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语言十问     
《大自然探索》2016,(8):50-61
正人类是唯一拥有复杂语言的灵长类动物?我们最早的语言是什么?最早拥有语言的人是谁?青蛙呱呱叫,小鸟啼啭鸣,万物生灵发出各种不同的叫声、吼声和啼鸣声,构成大自然最和谐美妙的声音。但是只有我们人类是唯一拥有复杂语言的灵长类动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最早的语言是什么?最早拥有语言的是什么人?尼安德特人已经开始用语言交谈了吗?  相似文献   

2.
余工 《知识就是力量》2004,(12):45-45,47
正当全人类同艾滋病殊死搏斗难分难解之时,在非洲中部地区,科学家从居民饲养的灵长类动物中,检测到一种新型的SIV病毒.它与HIV同宗,科学家称它为第二类艾滋病,在人与灵长类动物的亲密接触中,SIV的感染有一触即发之势.科学家们惊呼:警惕第二类艾滋病!不能让HIV的悲剧在人类社会重演.  相似文献   

3.
日前,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NOVA1基因导入人类多能干细胞.他们将这些细胞培养成直径达5毫米的类脑组织块,并与正常的人类大脑进行比较.该成果有助于科学家理解人类大脑进化的基因路径. 人类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关系比与任何现存的灵长类动物的关系都密切,而且,尼安德特人40%的基因组仍然存在于人类身上.但是科学家研究这些古人类大脑的手段有限.了解这两种古人类的基因与人类的不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研究人员理解是什么使人类成为独一无二的高等动物.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人类的同伴——灵长类动物已陷入困境。在一项史无前例大规模的研究中,由31位灵长类动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分析了所有已知的灵长类物种,判断它们的生存现状。这些与人类最接近的物种状况堪忧。研究者发现:3/4的灵长类物种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大约60%的灵长类物种正濒临灭绝。由于农业、狩猎和采矿,从大猩猩到长臂猿,各种灵长类动物近几十年的生存状况明显恶化。安东尼·赖兰兹(Anthony B.Rylands)是保护国际  相似文献   

5.
李辉 《科学》2013,65(2)
正近来基于基因组学的遗传学研究成果颠覆了以往的古生物学和生物分类法,甚至动摇了传统的人类阶段进化论。我们将根据最新的遗传学研究成果,从猿类到现代人种来逐步重构人类的进化历程。长期以来,人类认为自己这个物种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应该脱离于动物界,是一个全新的类群。然而,随着系统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建立,生物学家认识到人类依然属于灵长类动物的范畴,与其他的猿类有着很近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6.
保护灵长类的意义西布莱(C.Sibley)和奥克斯(J.Ahlquist)最近对单考贝脱氧核糖核酸(single-copy DNA)的比较研究揭示,随着灵长类动物进化水平的迁升,这种遗传物质与人类共享的成分也从蜂猴(Nycticebus coucang)和瘦眼镜猴(Loris tardigradus)的75%增加到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的98.5%。一般认为,97%共享是两个种高度同源的指数。进化成分类上的接近,使灵长类动物成为医学生物学研究和药物试验不可替代的材料;人类认识自己这一重要、但成效也最少的科学活动领域的实质性进展显然有赖于对灵长类动物生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5,(8):76-76
我们时常看到警察带着警犬在机场里巡视。警犬能用它那敏锐的鼻子找寻出隐藏着的毒品或炸药,与此相比人类只能自愧不如了。这说明了人类的嗅觉功能正面临着巨大的衰退。也许你会说,狗天生是靠嗅觉生存的。但是,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是与人类同属的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嗅觉也比人类的灵敏。与猴子或类人猿相比,人类丧失嗅神经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们人类本身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几乎所有的其它灵长类物种却在衰落,它们中有许多正濒于灭绝。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其独特的作用,使生物学家对它们感到兴趣。可是它们较低的群体密度和繁殖率,使之显得很软弱。1985年6月24~28日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一次讨论会上,许多发言者总结了目前世界上大约200种灵长类动物的现况。  相似文献   

9.
类人猿正接近灭绝,下一个猴年恐怕再也见不到它们了. 类人猿集中在东半球,又名无尾猿,包括灵长目猩猩利四种大而无尾的动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这"四大金刚"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它们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力密切,黑猩猩的DNA有99%踉人类相似.1987年,全球幸存的猩猩数量在四五万只之间.但是到2001年,仅存2.5万~3万只,这其中约有一半生活在保护区之外.  相似文献   

