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止中国同乍得外交关系发表谈话:乍得政府同台湾当局宣布于1997年8月12日恢复所谓“外交关系”。乍得政府这一决定违背了1972年11月28日中乍两国建交公报原则和乍得政府作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的承诺。乍得政府的错误决定严重损害了中国  相似文献   

2.
台湾当局推行所谓“南向”战略始于1994年,当时李登辉对东南亚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被称为“高尔夫外交”的私人访问,主要意图就是加大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援助并扩大投资,以达到政治目的。经过几年苦心营造,台湾已成为大多数东盟国家的主要投资者,据统计,到1997年9月底,台商在印尼等东盟6国的协议投资总额累计已达369.43亿美元。但近一年来,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冲击,多数台资企业深陷泥淖,不得不大量减少在东盟的投资。就是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下,台湾当局重提“南向政策”,意欲何在呢?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4日,我们对两岸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第16期)。现在三个月已经过去,我们在此对此次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评估。一、2004年8-10月两岸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8月,两岸关系下降。该月较重要的事件是:8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说,乍得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要求第59届联合国大会审议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方对此坚决反对。8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就台湾“行政院长”游锡25日由美国回台北途中所乘飞机在日本那霸机场“紧急迫降”说,我们坚决反对台湾当局领导人以任何借口到中国建交国从事…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北京八月三十日电八月二十九日,圣卢西亚总理肯尼·安东尼发表声明,宣布圣卢西亚决定自一九九七年九月一日起断绝同台湾所谓的“外交关系”,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他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国际法的角度看,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政府。  相似文献   

5.
时事概览     
陈水扁公布挑衅和平的“320公投”议题1月16日台湾“总统”陈水扁公布所谓“320和平公投”的两个题目。一,“如果中共不撤除瞄准台湾的飞弹,不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你是否赞成‘政府’增加购置反飞弹装备,以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二,“你是否同意‘政府’与中共展开协商,推动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以谋求两岸的共识与人民的福祉?”据台媒体报道,此“公投”内容,已与美方沟通过。为此,我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进行严厉批驳。他说,“陈水扁罔顾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打着和平与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推行挑动两岸民众对立…  相似文献   

6.
双周记事     
9月5日董建华宣布,特区政府决定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重新检讨有关立法工作,向社会各界作充分咨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非例行会议全体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鲍威尔在华盛顿大学发表外交政策演讲时说,目前美中关系处于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以来的最好时期。6日在台湾当局支持下,“台独”分裂势力策划在台北举行了所谓“台湾正名”游行。这是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进行“渐进式台独”活动的步骤之一。●应温家宝邀请,乌干达共和国总理阿波罗·罗宾·恩西班比于9月6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正…  相似文献   

7.
台湾当局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日本在台海问题上也越玩越冒险。日本已成为阻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二大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8.
问:第52届联大总务委员会再次拒绝将所谓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你对此有何评论?答:9月17日,第52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再次拒绝了少数国家要求将所谓台湾在联合国“代  相似文献   

9.
正10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南海东北空域的行动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台湾当局防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5日,总计有150架次解放军军机进入台湾所谓"防空识别区"。仅在1日、2日就有77架战机进入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连续创下解放军在该地区演练规模的纪录。  相似文献   

10.
《科技智囊》2001,(11):34-35
1996年8月1 4日,李登辉在台湾的“国民代表大会”上声称,“亚太营运中心以大陆为腹地的论调必须加以检讨”,这句话成为台当局“戒急用忍”大陆经贸政策的发端。当年,台湾当局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台商投资大陆进行了长达5年的限制。戒急用忍政策对台湾企业界造成两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给投资大陆的台商和想投资大陆的企业造成相当大的精神压力;第二,由于设定了5000万美元的投资上限,从而大大抑制了台湾大企业对大陆的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11.
27年前因在大陆从事间谍活动被判处无期的台湾间谍李俊敏被台湾情报部门认定“因公殉职”;当其在大陆被释放,“死而复生”准备返台时,却遭到当局的种种刁难。为此,台湾《联合报》2006年12月9日发出感慨“:台湾当局视谍报人员如同黑社会,用完就丢,就好像杜月笙说的‘夜壶’,当权者都需要他们,可是用完就远离他们,甚至糟蹋他们。”  相似文献   

