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话观念决定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识人类的行为与人类文化的走向方面,迄今的科学探索尚未成功.从狩猎部落进入农业社会、文明国家,再到工业社会,都不是人类理性预设的结果.人类是“被发展”的,即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驱使前行.人作为文化动物,必然受其文化观念的支配.探寻每一个文明的观念之源,需要诉诸于史前至文明之初的神话观念形成史.当代神话学家通过解析西方文明源头的文学作品揭示出神话观念支配仪式行为和叙事表达的规则,文章解析《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历史叙事案例,再现支配华夏国家统治者行为的观念要素,提示神话观念决定论的理论命题,呼应恩格斯晚年提出的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力与韦伯的宗教观念决定论,说明神话观念对意识形态的原型编码作用,并指向一种普遍有效的人文研究指导性范式.  相似文献   

2.
作家论的突出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结果。历史性反思作家论则是解构主义者理论上宣布作家之死和实践中信息社会的新的创作形态所引发。古典时期,作家都被看作是话语权力的拥有者,乃是神的代言人、王权的服务者、道德之师;近古时期,则不再是政权的同仁。从一般“教导师”发展到“天才”,作家论就是天才论。十九世纪中后作家才从环境的现实产物到集体的代言工具再到话语系统的奴隶.一步步从权力神话和天才迷思的神性中泯然于众,甚至最后被隐喻性的宣布“死了”。让位给兼具自由、自主和自反等特性的符号的狂欢。  相似文献   

3.
身心二元对立的观念往往被视为东西方文化的核心分歧,东方思维注重整体性,而基督教主宰下的西方文化则更强调灵与肉的二元对立。从神话学的视角返回到各自的思想脉络之中,可以发现这种二元对立的身体观念更多是现代性的结果,与启蒙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兴起密切相关。从神话学的角度整合研究不同文化中的身体观对于反思现代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家是文学艺术自律观念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其划定文学艺术活动与人类其他生活领域的边界、确立文学艺术独立性地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作家的创作类比为上帝的创世,并进而发展为“想象说”和“有机说”这一向度;一种是康德与席勒美学的线路。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批评崇尚想象的自发性、无意识性,而且局限于审美论的探讨,使得前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批评存在着理论上的缺口。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各种神话记载,但中国人对神话的研究却是始于西方社会科学的传人。在此之前,中国人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神话,其态度要么“子不语”或“搜神”、“括异”,要么投入到现实的功利主义的利用之中。按西方人的理解,神话是宗教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它是一种与历史文献、宗教典籍、神学作品不同的叙事。  相似文献   

6.
原始神话以意象的方式充溢于《诗经》之中,具体可分为高禖神/社神、高唐神女、汉水女神、田祖、牛郎、大禹、后稷、商契、岳神、旱魃、植物、动物神话意象,它们分别来源于创生神话、女神神话、自然神话等。由于神话自身的因素以及文学活动的“自主选择”,这些神话意象以直接化用或间接转用的方式援引入诗,并在诗歌中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一是增添浪漫主义气息,二是丰厚诗歌史蕴。  相似文献   

7.
洛桑东洲 《科技资讯》2006,(19):110-110
犯罪预防观决定于犯罪原因论,犯罪新旧两派关于犯罪原因的不同理论决定犯罪预防观念的发展变化。当代犯罪社会学派关于犯罪原因的多因素论的范围日趋扩大,犯罪预防观念的选择与确立应注意自由、客观和理性。  相似文献   