10.
<正>约90%的人类都是右撇子。而且这个比例不仅在各个文化、地域是稳定的,也许在整个人类进化过程中都是稳定的。偏手性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特质,而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中偏手性可能也是很普遍的。不仅于此,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多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也存在偏向性(偏爪性)。越来越多的证据激励着研究人员们去寻找人类以及其他动物  相似文献   

11.
新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祖先曾经遭受古代猛禽的残害——史前、期的一些猛禽以人类的祖先为食.研究人员在研究了600多具现代猴子的骨骼后得出了这一结论.这些研究人员在科特迪瓦的雨林中找到了非洲凤冠鹰的巢,并在巢下发现了一些骨头.这种猛禽和美洲秃鹫体形相仿,体重约5.4 kg. 研究人员发现,许多猴的头骨上都有小孔和抓痕,这使他们重新考虑哪些动物可能捕食过人类的祖先.从事这项研究的权威人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人类学助理教授斯可特·麦克格罗说:“在灵长类动物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这些猛禽似乎一直有一种选择的力量.在此项研究之前,我认为鹰不会是森林中致灵长类动物死亡的‘动手’.”但是现在看来,他错了.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9,(2):1-1
2008年10月6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会议,发布一项哺乳动物调查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哺乳动物中有四分之一濒临灭绝,其中,处境最为危险的是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栖息地减少和狩猎活动是导致哺乳动物生存危机的主要原因。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非常聪明的灵长类动物,也是世界上处境最为险恶的26种濒危动物之一。在本期特别策划《守望美丽的红唇精灵》中,曾深入原始森林跟踪研究滇金丝猴的我国著名动物学家丁伟教授将给我们讲述在野外追踪调查滇金丝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滇金丝猴,又名黑白仰鼻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目前仅存1000多只,早在1977年就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仅次于大熊猫的“国宝”级珍稀动物。滇金丝猴不仅毛色美丽高贵,还是人类之外唯一拥有红色嘴唇的灵长类动物,然而,由于人类的盗猎及对森林的破坏,滇金丝猴已经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4.
楚杰 《科学之友》2006,(11):52-52
动物也和人类一样,在“吃什么、怎样吃、与谁一起吃、先吃什么、后吃什么”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矩。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动物在“餐桌”旁是怎样表现的。灵长类动物在进食时有着自己的一套规矩。草原上的狮尾狒狒往往三五成群地吃食,只是各自向嘴里塞自己找到的食物罢了;如果是一  相似文献   

15.
解读哭泣     
进化将流眼泪演变成一种可以用来表达复杂情感的方式,仅此一点就足以将人类与其他动物,甚至与灵长类动物区别开来。那么,人类究竟为什么会哭泣?  相似文献   

16.
拯救灵长类     
科技工作者在长期艰苦工作和深入细致调查后,写就了“灵长类动物保护”一文,字里行间渗透了科技工作者对灵长类动物现状的忧虑和担心,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原理和行动方略都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为此,又请沁悦先生配了一篇《自然漫笔》。目的很明确,呼吁人类的良知,保护人类的至爱亲朋——其实也是保护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7.
人类AIDS的研究替身--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艾滋病发病机理、传播途径、免疫反应以及疫苗开发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不同的灵长类动物,可将这一模型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HIV/黑猩猩模型、SIV/猕猴模型和SHIV/猕猴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这几种模型都各有其优缺点,本文将简单介绍这几种艾滋病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23,(8):4-8
<正>人类作为灵长类中的一员,长期以来一直对灵长类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热切关注。该方向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回答人类的起源问题,也有助于更多地了解我们人类独特身体结构特征的演变历史。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已经有能力通过基因来回答有关问题。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的张国捷教授团队,昆明动物研究所吴东东研究员团队,西北大学齐晓光教授团队,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团队等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中心组成联盟开展灵长类基因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鸡就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活在自然界中的野生鸡类是我们祖先的一种主要狩猎对象,是人类获取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来源.后来,我们的祖先学会了驯养动物,而鸡就是最早被人类驯化和利用的家禽.  相似文献   

20.
我们问作者:“你用了十多年时间从事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为什么转而研究黑颈鹤?”(本刊在2009年第2期上曾刊登作者关于金丝猴的文章《守望美丽的红唇精灵》)他的回答是:“我长期在青藏高原和云责高原从事灵长类动物研究,奔波的足迹恰好与黑颈鹤的迁徙轨迹重叠,因此有机会无数次地在野外与黑颈鹤邂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