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针对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存在低阻油层和高阻水层致使该区油水层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选取典型的低阻油层和常规油层岩心样品,对岩样进行物性分析、粒度分析以及压汞、核磁共振、X-衍射等实验,采用对比方法,找出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阻油层和常规油层在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粘土矿物以及地层水矿化度等特征上差别,从而得出引起古龙南地区葡萄花油层低电阻率的因素主要有三种:○1岩性细,含泥重;○2粘土附加导电性强;○3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这为古龙南地区葡萄花低阻油层的识别与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叙利亚A低阻灰岩油藏束缚水饱和度特征与电阻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叙利亚A油田J组是世界罕见的低阻灰岩油藏,其油层电阻率仅为0.5~5.0Ω.m,束缚水饱和度高达70%以上.研究了低阻油层高束缚水饱和度的成因,以及高束缚水饱和度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电阻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层电阻率随着束缚水饱和度的增高而降低,与实测曲线非常吻合.说明高束缚水饱和度是导致A油田J组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延长组长2段油层的电阻率普遍偏低,导致油层识别难度大,而长期作为非主力开发层系。文中围绕低阻油层存在的测井识别困难问题,通过对岩心、地层水、铸体薄片、黏土矿物、测井曲线、生产动态等资料的综合处理,分析了地层水矿化度、微观孔隙结构、岩石矿物成分等典型特征对油层电阻率降低的影响,探讨了研究区低阻油层勘探与开发的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受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背景控制,延长组长2段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在差异压实作用下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志丹地区地层水矿化度较高,并伴随微观孔隙结构复杂、黏土附加导电作用强等特征,流体与岩石构成的自由导电网络成为油层低阻的内在原因;长2段低阻油层是一类极具挖潜优势的隐蔽性油藏,将交会图法与邻近水层对比结果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测井识别符合率。建议加强延长组长2段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及测井识别研究,为延长油田老油区稳产挖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碳氢比测井是以地层中的碳、氢元素为主要研究和探测对象,以碳氢比值求解含油饱和度,降低了孔隙度的影响且不受矿化度的限制。依据5种类型油藏,15口井的测井解释结论与试油结论、密闭取芯含油饱和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验证碳氢比(RCH)与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关系,RCH受孔隙度影响比较小,主要受含油饱和度的控制,随含油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测井解释结论与取芯含油饱和度和试油结论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一致性和相关性都较好。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评价油层水淹程度、含油饱和度和油水界面,为寻找遗漏油层和堵水等措施提供有效资料,在砂泥岩剖面中适用范围较广,无论是砂岩、砾岩以及低阻油藏均可取得显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非常规储层,低阻油层已成为现阶段油田增储增产的主要来源之一.曲堤油田主力油层馆陶组和沙河街组具有明显低阻特征,常规测井解释方法难以识别.为更大限度利用测井资料,提高低阻油层测井解释精准度,在研究区内低阻油层特征的基础上,从岩石物理成因等方面对曲堤油田馆三段、沙三段和沙四段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分析;用BP神经网络对低阻油层测井曲线数学特征进行学习和训练,并对其进行识别;建立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模型对低阻油层进行精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岩石粒度细、地层水矿化度高、黏土矿物含量高等是油层低阻成因的主要因素;用BP神经网络可有效划分油层、水层、干层等,识别准确率在88%以上;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模型的精度分别为78.33%,79.62%,64%.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晰渤海海域C油田馆三上段与馆三下段油层电阻率差异明显的问题,选取岩心样品,基于孔隙度测定、渗透率测定、压汞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和薄片观察,系统分析了孔隙结构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低阻油层孔隙度、渗透率及其相关性显著低于正常电阻率油层;(2)相比于正常电阻率油层,低阻油层孔径中值更低;(3)低阻油层孔隙结构表现为2种类型,第1类以微孔隙为主,对水分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第2类微孔隙和大孔隙均存在,且微孔隙更为发育,孔隙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束缚水饱和度高。相比之下,第1类储集空间电阻率更低,表明微孔隙对电阻率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4)低阻油层主要发育片状喉道,接触类型为线接触,随着电阻率的增大,喉道类型逐渐转变为原生孔,接触类型逐渐转变为点接触。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低阻油层微观成因机理的宏观地质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根据济阳坳陷已发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低阻油层,在研究微观成因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微观成因下的地质特征,并研究了低阻微观成因机理与宏观地质因素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低阻油层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背景、沉积相带、成岩作用、成藏动力和地层水等地质因素的控制.高矿化度地层水成因的低阻油层主要受古咸水的沉积环境和断裂构造带的控制;高自由水饱和度成因的低阻油层受低幅度构造的控制;高束缚水饱和度成因的低阻油层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控制;在火山运动活跃的地带,火山碎屑和凝灰岩的富集有利于蒙皂石的富集,从而形成泥质附加导电成因的低阻油层.研究发现,将微观成因机理与宏观地质控制因素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揭示低阻油层的成因规律.  相似文献   

8.