8.
哲学起源于理性思维对原始宗教、神话幻想的取代,而理性的发展及其观念成为后来西方哲学的一大传统。追溯西方哲学中的理性基因,要从古希腊各流派哲学家对理性做出不同层面理解及不同角度的思考说起。"努斯""逻各斯"是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的最早规定,成为后来古希腊哲学理性观念发展的核心,摸清这一发展脉络对于理解西方理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萨满教是鄂温克族传统而古老的宗教信仰。部温克族神话是以萨满教信仰为基础而形戍的。本文从鄂温克族神话传播方式、神话蕴涵的神灵观念以及鄂温克族神话体系构成三个方面入手,对萨满教与鄂温克族神话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同质化与封闭化的体系伦理,它同时存在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中,因此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就是要打破其体系化制约,并在使其保持差异与开放形态的同时为后现代社会下的伦理形态进行奠基;换言之,内蕴于“逻各斯中心主义”之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破产告诉我们应该从“三分”的视野去考察后现代社会下的伦理形态:即应该注意存在于“价值伦理”、“体系伦理”与“现实伦理”之间的复杂与动态关系,这应是理解“逻各斯中心主义”之解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西方的希腊神话研究从早期的口传到理性萌发后的“神话”同其它学科分立的范式,在近代以降的中国神话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神话历来被认为有“历史化”的特点,从近代到现代,国内外的中国神话学者们不断地关注此一问题。闻一多的“志”与史及诗关系的研究,叶舒宪的诗与寺、瞽同史关系的研究把这一问题带入新的领域。以此为基础,可以得出结论:在人类早期时代,文字产生以前,口传神话同史的混生是中国神话的最早样态。神话历史化是西方观念对中国材料的框定。神话分化出历史是中国神话同历史乃至文学关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2.
当代神话研究大家袁珂先生从“广大神话”这一概念出发,把传说、仙话的部分内容甚至传记小说中记载的一些神怪故事都归为神话,从而得出中国得到保存的神话极为丰富的结论。但从严格意义上的神话来讲,这个结论是颇值得商榷的。传说与神话不能相提并论,仙话与神怪故事,更是后来的产物,它们虽与神话有一定的渊源,但不等于神话。拉法格认为“神话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谓的幻想的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维的朴素的和自发的形式之一。”[1]鲁迅也认为“神话大拟以一‘神格’为中抠。”[2]中国神话仅存零星而不成体系,已为前人所注意…  相似文献   

13.
中印创世神话孕含着对光明的崇拜。印度神话作为玄学思辨的依托,蕴涵着古代印度人对一系列哲学问题的思考,其历史神话化的主体文化是崇尚神权;中国神话注重的是伦理至上的观念,认同的是“天人合一”,神话历史化的实质是崇尚王权。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神话在伦理观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乱伦这源于各个的地理环境、产生时代、民族个性的不同使然,这种不同的伦理观在东西方社会的个性发展的不同结果有着重要额度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于日本神话研究而言,无论是持有“北方起源”主张的还是坚持“南方起源”观点,只有将其放置于比较神话学研究的层面上与世界诸民族神话进行比较,才可以彰显日本神话的起源和意义。日本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间存在显著的类似,绝非一种纯粹的偶然。“西来说”为日本神话研究打开了一个新视域。  相似文献   

16.
以西方神话为文化链接,从希腊文化的世俗性和希伯来文化的宗教理性以及以基督教为主流的中世纪人手,揭示女性在逻各斯、菲勒斯父权语境中所扮演的堕落而又罪恶的角色。但是但丁作为中世纪的思想家却以他独有的文化智慧颠覆和超越了基督教对女性的“敌视”,体现出一种崭新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女性之善。  相似文献   

17.
屈原作品的逻辑及其神秘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神话学内容看,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中存在着许多违反逻辑思维的现象,这是一种原逻辑——原始思维机制的自觉反映,而并不是所谓“浪漫主义”的表现。以“神秘主义”作为其内在特征,应是我们对《楚辞》文化特性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 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恩思特·卡西尔曾经说过:“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逻辑分析的了。神话乍一看似乎只是一团混沌——大堆不定型的语无伦次的概念。要寻找这些观念的‘理由’似乎是徒劳无益枉费心机的。如果说神话有什么特性的话,那就是:它是‘莫名其妙的’。”的确,上古神话是人类蒙昧时代混沌初开之际的思维火花的迸射,对于文明时代的逻辑理性来说,它是荒诞的、缺乏理性的、无逻辑的。那么,在这“不可理  相似文献   

19.
从《神话与诗》可看出,闻一多对神话与诗歌等古典文学的研究并不囿于传统,而是广泛吸纳西方新兴科学,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把我国神话学传统考据方法和西方现代性“理性”结合起来,并辅之以训诂考据等多种中国传统研究方法,把诗歌与神话中的一些看似孤立的毫无联系的意象串联起来,将散漫的神话片段还原成先民的生活画卷,从而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开辟出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论主流价值观文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价值观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不仅体现为中国现代作家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根本转变,同时也体现为一种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这种文学观念以革命现实主义自我命名,以“反映论”为核心本质,以“真实论”和“典型论”为基本要素,先后经历了一个从对苏联文艺思想体系的机械模仿到逐渐实现民族本土化理论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聘同,不仅完全主导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实践,而且也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对于文学本质的认知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