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运动肌肉疲劳前后肌肉形态结构参数的变化,为运动肌肉疲劳评价提供参考.文中应用B型超声技术,测量9名男性志愿者在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疲劳前后下肢肌肉的肌肉厚度、羽状角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功率自行车运动疲劳后,不同被测肌肉的肌肉厚度、羽状角较疲劳前显著增加(P0.05),其中大腿股外侧肌、股内侧肌的厚度变化率、羽状角变化率较大.得出了运动肌肉疲劳前后肌肉的肌肉厚度和羽状角发生变化,提示其可结合传统的表面肌电信号评估肌肉疲劳.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12名青少年赛艇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时的肌氧变化以及运动过程中肌氧含量的变化与气体代谢参数的关系。结果发现:1、增负荷运动时,肌氧含量呈台阶状下降即负荷较低时,肌氧在刚加负荷时迅速下降之后保持平衡或升高,负荷较高时肌氧持续下降。接近力竭时,一部分运动员出现平台,运动停止有超量恢复现象。肌氧的变化与血容量高度相关。2、肌氧含量与摄氧量(r=0.971to0.993)、心率(r=0.943-0.993)均高度相关。肌氧下降时出现拐点比通气阈稍早。说明了局部运动肌氧供需的失衡推测与无氧阈的出现有一定关系,、外周肌氧动力学反映了系统氧摄取。  相似文献   

3.
运动引起骨骼肌疲劳的微观机理的椭圆偏振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动引起肌肉疲劳的研究长期来一直受到国内外体育卫生、运动医疗研究机构的关注,目前研究工作开始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到微观,但还是比较集中在运动引起肌肉疲劳的宏观发生机理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内分泌的变化,某些生化物质与能量的代谢以及针对这些变化提出的各种预防和解除疲劳的措施‘一引。本工作在利用自制的瞬态椭圆偏振仪及微张力测试仪的基础上卜一sj从分子水平探索运动引起肌肉疲劳的微观机理,研究的结果表明,运动致使疲劳主要是由于肌细胞内ATP在肌纤维收缩过程中大量消耗,以致肌球蛋白横桥和肌动蛋白之间的交联键因…  相似文献   

