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记述了卷蛾亚科锤瓣卷蛾属(Transita)、丽翅卷蛾属(Trophocosta)、地卷蛾属(Dicelletis)、狭云卷蛾属(Stenopteron)、巨云卷蛾属(Xerocnephasia)和副卷蛾属(Paramesia)6个中国新记录属,及灰锤瓣卷蛾(Transita exaesia)、篮丽翅卷蛾(Trophocosta cyanoxantha)、细齿云卷蛾(Cnephasia sedana)、黑头地卷蛾(Dicelletis nigritula)、细狭云卷蛾(Stenopteron stenopterum)、齿巨云卷蛾(Xerocnephasia rigana)、茎突褐带卷蛾(Adoxophyes acrocindina)、直褐带卷蛾(Adoxophyes dubia)、细爪壶卷蛾(Ancyroclepsis nakhasathieni)、腹刺双斜卷蛾(Clepsis monticolana)、宽瓣双斜卷蛾(Clepsis praeclarana)、普丛卷蛾(Gnorismoneura prochyta)、疆褐卷蛾(Pandemis cerasana)和古副卷蛾(Paramesia gnomana)14个中国新记录种,并给出了所有种的分布地.研究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平鞘蛾组 ( Coleophora milvipennisgroup)是鞘蛾科中较为特殊的类群 ,外部特征十分相似 ,主要根据外生殖器特征进行鉴定 .该组已知有 5种 ,都分布在古北区 ,但中国尚未有记录本文首次报道 4种分布我国的平鞘蛾 :桦平鞘蛾 Coleophora alnifoliae Barasch新记录于黑龙江 (黑河 ) ,国外分布欧洲和加拿大 ;花突平鞘蛾 (新种 ) Coleophora florisigna Li et Zheng,sp.nov.分布黑龙江 (哈尔滨 ) ,该种与新记录于黑龙江 (黑河、五大连池 ,国外分布于日本、土耳其和欧洲 )的广平鞘蛾 Coleophora milvipennis Zeller相似 ,但新种的前翅灰色 ,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腹不超过抱器瓣 ,抱器腹亚端突狭长 ,雌性外生殖器的囊突呈桑椹状 ,该种也相近于 Coleophora japonicella Oku,但阳茎端环棒粗短 ,并有粗壮的角状器可以区别 ;异平鞘蛾 (新种 ) Coleophora varilimosipennella Li et Zheng,sp.nov分布陕西 (杨陵、澄城 )和黑龙江 (哈尔滨、黑河 ) ,本种近似于 Coleophora limosipennella( Duponchel) ,但雄性外生殖器的基腹弧长 ,约与背兜加颚形突基臂等长 ,抱器小瓣外缘骨化并内折 ,抱器腹基部很宽 ,角状器存在 ,雌性外生殖器围孔片 ( sterigma)前缘突出 ,后缘平直 ,第八背板近五边形 ,其后缘平直但中部有“V”形凹缺 .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为害中药材黄桅子花蕾及嫩枝髓部的砧心虫,是多羽蛾科一新种,定名为桅子多羽蛾 Orneodes gardeniflora Dai,Sp.n.1989.该蛾体7~11mm,翅展16~21mm,体淡黄色有光泽、翅深分裂,前后翅各6裂,裂片两侧密生缘毛,翅有黄白相间的横带斑,内横线和中横线有深褐色鳞片簇状斑.除前翅第一裂片,其余裂片的亚缘线有一深褐色小点,另在第二裂片的中横线与外缘线处各有一深褐色小点,翅的亚缘线至外缘均有淡黄色缘毛.雌雄蛾花斑基本相似.新种与近缘种 O.baihua;O.beinongdai;O.japonica;O.spilodesma;O.flavofascia 在体型及花斑上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珍稀蝶种——朴喙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喙蝶(Libythea celtis chinensis)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鳞翅目、蝶亚目、喙蝶科。该科是蝶亚目蝴蝶种类最少的一个科。全世界只有10种,中国有4种,但最常见的只有朴喙蝶一种,所以它是一种珍贵的蝴蝶。朴喙蝶下唇须特别长,伸展在头部前面很明显,故亦称其“长须蝶”。因其头部的怪样,台湾的昆虫学家又把它称为“天狗蝶”。朴喙蝶的翅为咖啡色,前翅中室有一条黄色纵带,纵带的前下方有一个近圆形的黄斑,近顶角处有2或3个小白斑。前翅顶角向外突出呈钩状。