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经营仍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最有效的基本经营体制和组织形式,在今天又产生了新的特点。但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制约着农户家庭经营的快速发展,家庭经营要立足资源,紧盯市场,突出重点,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结合,提高了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了农业生产的潜力。农村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农村经济获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使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重组,将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市场加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规模化市场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在农业产业化推行的过程中,若环境保护不力,必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更是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该文首先对农业产业化进行简单的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农业产业化环境监察对策。  相似文献   

4.
家庭经营同样适应现代化农业人类自进入私有制的社会,家庭就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成为社会的细胞,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今后还将继续存在下去,继续发挥作用。这种个体的家庭经营,是一种古老的经营方式,它不仅适应手工农业,而且也适应于现代化农业。在当今世界上,如美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仍然大量存在着家庭小农场,一家一户个体经营仍占优势。其所以如此,在于家庭经营本身所固有的特点:第一,家庭经营将计划、生产、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但是,这种“家家小而全,人人都种田”的传统的家庭经营方式所特有的矛盾及其局限性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承包田被切割得过于分散零碎,不利于采用先进技术和机械作业,难以收到规模经济效益,由于农户人口增减和农业劳力向非农业劳力转移,产生了有的农户承包田种不了,有的农户承包田不够种的矛盾,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种植业利益比较低,出现了部分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粗放经营甚至撂荒耕地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经济发达地区正在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探析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阐述了农村体育的现状、意义和作用.农村体育是促进农村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它的发展对改善农村精神面貌、抵制愚昧落后文化、繁荣农村经济、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相当弱小,运行机制也不健全,其成长壮大尚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困难。因此,系统研究现阶段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的问题,寻求并化解制约其成长的矛盾,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家庭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它正以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广大农村迅速地发展着。研究农村家庭经济,是经济理论界和农村经济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本文拟就农村家庭经济存在的必然性以及它的作用等问题,谈谈自己的初步看法,以期引起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榆阳区农业和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代表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大批以农业特色产业为主导,以家庭经营为主体,连结市场,依靠科技,政府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金、设施等生产要素的综合效益,独立自主地进行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经济实体和产业实体公司基本形成,为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农村经营实体和专业实体公司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具活力的基本单位和产业龙头,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是代表着新时期农村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因此,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决定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文章采用安徽省1993—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为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显著正效应。文章提出提高提升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经济》1995,(3):19-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南京农村社区合作组织的改革与完善课题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是具有“地区性、综合性”特点的“乡村合作组织”。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目前,它已成为我国农村最为普遍的一种集体所有制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心理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初探试谈实行系主任负责制后党总支的工作只有马列主义能够救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之管见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必胜信念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建设一支精干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论社会主义的两权分离试论亚当·斯密的社会商品经济理论近代贵州引进的哲学反思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振兴贵州山区经济马克思的供求论和均衡价格论的比较研究试论事物的“度”和“关节点”的关系关于农村家庭经营的历史思考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原因探索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亚细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3.
家庭经营是适合于各种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我国目前必须坚持和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由于我国现在的家庭经营是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相联系的,它需要不断的完善。本提出:在现有农村经济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在适当扩大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家庭农场经营,鼓励建立和发展一批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为此,应当在努力增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总量,努力降低农业生产费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上作文章,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早日实现凉山州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我国农村建立一个合乎时代发展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塑造中国农村新的文化与新型农民.体育独特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农地规模化经营一直是日本农业政策追求的目标。如今日本致力于培养大规模农户和集落营农等生产组织,试图代替传统的家庭经营,走规模化经营之路。而集落营农因其本身具有的多功能性,符合农业、农村的现实需求,正逐步成为农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如果集落营农在经营上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那么它将成为未来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5):110-115
基于城市经济引力模型,构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引力模型,利用安徽省17个城市及其所辖县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引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人均家庭经营耕地规模、农业技术水平、城市经济规模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村经济规模、偏向于城市的收入分配体制、城乡距离、农业现代化水平则抑制了县域经济的增长.研究表明,要顺利推进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在保证三次产业共同发展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8.
浙江地处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浙江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省农村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 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因特网(Internet)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当代全世界最重要的信息交流手段之一。它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决不例外。充分利用因特网,对加快浙江省金农工程建设步伐,促进21世纪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农工程在浙江率先起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在实践中存在着村集体“统”的功能薄弱和家庭经营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弊端,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适应了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家庭经营分的弊端,增强了集体经济的服务功能,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审视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采取切实的措施,整体推进,建设真正的符合环境正义和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农村。就此,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审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以下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生态政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调整农村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公正和环境正义;切实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