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3月24日,上海市民生路黄埔江码头,彩旗鲜花一片,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历尽坎坷磨难,刚刚结束她的第8次南极远征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高楼般耸立于江面,在朝阳的辉映下,威武依旧。岸上,人群涌动,翘首企盼,亲情凸现。似乎就在昨天,人们也是在这里欢送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踏上征程。光荣的“雪龙”船,在过去的150天里,航程超过26500余海里,累计破冰13海里。其间,“雪龙”船和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137名考察队员先后6次穿越西风带,经受住了西风带的狂风巨浪,战胜了南极冰盖高寒缺氧等恶劣自然环境和种种困难的严峻考验,完成了南大洋…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20日,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征南极。第25次南极考察队由204人组成,是自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支考察队。考察队此番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建设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执行此次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往返航程约为24800海里,计划于2009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16日.中国第28次南极内陆科考队8辆雪地车拖拽着22个雪橇浩浩荡荡向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的昆仑站进发,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南极内陆冰盖之旅。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冰川学研究室崔祥斌的冰雷达探测研究工作也随之正式展开。图为安装在雪地车的两套冰雷达的车外天线装置,  相似文献   

4.
国家海洋局发布了中国南极冰盖昆仑科考队的有关情况,向全国人民进行“汇报”:2005年2月7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驾驶4辆雪地车安全顺利地返回中山站。在历时63天的考察中,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开展了大量科学考察工作,硕果累累。目前12名科考队员精神状态良好,身体健康。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及1200多km的沿途,冰盖队系统地开展了冰川学、气候学、气象学、测绘学、天文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在冰穹A顶点和距中山站806km处,考察队分别设立了2个简易观测站,并进行了详细的建站选址调查,建立了2个国际共享的自动气象观…  相似文献   

5.
张青松  王勇 《自然杂志》2008,30(5):252-258
从1980年1月中国派出两名科学工作者到澳大利亚南极Casey站考察,至今已有28年。经过5年(1980-1984)的学习或实习阶段,5年(1984-1989)南极考察站的建设阶段,以及1993年购买“雪龙号”破冰船,中国形成了长期进行南极考察的“一船两站”的保障能力。从1990年代开始,中国实施了4个五年国家南极科学考察计划。中国科学家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为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的指示精神,从1984年至今,中国已派出24次国家南极考察队,完成了一系列从南大洋到内陆高原的考察计划,在地质、冰川、气象、陨石、极光、磷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他们在南极磷虾、南极冰盖、南极气候与环境、南极臭氧洞以及南极陨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无论是揭示自然奥秘,增进人类对极区的了解,或者探测南极地区自然资源,评估其开发利用前景与风险,都为中国和世界“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08,(3):12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m的冰穹Ao随后,厦门青年艺术家吴曦煌创作的黄铜雕塑“华夏苍穹”被竖立在该处,成为中国首尊登上南极的雕塑。  相似文献   

7.
南极梦忆     
那久已封存在脑海中的记忆,说不上是触动了什么暗道机关,猛然间竟然清晰地浮现眼前了。 最近,有两件事触发了我对南极的回忆。 其一,是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的徐曙光、奉为稼二同志托小儿金雷带给我几张美丽而珍贵的南极考察纪念封。这是1997年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和1998年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特制的邮品,那盖有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的邮戳,那“雪龙”号考察船的纪念戳以及信封上印出的南极洲地图,都使我激动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12月12日迈出第一步,到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冰盖昆仑科考队在历经38天的征程后,终于“登”上了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回顾38天的非凡历程,南极冰盖队都经历了哪些“大事”?2004年12月12日,冰盖队举行出发仪式,正式向冰穹A挺进。2004年12月24日,进入海拔2800m的冰盖。20  相似文献   

9.
杨威 《科学之友》2005,(4):32-34
中国完成人类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区域Dome-A的首次考察,确定南极冰盖最高点为4093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约50米雪芯的精定年,利用雪芯顶部32.93米的氧同位素组成恢复了南极伊利莎 白公主地过去1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0年来伊利莎白公主地的气温下降了近2摄氏度,在全球特别是南关球搂150年来平均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的背景下,伊利莎白公主地的降温趋势可能是南大洋独特的环流形式环南极波(ACW)在特殊地形(加大的冰盆)影响下在南极冰盖边缘的表面形式。  相似文献   