后翅外缘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贵州省杆蝇科分类研究系列报告之三,记述了贵州3个新记录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及1个新属和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1、稻杆蝇 Chlorops(Chlorops)oryzae Matsumura 分布:贵州(贵阳)、福建、湖北、台湾;日本、朝鲜。2、角突剑芒杆蝇 Steleocerellus cornifer(Becker),贵州新记录种体长2.6—2.7mm,前翅长2.2—2.3mm。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中国宽蛾属昆虫 8种 ,其中包括 3新种和 3中国新记录种 .并绘制了新种和新记录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 ,编制了分种检索表 .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学系 .申氏宽蛾 Depressaria sheni Wang et Li新种 (图 1~ 2 )翅展 2 3.5~ 2 6 .5 mm.正模 ,河南内乡宝天曼 ,1 35 0 m,1 998- -1 3,李后魂采 .副模 :8 ,采集资料同正模 :1 ,1♀ ,黑龙江省黑河市 ,1 70 m,1 997- -2 6 ,李后魂采 .本种与 Depressaria basicostata Matsumura相似 ,但可通过下列特征区别 :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腹端突端部光裸 ,末端钝尖 ,阳茎中部具微刺 ;雌性外生殖器囊突呈菱形 .考宽蛾 Depressaria koskjuki Lvovsky中国新记录 (图 3~ 4 )研究标本 :1 ,1 993- -4 ,1♀ ,1 987- -9,甘肃榆中兴隆山 ,2 1 2 0 m,李后魂采 .分布 :甘肃 ,俄罗斯 .壮瓣宽蛾 Depressaria valida Wang et Li新种 (图 5~ 6 )翅展 1 3.0~ 2 3.0 mm.正模 ,陕西宁陕火地塘 ,1 6 2 0 m,1 990 - -1 6 ,李后魂采 ;副模 3♀♀ ,采集资料同正模 .本种与 Depressaria basicostalia Matsumura近似 ,但新种的雄性抱瓣宽短 ,抱器腹端突出自腹缘基部 3/5 ;雌性囊突靠近交配囊的一侧 ,形状为不规则长菱形 .新瓣宽蛾 Depressaria varivalvata Wang et Li  相似文献   

7.
枇杷花果害虫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邦侃  许伟东 《武夷科学》2002,18(1):314-314
枇杷隶蔷薇科、李亚科、分布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 ,是福建名优水果之一 ,云霄以北、莆田、福清至福州以南为主产区 ,南平、沙县、永安少有栽培。枇杷除之花果以外 ,新梢、叶片、树干和根部 ,也有许多害虫 ,见黄等 1996《果树病虫害防治图册》第二版。本文只记述花果害虫。刘友樵 2 0 0 1于《福建昆虫志》 “鳞翅目 :蛾类”卷蛾科记有柑桔长卷蛾 H omona coffearia(Nietner)、桑花翅小卷蛾 Lobesia ambigua Diakonoff 分布莆田 ,寄主枇杷。黄邦侃等 1996于《果树病虫害防治图册》第二版记载福建枇杷花果害虫有 :枇杷瘤蛾 (枇杷黄毛虫 )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 H ampson、燕灰蝶 (枇杷灰蝶 ) Rapala varuna(Horsfield)另见《福建昆虫志》 “蝶类”、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果 )、桃柱螟 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果 )、双线盗毒蛾Porthesia scintillans(Walker)、柑桔小实蝇 Strumeta dorsalis Hend. (果 )、吸果夜蛾类 (嘴壶夜蛾 Oraesia e-marginata Fabricius等 ) (果 )、咖啡木蠹蛾 (咖啡豹蠹蛾 ) Zeuzera coffeae Nietner (枝、果 ) (见陈元洪等 )、褐带长卷蛾 (柑桔长卷蛾 ) H omona coffearia。 (共 9种 )陈元洪等于《福建农业科技》2 0 0 1(4)“枇杷 6种蛀果害虫生  相似文献   

8.
