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量迅速增加,车流量对道路工程的质量和等级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道路桥梁需要扩建。然而,再建的桥梁往往造成新老桥基础的重合,施工中须排除原有桥梁基础障碍,才能保证新桥施工的顺利进行。重点介绍桥梁建设中对老桥基础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西华大学原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形成了新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车流量的迅速增加,对道路工程的质量和等级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道路桥梁需要扩建,以满足高标准的要求。然而,再建桥梁为了设计和布局合理,往往边成新老桥基础的重合,施工中须排除原有桥梁基础障碍,才能保证新桥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阐明此类问题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塔吊基础的设计与验算对保证塔吊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述以某铁路墩台基础施工时的塔吊基础为例,对塔吊基础的设计和验算进行了分析.塔吊基础的检算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平台的强度和刚度验算、钢管桩的稳定性验算以及钢管桩的桩长计算.验算确保了塔吊基础的力学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对相同类型的塔吊基础的设计及验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胥俊德 《甘肃科技》2012,28(8):139-141,10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按其特点把冻土分为三层:上面一层叫冻融层;下面一层叫永冻层,也叫冻结层;上下两层之间冻土为冻融相变混合层,冻土上限随气温不同发生上下移动,暖季冻融层厚度增加,永冻层厚度减小;寒季则反之.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其基础面临两大危险:寒季冻融层冻结,发生冻胀;暖季冻融层融化,发生融沉.同时,冻土区施工,还面临着生态脆弱,原有植被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施工.为此,在冻土区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时,注重多年冻土层的保护和基础工程的技术创新及质量控制,以克服地基融沉与冻胀所引起的基础变形与不稳定;同时,注重冻土区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植被的恢复,多种新技术并用,以使青藏铁路与原有的生态完好的共存,保障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6.
会计基础工作既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施工企业生产的特点主要是流动性大、施工生产分散、地点不固定等.为了将施工生产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直接反映施工生产的经济效果,施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关键.虽然会计基础工作制度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特点进行介绍,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础施工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的一部分,在基础施工中对地基和基础的要求非常高,它们的承羲功能对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引起作业者的重视。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队基础施工技术做出了简单的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结合具体工程的建筑物大型填方基础工程实践,对填方技术施工的实践环节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超大型混凝土设备基础的施工实例,论述了在混凝土裂缝控制中,由理论根据施工具体情况,从设计、材料、施工各个环节制定控制目标和控制方法,从而成功的控制了超大型混凝土设备基础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目前应用于近海工程建筑物的新型基础--桶形基础以及它的由来和发展,桶形基础的施工方法和应用前景.并介绍了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试验研究情况以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探讨城市高架桥群桩基础沉降量计算评价方法,为桩基沉降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在详细总结深厚软土层区群桩基础沉降的影响因素和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沉降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等代墩基法、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弹性理论法以及Flac 3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高架桥群桩基础的沉降量和应力位移场变化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弹性理论法和等代墩基法计算沉降量与实际吻合较好,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虽然偏大,但应用的范围较广。至少3种方法得到的沉降量均小于允许值,才能判定沉降量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地基承载力尺寸效应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模拟4种宽度的载荷试验,并结合前人试验结果,研究地基尺寸效应的一般规律,探讨尺寸效应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承载力系数随基础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减小量随基础宽度的增大而降低.p-s曲线的最大曲率(即拐点的曲率)随基础宽度的增大而减小,曲线总体形态逐渐趋于平滑.净砂在离散元模拟中,它的强度包线为一条直线.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土颗粒的峰值内摩擦角基本不变,但是地基极限承载力依然存在尺寸效应,这说明强度包线的非线性并不是尺寸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建筑物基底埋设土压力盒对桩土应力进行了测试,同时对建筑物在整个施工期间的变形进行了观测,根据实测数据,对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短桩-条基桩土共作用的工作机理,分析了桩土的荷载分配比,并对现行桩基规范中部分条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透明土技术的加筋地基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明土技术,开展了5组不同筋材长度和加筋深度(层数)的加筋地基平面应变模型试验,以及1组无筋地基对比试验,以研究在条形基础荷载下加筋地基内部位移场演化及滑移破坏过程,并探讨其荷载—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加筋地基中的土体在基础沉降过程中,首先在加筋区的两侧底部非加筋区位置累积水平位移,并自下而上向加筋层扩展,致使筋材自下而上依次断裂,最终形成宏观剪切破坏面;加筋地基在基础沉降过程中形成两个应力扩散区,分别沿筋材弯折段和基础边缘向下扩展,前者扩散角是后者的2.5倍左右;加筋地基和无筋地基均表现为普朗特尔滑动破坏模式,加筋地基滑动面深度和宽度基本随加筋深度和加筋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筋材强度不足时,加长筋材长度对加筋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不起作用,而增大加筋层数对承载力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地基处理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石,是一项要求严格、责任重大的隐蔽工程,搞好基础处理的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对整个建筑物的投入使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软土地区某内支撑体系深基坑为研究背景,实际工程对原方案的基坑分区进行了合并,并调整了支撑的水平和竖向布置。为了研究方案调整后的优化效果,运用数值模拟软件PLAXIS建立了原方案和优化方案模型,首先通过优化方案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然后对比了原方案和优化方案的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对坑外土体和围护结构变形的控制优于原方案,最后对比了两方案的造价和工期,结果表明优化方案造价更低,工期更短。因此,此次优化的效果明显。优化方法和得到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土体-构造物共同作用的非线性问题.为研究土体-构造物的共同作用性能,利用钢板桩加强的地基基础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模拟土体-构造物间的相互作用引用了界面元,计算分析结果为:(1)对沉降量与水平位移,利用界面元计算时,其结果稍大;(2)对极限承载力,利用界面元计算的结果约小12%;(3)竖状基础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将受界面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临坡矩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上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讨临坡矩形浅基础地基的破坏机理,提出一种三维双侧破坏模式,该破坏模式充分考虑了基础内侧土体抗剪强度对临坡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且能较好反映基础两侧滑块形状和尺寸的非对称性.同时对该多滑块组合破坏机构提出一种简化构造方法,该方法既能有效反映矩形基础地基的三维端部效应,又能避免复杂的坐标求解和曲面积分运算,更便于工程实际的应用.然后,在该破坏模式基础上引入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建立出一种新的临坡矩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并运用SQP优化算法实现极限承载力上限求解.最后,结合工程实例,与现有其他理论研究方法和ABQUS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相似理论与模拟试验,对沉管隧道基础灌砂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了模拟试验的模型设计、试验流程、试验重点注意事项与试验技术要求,通过试验取得了所需的第一手数据,在对试验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灌砂施工的主要参数进行了验证分析,其成果可为后续沉管隧道的基础灌砂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介绍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中,一层部分有较大洞口需设计成混凝土门柱时,柱下可应用条形毛石基础,使整个建筑的基础形式相同,整体性好,施工方便,减少混凝土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