11.
登上冰穹A     
12月7日15时,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院生为队长的13人冰盖探险小分队,从中国南极中山站出发,踏上了冲击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的征程.  相似文献   

12.
林之光 《自然杂志》2005,27(2):118-118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人终于登上并确认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南纬80°22′,东经77°21′11″,拔海4 093 m),媒体纷纷大篇幅报道.但是报道中有些地方科学性似可商榷.例如,报道中都说到南极有"四点",即极点,冷点,磁点和我们刚登上的高点.  相似文献   

13.
南、北极考察航线地面臭氧的观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龙骅  卞林根  程彦杰  逯昌贵  汤洁 《科学通报》2001,46(15):1311-1316
利用1999~2000年中国首次北极和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资料,对“雪龙号”考察船航线上从75°N至 70°S地面臭氧随纬度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航线上,除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考察期间地面臭氧的时间变率较大外,在其他地区时间变率并不大;从总体上讲,北半球的平均地面臭氧浓度大于南半球,且地面臭氧浓度的相对高值区都出现在航迹接近大陆处;北半球地面臭氧浓度的平均日变化幅度大于南半球,低纬是考察航线上地面臭氧日变幅最大的地区,而在两极地区平均日变化幅度很小.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20,(2):11-13
正南极大陆98%的地区被冰雪覆盖,内陆冰盖更被称为"生命禁区""白色沙漠"。从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算起,30多年间,从一无所知到建成多个考察站,从没有一艘专业科考船到如今海陆空立体考察,中国正从极地考察的大国向强国迈进。有这样一群科考工作者,他们心怀祖国、心怀梦想,在极地绽放着别样青春……首赴南极考察是意外之喜1980年初,两位中国科学家首次登上了南极大陆,为南极探险考察史标上了"中国"注脚。这两位首次代表中国出征南极的科学家就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董兆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1993年中山站南极“臭氧洞”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郑向东 《科学通报》1995,40(6):533-533
1985年英国科学家Farman根据地面观测资料发现南极“臭氧洞”后,卫星观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结果.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他们各自的南极站都加强了臭氧的观测研究.在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1992~1993年)期间,我们在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用Brewer臭氧分光光谱仪建立了地面臭氧观测,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采用国际标准仪器开展臭氧研究工作.本文利用1993年中山站观测的结果,NOAA-11的TOVS的臭氧总量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直想写点文字,纪念英年早逝的高钦泉,却因为写这类文章不免搅动记忆深处的苦涩而黯然,难于举笔。如今斯人长眠在南极寒冷的冰原,所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遥望南天,生死两茫茫,该是到了偿还心灵文债的时候了。 不过,触动我提笔的还有不能不说的一个诱因。1999年冬天,小儿金雷随第16次中国南极考察队,先到了长城站,又乘“雪龙号”破冰  相似文献   

17.
测试了中国南极考察内陆冰盖考察沿线约1248km断面上(中山站至DomeA)表层雪中氧稳定同位素组成.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δ18O-气温(T)分布梯度、δ18O-海拔(H)高度效应和年均温-海拔效应递减率分别为-0.84‰/℃,-1.1‰/100m和1.31℃/100m,分析过程均通过99.9%的置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18.
二十五年以前,苏联第一次进行南极考察,向那里派遣了一支小规模的考察队。现在,在南极大陆上大约已有1,400名苏联人,其中包括着600多名科学家,从事苏联最大,最宏伟的计划,他们在勘探矿藏,在冰盖上打深钻井,绘制南极大陆图和考察电离层。目前在南极进行考察的共有12个国家,其中苏联人是最活跃的。由列宁格勒北极和南极研究所派出的第26个考察队是最新的一支考察队,它在南极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全自动无人值守“南极巡天望远镜”10月14日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调试成功.即将跟随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奔赴南极,执行太阳系外行星、超新星等天文观测任务。据介绍,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直径68厘米,有效观测口径50厘米,分辨率为1个角秒.装备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片电荷耦合器件(CCD),  相似文献   

20.
2005年3月24日,上海市民生路黄埔江码头,彩旗鲜花一片,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历尽坎坷磨难,刚刚结束她的第8次南极远征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高楼般耸立于江面,在朝阳的辉映下,威武依旧.岸上,人群涌动,翘首企盼,亲情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