate)质量浓度与溶液密度的关系。20℃条件下,测定了尿苷酸在不同质量分数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液密度,以及混合溶剂质量分数一定时的尿苷酸质量浓度和溶液密度。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一水混合溶剂中,溶液体积与尿苷酸质量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拟合得到三元溶液体系尿苷酸质量浓度与溶液密度的变化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衣康酸在二甲基甲酰胺-水混合溶剂中的聚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溶剂的组成对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通过补加溶剂或混合溶剂的次数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在混合溶剂等比例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具有最低的分子量分布值.通过FTIR研究表明,在空气中、240℃下的热降解过程.在等比例混合溶剂组成下获得的聚合物显示出较大的环化速度和较长的平均环代序列长度.这一特性与该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规整性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298.2K下0~0.04mol·L-1浓度范围内的NaOAc在10%~90%的乙醇一水、正丙醇一水、乙二醇一水、丙三醇一水及丙酮一水等五种二元混合溶剂中的摩尔电导,并用FOS、Pitts、F-78、L-W等四种电导方程回归出A0、KA、R(或a)等三个拟合多数的数值。最后就四个方程的适用性,A0与溶剂组成的关系,NaOAc在不同溶剂中的缔合情况及溶质一溶剂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25 ℃时18 - 冠醚- 6 与碱金属离子在醇溶液中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log K) 及摩尔反应焓(Δr Hm)- 结合文献数据,计算了这些配位反应从水到甲醇、乙醇中的迁移热力学函数,讨论了反应过程中的溶剂效应及焓熵关系- 图3,表3 ,参12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电动势法在10%,15%和20%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中测定了0.05mol/kg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在278.15-318.15K范围内的标准PH参考值,讨论了溶剂组成和温度对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紫外光度法测定了288.15~328.15K(间隔10K)下,RbBPh4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经微机曲线拟合给出RbBPh4的溶解度S随混合溶剂中甲醇质量百分比浓度Wt%及温度T之间的经验关系:lnS=-1.9716-2132.5/T+2.8967×10-2Wt%.应用Fuoss缔合理论计算了RbBPh4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缔合常数及缔合热力学函数,并对RbBPh4的缔合热力学函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乙醇为溶剂,应用RD496精密微量热计测定了25℃时,碱金属离子与18-冠-6配位反应的ΔrHm、ΔrSm等热力学函数值及配合物稳定常数logK。结果表明,配合物相对稳定性大小顺序是:[K(18C6)]+>[Rb(18C6)]+>[Cs(18C6)]+>[Na(18C6)]+;与水、甲醇等溶剂相比.在乙醇溶剂中,这些配合物相应的稳定常数都有所增加。此外,还探讨了上述配位反应中的焓熵关系。表2,参4。  相似文献   

16.
用电导法分别测定了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合成反应在乙醇、正戊醇、1,2-二氯乙烷三种溶剂中的反应进程,此反应在三种介质均为二级反应;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度常数、反应活化能、指前因子以及活化熵变;1,2-二氯乙烷是非质子性溶剂,对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合成这类双分子亲核反应有利。乙醇溶剂的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7.
木糖醇结晶的热力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激光法测定了木糖醇在纯水、乙醇和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以及在水中的超溶解度数据,确定了木糖醇水溶液的结晶介稳区,并考察了温度和溶剂组成对它们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木糖醇悬浮液的黏度以及木糖醇晶体的熔点和熔化焓.研究表明,木糖醇在纯水、乙醇以及不同配比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下降.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木糖醇的溶解度亦明显下降.这为木糖醇工业结晶装置及生产线的设计、工程放大和工业结晶生产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间苯三酚/甲醛为碳前体,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采用有机-有机自组装法制备有序介孔炭(OMC)材料,系统研究了乙醇和水混合溶剂的极性及合成温度对介孔炭结构的影响,并利用N2吸-脱附和小角X-射线衍射技术对合成的OMC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混合溶剂中乙醇的摩尔分数较高时,合成的OMC样品孔径和孔容较大,具有有序的介孔结构;而当溶剂中乙醇的摩尔分数较低时,合成材料的孔径和孔容明显减小,且介孔孔隙率和有序度都降低;在纯乙醇及乙醇-水混合溶剂中,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合成OMC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均减小,微孔比例增加,且反应温度对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合成的OMC材料的结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PH法分别测定了氨基乙酸在25℃于二种混合溶剂中的表观酸性离解常数。二种混合溶剂是等摩尔比的水与乙醇和水与丙三醇。相应的体积比为乙醇50%,丙三醇55.57%。并讨论了氨基乙酸的离解常数与溶剂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用光度法测定283.15~318.15K(间隔5K)8个温度下FPC在纯水及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由溶解度数据计算了FPC在水、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及由水至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标准迁移自由能及介质效应,并对FPC标准迁移自由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