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从三个方面谈李清照词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女性特质。引论部分指出李清照作为一个文化女性具有与一般女子不同的文化女性情怀;正文部分从李清照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文学追求和社会关注等不同层面去透视李请照作为一个文化女性对人生世事、美好情事、环境际遇所持的态度,从中揭示其文化女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逸云是《老残游记》中一个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近代社会,精神却停留在古代,体现了古代与近代相混杂的人格分裂的特征,她虽是尼姑,却被生活赋予了招待员,陪酒女郎和歌女的角色,她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清醒而又灵活的头脑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时代的矛盾社会的苦难及其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找不到社会出路,是产生逸云人格分裂特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性作家的代表,她的词如今备受推崇,但在宋元时期,李清照词的传播与接受却经历了从本事时代到停滞后退的发展过程.从词选家、评论家和作家三方面分宋、元两个时期对这一现象进行论述,以此观照李清照词在宋元时期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逸云是《老残游记》中一个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近代社会,精神却停留在古代,体现了古代与近代相混杂的人格分裂的特征。她虽是尼姑,却被生活赋予了招待员、陪酒女郎和歌女的角色。她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清醒而又灵活的头脑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时代的矛盾、社会的苦难及其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找不到社会出路,是产生逸云人格分裂特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谭淑红 《科技信息》2008,(5):197-197
蘩漪是曹禺先生《雷雨》剧作中最具“雷雨”性格、最丰满的角色。她是一个性格复杂、内涵丰富并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她渴望自由的爱情,但又摆脱不了家庭的牢笼,她既具有旧式女性柔弱的性格,同时又有着现代女性的抗争精神,她紧紧抓住与周萍一种阴鸷的爱,却又被无情的抛弃,最终导致了她对一切的报复。文章充分揭示了在当时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个女人,无力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抗衡而实现自我理想,即使反抗,也将以悲剧告终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作为女性词家,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抒情大胆直率,而且所抒之情,真挚健康,感伤却不沉沦,她的词中洋溢着浓烈的女性意识,表现为她倜傥洒脱、自信乐观的丈夫气。抒情过程中浓淡得宜,而且,她的词风刚柔相济、雅俗共赏,得花间之精髓而又脱出了花间的范域。  相似文献   

7.
薛宝钗与林黛玉一起,给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别是妇女观和价值观,作出了一个形象性的批判和总结。薛宝钗代表了传统文化中女性美德的极至,但她生活在中国整个文化大厦即将坍塌的时代,因此,她的悲剧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悲剧,一种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应该说,作者否定的并不是薛宝钗的人格和她的自觉意识,而是否定她的人格和才华中所包含的具体的时代内容。《红楼梦》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并未预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诗词创作中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对社会人生以及女性绚丽多彩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把握与感受,传达了浓厚的迥异于时代的女性意识,集中表现在她突出的才女意识、情爱意识、个性意识和忧患意识,体现了一个封建知识女性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独特的女性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从爱情意识、女性意识和个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了李清照文学创作中自我主体意识的张扬,反映了她那女性视野对社会现实观照的独特而深刻的认知,以及由于现实的缺憾和自身的悲楚而渴求在文学创作中得以补偿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社会环境、政治背景 ,李清照个人遭遇、才情 ,和对她的诗、词、文论作品的具体分析以及各种评论对李清照的看法等等角度 ,充分展示了李清照既有女性柔婉的闺阁幽情 ,又有丈夫的倜傥豪迈之气以及慷慨激昂的家国情思的多重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对女性词的开拓和提高不仅体现在她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艺术技巧上,更在于她开始以女性笔廓抒写女性实感、塑造了一系列真实可感的自我形象。而李清照女性作者的身份使得真情和深挚成为其女性词最为显著的特征和最为感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时期。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文化传播媒介中的不同形象塑造和编码方式,往往真切地对应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基准,希望通过对影像中不同的女性形象构建中,梳理出“她们”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自觉”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的菊花词是把菊作为自我比况 ,以寄托深沉的哀思愁怨 ,其描写内容之丰富 ,抒发感情之深挚 ,已大大超出了她个人生活的小天地 ,从而扩大了她菊花词的社会意义 ;在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法上 ,李清照擅长白描 ,善用口语来描摹人物心理 ,因而她的菊花词大都清新自然 ,明白如话 ;李清照的菊花词 ,不仅引起了当时文坛的广泛注意 ,也极受后人的称赏  相似文献   

14.
蔡霁萍 《科技资讯》2014,12(22):246-246
李清照的词在历史上一向享有很高的地位,她的咏花词更是为后人所赞赏.当时的社会因素和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经历,赋予了李清照多愁善感的气质和细腻、敏感的写作风格.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花”意象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不度外美而注重内美具有艺术美.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女性词史上,徐灿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是开拓词风的关键人物,是清朝女性中将丰厚的意蕴与词的特有体式美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也是李清照之后三百余年间成功地改造女性词作偏于轻软浅切词风的词人。她在词作《拙政园诗馀》中,成功地塑造了伤春悲秋的思妇、杨花飘零的羁旅者、归隐山林的隐者等词人形象,借此来表现自己深曲隐秘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诗词,部分是以观照自我为主,但大部分是把个人的哀伤融入到一个民族的哀伤之中,读她诗词,无不流露出浓郁的人生悲凉感和历史的悲凉感。而这种创作特色,又与她所处的社会土壤紧密相关。是这样的时代创造了李清照这一个伟大的诗人、词人。  相似文献   

17.
袁昌英是中国最早留学国外并接受西方文化的现代作家之一,她因广泛接触西方文化并吸收其精髓.而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意识的新女性。她的新文艺思想,她较早的女性意识,她开放的写作心态以及她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方法的借鉴和融合,都使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对后来的女性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奥斯丁的创作显示出与女性小说家的"说教传统"之间既微妙又复杂的关系。她继承了此传统,把其生活和思想道德局限在一个为男性所认可,所感兴趣的领域内。她对这个传统的继承显示了她对当时父权中心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妥协。这种妥协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要想立足文坛的无奈选择,是她的一种生存策略。与此同时,奥斯丁从未停止过对这一传统的反叛。奥斯丁通过既遵从同时又颠覆父权制文学标准取得了真正的女性文学的权威性从而超越了对作者身份的焦虑,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稳固地位。她的创作为女作家在男权社会创作提供了一个范式,为女性写作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图景。  相似文献   

19.
词为一种具有浓厚女性色彩的歌辞,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词坛中,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被男性词人改造过的女性情感。女词人李清照是词坛中特立独行的人,她的词真切地体现了女性对“词”这一体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她的全部感情和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与李清照并称隽才的朱淑真,在遭遇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与自身婚姻不幸的社会苦难和人生苦难的过程中,敢于冲破理学的清规戒律,站在女性性别的立场上用诗歌来表现个人的“私情”,真情吟咏,无所顾忌。她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从风格到情感,都是女性情感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有限的人生梦想的书写,具有极强的个人化色彩和“自我指涉”的私语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