济阳坳陷低阻油层微观成因机理的宏观地质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低阻油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根据济阳坳陷已发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低阻油层,在研究微观成因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微观成因下的地质特征,并研究了低阻微观成因机理与宏观地质因素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低阻油层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背景、沉积相带、成岩作用、成藏动力和地层水等地质因素的控制。高矿化度地层水成因的低阻油层主要受古咸水的沉积环境和断裂构造带的控制;高自由水饱和度成因的低阻油层受低幅度构造的控制;高束缚水饱和度成因的低阻油层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控制;在火山运动活跃的地带,火山碎屑和凝灰岩的富集有利于蒙皂石的富集,从而形成泥质附加导电成因的低阻油层。研究发现,将微观成因机理与宏观地质控制因素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揭示低阻油层的成因规律。  相似文献   

9.
板桥油田东营组—馆陶组低电阻率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与正常油层有明显的差别,通过对板桥油田地质、粘土矿物分析等,综合研究其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认为粒度细、泥质含量高、岩石的亲水性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研究区低阻油层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泥质含量较高,较高含量的泥质充填了颗粒的孔隙空间;以孔喉为主的孔隙类型,使自由水在较细的孔喉中无法自由流动产生束缚水;由于粘土矿物的存在,油层的粒间孔隙受到改造,引起孔隙直径变小及微孔隙发育,加之蒙脱石强烈的吸水能力,导致大量水被吸附于颗粒及粘土表面,同时由于较疏松的高岭石的迁移而堵塞孔喉,使部分自由水成为束缚水,造成油层束缚水含量较高。导致低阻油层形成的次要原因是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作用、较薄的油层厚度及泥浆侵入。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长2油层电阻率偏低难以识别,且低阻成因是分析和识别低阻油层的基础。因此,对研究区油层低阻成因展开综合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利用岩石物理实验资料、测井资料及试油资料,分析各地质要素与电阻率的关系,明确研究区油层低阻的主要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延长组长2油层低阻主要受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及复杂孔隙结构的控制,而与储层中导电矿物含量无关;此外,储层中黏土矿物含量、种类以及碎屑颗粒粒度对研究区油层低阻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东叙利亚A油田J组是世界范围内罕见的低阻碳酸盐岩油藏,基质储层高孔低渗,油层电阻率仅有0.5~5.0?·m,甚至小于水层电阻率。前人对该地区储层低阻成因的研究较少,为了正确评价油藏,开展了J组油层低阻成因机理和主控因素分析。研究发现,A油田地质背景的特殊性是形成碳酸盐岩低阻油层岩石物理成因的基础,岩石物理成因揭示了碳酸盐岩油层低阻的本质。低幅度构造、弱水动力沉积是形成低阻油层的地质背景,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黏土附加导电作用以及导电矿物是形成低阻油层的内因。因此,J组碳酸盐岩低阻油层的形成是宏观地质背景和微观岩石物理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福山油田涠洲组广泛发育低阻油层,储层低阻成因机制认识不清与储层流体准确识别是制约涠洲组高效勘探开发的主要难题。以花场、白莲、永安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岩石物理实验、地层水分析化验、测井、试油等资料,围绕地层水矿化度、淡水钻井液侵入、束缚水饱和度、黏土附加导电性、含油饱和度5方面因素展开分析研究。明确不同地区低阻主控因素,深入分析不同成因机制的岩石物理和测井响应特征,针对性构建综合储集指数、侵入因子、电阻增大率等流体敏感测井评价参数。结合测井解释及生产试油情况,建立相应流体识别图版,应用于涠洲组27口井58个试油层位。结果表明,流体识别符合率由76%提高到84%,有效提高了涠洲组低阻油层流体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羊三木油田低阻油层.综合地质、钻井特征,对低阻油层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低阻油层主要是由于薄层、高束缚水饱和度储层引起.针对羊三木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区域构造对比法、自然电位减少系数法等低阻油层定性评价方法和针对高束缚水饱和度的双水法、针对薄层处理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等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低电阻率油藏作为一种非常规油藏已被人们所认知,由于成因机制复杂,识别难度大,常被人们遗漏或错判。为了详细研究陕北志丹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制,以长6储层为研究目的层位,采用实验分析、测井曲线重叠法、交会图等方法,建立相关的平、剖面图,并结合研究区试油试采成果,对长6储层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志丹油区低阻油层发育众多,资源潜力大,约占其总储量的40%,分布广泛,成因机制复杂,很难用常规方法进行识别;多数油层电阻率主要介于2~21Ω·m之间,甚至小于0.6Ω·m.