12.
9月28日孔子诞辰日是台湾的教师节。每到该日,全台各地十几座孔庙举行祭孔大典。2009年孔子诞辰日,马英九分别在台南市和台北参加祭孔典礼,表达对孔子的敬意。孔子第79代孙孔垂长也首度以“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身份,参与台湾当局的祭孔典礼。  相似文献   

13.
时事概览     
胡锦涛:美国不要向台湾当局发出错误信号7月8日至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康多莉扎·赖斯访华。北京是赖斯此次日中韩之行的第二站。8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会见赖斯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近来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一系列举动,特别是要售台先进武器,使中国人民感到严重关切和不满。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不希望战争。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绝不容忍“台独”。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至高无上的,13亿中国人的民族意志是不可违背的。如果台湾当局一意孤行搞“台独”,如果外国势力插…  相似文献   

14.
“光华寮案事件”的解决,影响到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还涉及到政府承认、国家和政府财产继承等国际法理论。根据国际法,台湾当局无权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论,日本的各级法院也无权受理台湾提起的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对光华寮案的所有权和完全排它的继承权。日本应对此事做出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5.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联大”通过了驱蒋的决议后,次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9月,中日宣布建交;其他一些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也纷纷宣布与台湾断交,同我建交。至1973年,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已由1971年的66个遽减至39个。台湾当局传统的“外交”阵线处于全面崩溃的局面,其在国际上的处境日趋尴尬和困窘。为挽救“外交”颓势,蒋经国在1972年6月出任“行政院长”后,公开提出了“总体外交”的构想(即运用总体的力量来经营“外交”,如“政党外交”,“经贸外交”、“民间外交”等均为此服务),强调要采取“变”与“不变”的原则来“开创外交新局”,即在“反共复国基本国策”不变  相似文献   

16.
在2004年3月4日,我们曾对两岸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第6期),在此我们对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总结。一、2004年3-5月两岸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3月,两岸关系发生小幅下滑。两岸关系中的主要负面事件是:3月20日,陈水扁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3.20公投”,同日,中台办、国台办就台湾当局举办公民投票发表声明说,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台湾“公投”前后,中国政府多次表态反对台湾“公投”。3月26日,国台办发言人讲,“如果台湾局势失控,造成社会动荡,危及台湾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台…  相似文献   

17.
读编往来     
我看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清华大学学生问布什:为什么美国总是讲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不讲和平统一!布什不作明确回答,只是把“和平解决”解释为和平对话,既不讲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对话,也不讲海峡两岸的统一,这是因为美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美国从未讲过“反对台湾独立、支持中国统一”的话,从《上海公报》到以后的所有文件、声明,美国一直表示台湾问题要“和平解决”。所谓“和平解决”,无非是两条:一是和平统一,一是和平独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美国的对台政策是支持台湾当局走…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厦门科技》2011,(3):8-12
2010年11月27日台湾即将进行的包括"直辖市"市长、市议员暨里长选举在内的"五都选举"是台湾2012年"大选"的预演和前哨战,也是台湾政局的一次重新角力和洗牌,同时将对未来台湾当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台湾当局大幅度调整了对外投资政策,由严格管制转为积极推动。在此背景下,台湾的对外投资急剧扩张,尤其是在其传统市场东南亚地区,台湾的投资热方兴未艾。据统计,1988年台湾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四国的投资为27.31亿美元,而1989年仅在马来西亚一国的投资就达9.85亿美元。目前,台湾的这股投资热已引起日、美和亚太各国以及国际经济界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20.
刘宗义 《世界知识》2023,(18):26-28
<正>近些年,印度与我国台湾省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6月28日,台湾当局表示,有极大意愿同印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22年9月,台湾地区代工企业巨头富士康、印度矿业巨头瓦丹塔与印度古吉拉特邦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在印度设立半导体与显示器制造厂,预计投资约200亿美元,虽然富士康于2023年7月宣布退出该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