4.
肌肉疲劳是由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随意收缩力减小的现象,其研究可应用于生理医学的职业病预防或体育工程的运动员训练等方面。本文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肌音信号进行处理,提取频域特征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和中值频率(Median Frequency,MDF),研究其与肌肉疲劳程度之间的关系。9名健康的男性志愿者参与了本次试验,采用等值于60%最大随意收缩力(MVC)的力产生恒力肌肉疲劳,同步记录每一位受试者桡侧腕屈肌的肌音信号,对提取的频域参数进行分析。将持续30s的肌肉疲劳过程分为6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为5s),并对每个时间阶段内的MPF和MDF计算均值。结果表明,随着肌肉疲劳程度加深,肌音信号的MPF和MDF在每个时间阶段内的均值均呈现近似线性下降的趋势。在30s肌肉疲劳过程中,从第1阶段(1~5s)到第6阶段(26~30s),MPF均值下降了15.8%,MDF均值下降了26.1%。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的MPF和MDF指标能良好地反映疲劳敏感性和稳定性,在评定肌肉静态疲劳方面是较好的参考指标。本文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为后期更深入地使用肌音信号对肌肉疲劳程度进行量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防止果蝇优化算法的局部最优约束,提高肌肉疲劳分类的准确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分类方法:果蝇-遗传优化算法,实现了肌肉疲劳的准确检测和分类。在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基础上把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和果蝇优化算法混合,并与神经网络结合对肌肉疲劳进行识别。相较于果蝇优化算法,改进后的算法有更强的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与神经网络结合后对于疲劳状态识别具有更好的效果。本研究提出的肌肉疲劳分类方法,可以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引起的肌肉损伤,实现准确的肌肉疲劳检测和分类。一共招募了10名健康的年轻参与者(6名男性和4名女性)进行疲劳测试。首先根据主观评测法对疲劳等级进行划分。然后,将采集到的肌电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特征后作为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神经网络, 果蝇优化算法-神经网络, 果蝇-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输入。经比较果蝇-遗传优化算法-神经网络的准确率为94.3%,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6.
肌肉疲劳产生过程中,肌电图的振幅和频谱指标均会产生相应变化.运用肌电图对运动员肌肉状态指标的评定可以对运动训练起指导作用.肌电图在攀岩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少,通过对攀岩运动员在间歇训练法训练时的上肢主要做功肌肉左右腕屈肌、左右腕伸肌的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进行分析,观察肌电图的变化情况,探讨肌电图在攀岩运动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互Wigner-Ville分布的表面肌电信号瞬时频率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一块肌肉完成持续的收缩时,所记录的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是一个用于评价局部疲劳进行性的有用的工具.在肌肉静态收缩期间,表面肌电信号功率谱的平均频率和中值频率常被用作肌肉疲劳的指示器.为了评价周期性动态收缩期间的局部肌肉疲劳,针对肌肉动态收缩时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互Wigner-Ville分布的瞬时频率检测方法.通过一个类似于表面肌电信号统计性质的模拟的随机过程,评价了这一算法的估计误差.理论和实验证明,瞬时频率可以在较低的信噪比下很好地适合跟踪由于肌肉疲劳引起的频谱变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超声波在生物软组织中的传播机理以及肌肉疲劳过程中组织厚度、弹性等特征的变化,研究了超声衰减特性与肌肉疲劳过程的相关性,理论分析了超声波幅度随肌肉疲劳的变化规律。设计针对右肱二头肌的实验,探讨了激励声波在逐渐疲劳的组织中传输的响应规律。同步采集表面肌电信号,研究肌肉疲劳过程中肌电信号与超声衰减特征的相关性。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在肌肉疲劳过程中,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强,超声波传输后平均能量幅度逐渐减小,其减小趋势满足指数衰减规律,同时同步采集的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呈线性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分析由电刺激腓肠肌得到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研究肌肉疲劳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选择与M-波形状相似的小波函数,对其两个半波进行小波变换,分别分析两个半波在时域波形的拉伸程度,确定以小波变换尺度为主要依据的肌肉疲劳指数,实现疲劳状态的定量描述.该方法克服了傅里叶变换在时域中没有分辨率,信号在某一时刻变化将影响整个频谱特性的缺点,确定了特异性和可靠性良好的表征肌肉疲劳的SEMG指标,为进一步应用这些指标评价肌肉功能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生理、生化、肌电信号的综合测试和分析结果对运动员肌肉疲劳动态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定。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测试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将为研制实时肌肉疲劳监测系统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Muscle sodium     
CONWAY EJ  CAREY MJ 《Nature》1955,175(4461):773
  相似文献   

12.
R Craig 《Nature》1983,306(5939):112-113
  相似文献   

13.
制备Spraque-Dawley乳鼠心肌细胞悬液,其中约有40%属于非心肌细胞,统称为非心肌细胞.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采用化学与物理因子对心肌细胞造成人工损伤,发现非心肌细胞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制备Spraque-Dawley乳鼠心肌细胞悬液,其中约有40%属于非心肌细胞,统称为非心肌细胞。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采用化学与物理因子对心肌细胞造成人工损伤,发现非心肌细胞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对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中饮食,肌糖元与耐力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通过查阅有关肌纤维研究的文献资料,对肌纤维类型的研究现状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并且深入探讨了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训练的关系,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鱼类肌肉中过敏蛋白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对淡水鱼(鲤鱼、鲢鱼、鲫鱼)和海水鱼(黄鳍鲷、金鲳)等5种鱼肌肉,鳕鱼丸、鲢鱼丸两种鱼糜制品以及鲮鱼、沙丁鱼、鳗鱼3种鱼罐头中过敏原(小清蛋白)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抗蛙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PARV-19)可以分别在5种鱼白色肉和红色肉的肌浆蛋白中检测到特异性杂交条带,其分子量大小约为12~14.4 ku,且白色肉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红色肉.但在5种鱼的肌原纤维蛋白、2种鱼糜制品和3种鱼罐头中,均未检测到小清蛋白.因此得到结论,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小清蛋白主要存在于白色肉肌浆蛋白中;经过加工的鱼制品中小清蛋白的含量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增大肌肉围度的健美训练强度通常控制在70%-80%,而针对肌肉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增大肌肉围度的理论以及实践应用的研究较少。肌肉的力量决定了肌肉围度,为指导健美练习者科学地进行力量训练,寻找健美训练中最为有效的内容,通过训练经验和实验结果以及对国外文献中所获得的资料分析发现,合理的极限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更有助于健美训练者肌肉围度的增加和力量素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