最终得出沉积砂体控制作用、岩性细,束缚水饱和度高、粘土附加导电性和高放射性砂岩是长6低电阻率油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区域地质状况的差异,初步探索出了适合研究区的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标准,以便为以后研究低阻油藏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低阻油气藏饱和度计算数值不准问题,以玛河气田古近系紫泥泉子组低阻砂岩气藏为例.通过孔渗、岩电、铸体薄片、阳离子交换容量等实验数据,研究分析阳离子交换量、阳离子当量电导、阳离子交换容量、胶结指数、饱和度指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适用于低阻砂岩气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的变参数的Archie饱和度模型和Wax-man-Smits(W-S)饱和度模型,并进行实例井验证,获得良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阻砂岩气层中,常规的Archie模型适用于胶结指数、饱和度指数较小的纯产气或电阻率较低的水层,但在气水同层中解释效果较差;而通过变参数的Archie与W-S模型计算出的含水饱和度值均满足同一段储层下部含水饱和度大于储层上部的规律特征,其结果数据与岩心分析、气测试结果相吻合.两种饱和度计算新模型对低阻砂岩气藏储层饱和度的解释精度和流体识别的准确度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HH油田长8储层油层识别率低的难题,开展了储层特征、储层与测井响应机制研究,分析了研究区流体识别难题的实质,认为高束缚水饱和度和地层水矿化度多变以及局部钙质充填是造成部分井油层低阻、水层高阻的原因.借助常规测井曲线,选择尽量能反映储层流体信息的测井参数,构建了利用计算自然电位-实测自然电位、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重叠法进行油层快速识别的方法,其中计算自然电位-实测自然电位重叠法回避了孔隙结构、泥浆和地层水电阻率带来的影响,减少了误差来源,无论是否低阻储层,都能有效识别.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重叠法对储层流体反应灵敏,能较好地区分高阻水层与油层.以上两种流体识别技术对于类似储层流体识别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孤东油田东营组发育低阻油层 ,因其低阻油层是电阻增大率偏低的一类油层 ,在油层解释工作中经常被遗漏。根据孤东油田东营组油层的低阻成因机制 ,结合不同类型低阻油层的具体特征 ,对造成该区低阻油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孤东油田油层水矿化度高 ,构造平缓 ,油藏动力小 ,油层含水饱和度偏高 ,多套油水系统以及原油性质存在的差异 ,这些是造成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同时还认为 ,对低阻油层的解释工作要从成因角度考虑 ,重视薄层和测井曲线特征异常的层段 ,从而开发出低阻油层的潜在储量 ,以保证油区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FF区低阻油气层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FF区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问题,对研究区进行了地质分析、低阻油气层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工区低阻油层成因机理研究;最后针对研究区低阻储层识别的难点提出技术对策,建立了该区低阻油层判识标准,提出了多种低阻油层测井识别的辅助方法.研究表明,本区低阻油层的主要成因是目的层孔隙结构复杂及储层微孔率高、地层水矿化度高、黏土膜改善了含油地层的导电路径等.采用岩心物理实验和试油刻度与测井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低阻油层的判识精度.  相似文献   

19.
孤东油田东营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东油田东营组发育低阻油层,因其低阻油层是电阻增大率偏低的一类油层,在油层解释工作中经常被遗漏。根据孤东油田东营组油层的低阻成因机制,结合不同类型低阻油层的具体特征,对造成该区低阻油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孤东油田油层水矿化度高,构造平缓,油藏动力小,油层含水饱和度偏高,多套油水系统以及原油性质存在的差异,这些是造成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同时还认为,对低阻油层的解释工作要从成因角度考虑,重视薄层和测井曲线特征异常的层段,从而开发出低阻油层的潜在储量,以保证油区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20.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砂砾岩油藏电阻率差异较大,高、低阻油层并存,流体性质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利用测丼、录井、试井、岩芯分析化验等资料,对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开展系统深入的剖析。结果表明,泥浆侵入、导电矿物、地层水矿化度等对电阻率影响较小,高束缚水饱和度是油层电阻率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认识基础上,通过微观孔隙结构的精细评价,发现低阻油层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次生铸模孔混合孔隙组合,发育片状、弯片状喉道,排驱压力大,孔喉半径小,孔隙结构复杂是储层高束缚水饱和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