脉翅目(Neuroptera)草岭科(Chrysopidae)为常见的捕食性益虫,种类多、分布广,对为害农林的蚜、蚧、螨等重要害虫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并已用于生物防治。本文根据贵州生物所梵净山昆虫考察所采标本研究鉴定。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梵净纳草蛉(新种) Navasius fan jingans Yang et Wang,sp.nov.(图1—9) 雄虫体长11mm,前翅长15.5,后翅13.5mm。头部除额中部及头顶为黄色外,余为黄褐色,额唇基沟上方有一条红色横带,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山核桃透翅蛾(Sphecodoptera sheni)幼虫在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方法】采用频次分布法、6种聚集度指标(C、I、K、CA、M*/M、Iδ)、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对山核桃透翅蛾幼虫在薄壳山核桃大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计算Blackith聚集均数λ,分析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的聚集原因。【结果】山核桃透翅蛾幼虫在薄壳山核桃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大。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和自身特性共同引起的。【结论】建立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的理论抽样表和序贯抽样公式,可为该虫害的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采自贵州南部的角花金龟属(Goliathopsis Janson)的三个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1.弯角角花金龟,新种Goliathosis camptotropus sp nov.(图1)。体长12mm(除去头角);体宽7mm。体黑色,上部被黑色天鹅绒毛层和橙色绒斑,其绒斑分布为:头上部除唇基前缘黑色光亮外,余满布绒斑;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前后不相连接的橙色中纵线,其两侧各有一粗的橙色纵带及2对圆班;小盾片纯黑色、鞘翘在肩凸后有一圆斑,其后有2—3个成纵列的小斑点与侧缘的大绒斑相连,翅中部在小盾片后有一斜条斑,稍后处有一小斑点,再后在端胝间有一两翅毗连的横条斑。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减落和电阻率的测量,研究非晶态合金(Fe_(1-γ)Co_γ)_(82)Cu_(0·t)Si_(4·4)B_(13·2)(y=0,0.01,0·02,0.05,0·10)的结构弛豫。在25~350℃温区内,所有合金淬态和经退火处理后的弛豫谱都有两个峰。第一和第二峰的峰位温度或最可几激活能值Q_(mp)对Co含量(y)有不同的依赖关系。在驰豫谱第二峰出现的温区内,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偏离线性,对y<0.05的合金还有小峰出现。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了非晶 Fe_(77.3)Cu_(0.7)Nb_(1.3)Si_(13.5)B_(7.2)合金在400~600℃的温度范围内退火后磁性的变化。磁性测量结果表明,获得高磁导率的最佳退火温度约540℃左右;经 X 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在该温度下退火,非晶态合金已经晶化并形成体心立方结构的α—FeSi 固溶体,其晶粒直径约10~15nm。这种超细晶粒的纳米晶是高磁导率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用DSD法、X射线衍射法以及电镜观察分析了Cu_(71)Ni_(10)Sn_5P_(14)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证明该合金在晶化前发生非晶基体的相分离。此后,两种成分不同的非晶相分别按多型性晶化及共晶晶化的方式进行晶化反应。整个晶化过程分成三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6.
The Busemann func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tudying topology and geometry of a complete Riemannian manifold. In this paper, the Busemann functions on the real classical domain of the first type and the Cartan domain of the fourth type in the explicit formula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掺钕钛酸铋陶瓷粉料,对其相组成和形貌进行研究,进而制备块体陶瓷,对其电学性能和疲劳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粉料经550℃烧结后开始结晶,随烧结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结晶逐步完善而形成单相层状钙钛矿结构.块体材料的2Pr和Ec值分别为12.56μC/cm2和29.9 V/cm.经过1011次读/写循环后BNT的Pr值基本上没有下降,说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温(1173—1473K)固相反应.制备了钠快离子导体NA3.3Zr1.65-XTiXSi1.9 P1.1O11.5系统中X=0-1.65的一系列合成物,研究了该系统的相变情况,探明了在x=0.5-0.9 的组成范围内可制得NASICON单相.其中电导性最好的是X=0.6的合成物.在623k时它的电导 率为18.9S·m-1,在473—673K温区里其电导激活能为41.7KJ/mole.  相似文献   

19.
钠快离子导体Na2.5Zr2-xTiSi1.51.512.0系统x=0-2.0的化合物,由NaPO-ZrO-ZrP-SiO-TiO为反应的起始原料,在900℃-1200℃的高温下反应数小时至二十小时制得。系统化合物的相变关系已探明,并测定了有关的单纯相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电率以及电导激活能。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2.5Zr1.0Ti1.0Si1.51.512.0的单纯相(标为2.51相)在300℃时的导电率σ300=1.85×10-2(Ω·cm)-1,其电导激活能为23.64kJ/mole,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2.5Ti2.0Si1.51.512.0的单纯相(标为2.52相)在300℃时的导电率σ300=0.46×10-2(Ω·cm)-1,其电导激活能为28.89kJ/mole.  相似文献   

20.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行不悖;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不能违背自然或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原始儒家尤其是其创始人孔子于《论语》中所提及的学术思想,至今仍然有着建构社会和谐秩序的实践意蕴。这对于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