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散打后鞭腿训练导致腰方肌损伤的机制,从而预防此类损伤的发生,提高训练水平。方法:采用技术动作分解、疼痛诱发和腰部临床检查等方法,寻找并分析腰部肌肉损伤的具体部位和原因。结果:在完成转髋、挺髋和发力鞭击等后鞭腿技术环节时,队员腰部略有痛感,且在队员的优势腿一侧痛感更明显;在后鞭腿踢击沙袋训练时会诱发出队员腰部的痛感,尤其在队员发力鞭击沙袋时,会出现明显的腰部痛感;腰部临床检查可定位为腰方肌损伤。结论:散打后鞭腿训练可出现腰方肌运动技术伤;后鞭腿转髋、挺髋扣膝和鞭击环节可导致鞭击腿一侧的腰部肌肉受到较大牵拉力,肌张力升高,这是造成腰方肌损伤的原因之一;后鞭腿踢击沙袋训练时,传递到腰部的震荡冲击力是导致腰方肌损伤的原因之一;与腰部邻近肌肉相比,腰方肌走行距离短,在同等外力作用下,会产生较高的肌张力是导致腰方肌损伤的原因之一;腰方肌局部反复受到牵拉力和震荡冲击力的作用,最终导致腰方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疲劳与散打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30名山东师范大学民体系散打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比赛前,训练、比赛后即刻,训练周结束后、比赛结束后次日清晨7∶00血尿素、血睾酮、皮质醇、血红蛋白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找出防止散打运动员疲劳的有效指标,用于指导散打运动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3.
对散打运动员腰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自体比较的方式,探究腰部伤病康复训练的效果。腰部损伤是散打训练中常见问题,也是困扰散打训练的重要难题。运动员带伤训练,不仅会影响训练效果,还可能进一步加重伤情,使应激性伤病发展成劳损性伤病。该研究以散打运动员腰椎损伤为方向,寻找康复策略,以降低散打运动员发生腰椎损伤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技能作为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核心要素之一在散打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控制论基本原理出发对散打运动员技术训练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建立了散打运动员技术训练的闭环式反馈控制系统,解决了训练控制体系中目标控制、方法控制和内容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散打运动的专项特征是指导散打训练的重要前提和依据.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散打专项的时空特点、技术特点、战术特点以及控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以上专项特点对散打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德生  段广明 《科技信息》2009,(31):I0144-I0145,I0152
散打运动在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各种竞技比赛、商业赛事开展得如火如茶,影响深远.。赏心悦目的散打比赛需要优秀的散打运动员,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必备优异的体能,优异的体能取决于科学化的训练。本文认为,现代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突出表现为专项化、实战化和个体化;根据项目特征选择适宜于专项的训练方法、手段并合理安排其负荷是该项目体能训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防守反击是散打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防守反击技术的形成、运用及防守反击时机的把握,有助于广大武术散打运动员重视防守反击技术的训练,并在散打实战中加以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中信息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过程离不开信息和信息控制系统的支持,完善的信息控制系统是提高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效率的关键;框架结构和运行结构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中信息控制系统两种呈现形式,通过它们的建立有利于对训练中信息控制系统组分构成及其组分之间运行关系的把握,更好地满足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中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散打注意力训练实践中,以罗伯特·奈德弗主义方式理论为依据,主要运用实验法,对27名散打运动员进行8周的"四维度"注意力训练.实验显示,在散打运动员注意力水平的训练方面,无论是对普通水平散打运动员注意广度的提高,还是对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注意稳定的提高,采用四维度注意力训练方法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p0.05).由此说明,作为一种注意力训练方法,四维度注意力训练是科学有效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散打运动员注意力训练过程中能够进行充分的运用,可作为教学训练方案制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教学提供实践方面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散打直拳的实战应用从进攻和防守反击两个角度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进一步彰显散打直拳在散打技法中的重要价值,为散打直拳的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代武术散打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和数理计算法对武术散手的程序训练进行了研究,认为训练检测和评定所组成的反馈通道是程序训练的关键,并提出了散打专项力量影响因素的排序,还分析了腾空后摆腿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对训练内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武术散打教学训练中,战机的运用是学员战术意识的浓与淡、训练水平的高与低的综合交织。通过阐述战机运用的理论根据和分析在训练中战机运用的条件,提出训练中对距离、角度、重心、身体素质等要求以及战机运用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3.
康永刚  程志刚 《科技信息》2010,(29):262-262,277
本文对改进和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散打比赛中常见的运动心理状态分别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对散打运动特点的需要,作者提出了散打专项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为训练和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散打运动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日益提高,其运动特点也决定了只有对运动员进行大规模、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才能进一步地向自身生理极限和运动极限发出挑战.这就难免在运动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疲劳,必将对系统训练和运动寿命等造成影响,怎样恢复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疲劳与恢复成为运动训练当中两个永恒的话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的判断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郭丹 《科技咨询导报》2011,(24):207-207,209
本文在对以往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发现对散打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训练的研究目前还不够系统和全面,缺乏实证性,多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缺乏量化和实证的研究以及缺乏跟踪研究,多数对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的测试指标脱离具体的运动情境,且测试指标较单一,主要以运动成绩或运动水平做参照,缺乏说服力。以此为建议,希望研究者更多的采用基础训练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来提高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符文康 《科技资讯》2008,(36):132-132
武术散打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武德教育是散打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手段。武德教育可在不同的内容形式上体现,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手段,抓住时机把握量、灵活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散打运动是勇敢者的游戏,更是智者的博弈。目前国内的散打训练过于重视其运动的价值,而忽视了应有的对运动员武德修养的追求和意志品格的塑造,一定程度上造成散打事业误入一个偏差性的歧途。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方法作出相关研究,旨在探索散打训练对散打运动员的品格的塑造的重大意义,重新诠释现代化图景下散打的精神内涵,为促提高散打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和促进散打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现状分析入手,调查统计了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成绩、身体形态、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和文化学习情况等.比较了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青少年冠军与全国青少年冠军散打战术、技术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队训练情况和广西青少年散打教练员情况.认为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竞技实力不强,和散打强省相比有较大差距,应当加强理论指导,加大投入,扎实搞好训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等方法对散打运动员的预见能力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散打腿法动作预见能力测试方法.运用测试方法对体育学院2005级散打专业男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加强预见能力的训练可明显提高散打摔法的运用效果,对掌握散打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在散打训练中加强预见能力的训练,提高散打预见能力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武术散打运动性疲劳的监控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武术散打运动性疲劳成因的基础上,认为练习者和教练员可通过自我主观感觉和客观的生理生化等指标对运动性疲劳进行有效监控,并针对不同疲劳特征实施有效的恢复,为提高武术散打运动训练水平,促进其普及、提高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