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新春伊始,经过长期准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此前,为配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关系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高校科技发展的进程,为此,本刊特开设专栏,请教育部科技委的主任、副主任对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发展规划进行逐一解读。作为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倪维斗院士不仅是教育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者之一,他还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能源组规划纲要的制定,本期,我们请倪维斗院士为我们解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现实意义以及能源领域未来十五到二十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重庆大学承办的《力学 2 0 0 0大会渗流力学专题讨论会暨第六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0月在重庆大学召开。会议在收到的 10 0余篇学术论文中录用了 6 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在《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0 0 0年增刊 )上 ,其中包括能源环境中的渗流 15篇 ,油气藏渗流 38篇 ,生物渗流 2篇和岩土工程与水工渗流 10篇。会议得到了郭尚平院士、邱中健院士、罗平亚院士、周士宁院士和鲜学福院士的密切关注和指导。重庆大学副校长李晓红教授到会表示祝贺。会议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  相似文献   

3.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名誉院长、广州大学软件所名誉所长、中科院院士张景中主编的著作《好玩的数学》丛书获得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张院士第二次获此奖项.2005年,他的著作《科学家的眼光》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杭州科技》2013,(1):29-31
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倾尽一生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终于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与他并肩而立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雷达专家、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院士。1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相似文献   

5.
<正>徐光宪(1920年11月—2015年4月)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及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他编写的《物质结构》一书获得1988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特等奖, 2009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已年逾九旬的钱令希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工程学家。他长期从事结构力学的教学和研究,是新中国第一批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也是使结构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先行者与奠基人。钱院士在我国的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舰船工程、港湾工程等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1978-1998年,笔者在大连理工大学担任钱令希先生在结构优化方面进行科研、教学和指导博士生的科研助手,通过在钱老身边20年的工作,笔者领悟到:桥梁,是力学家钱令希院士的特殊情结,那是他青年、中年乃至老年,终生在心中连接"此岸"与"彼岸"的有形"构筑物"。在2017年8月召开的中国力学大会的力学史与方法论分会场上,笔者在《钱令希院士的毕生学术成果》特邀报告中,谈到"桥梁"这一特殊情结,应《科技导报》的约请,把相关内容整理成本文,分享给更多的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1月10日,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国家主席习近平亦亲切地与她握手问候。时隔半年的7月24日,国际科研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杂志(2013年影响因子38.597)在线发表她担任通讯作者的论著《肝硬化中肠道菌群的改变》,通过揭示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给全球医学科技研究提供新思路。从治病救人的"人工肝"到微观世界的"感染微生态"在论著发表前,世人对李兰娟院士在微生态研究领域中的成就了解并不多。她的名望,来源  相似文献   

9.
徐僖院士,高分子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现任四川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油田化学》期刊主编。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高分子化工分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高分子化学分支副主编,《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高分子材料分支主编。 徐僖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理论、高分子力化学、油田化学、辐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即致力于高分子力化学的研究。力化学是化学与力学交叉的学科,高分子力化学一般较多研究应力导致高分子材料性能下降与结构破坏,他则着重研究应力对高分子材料的正效应。美国著名力化学家R.S.Porter在其专著《Polymer Stress Reaction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9)》中摘录了徐僖教授20世纪60年代的全部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徐僖教授和他领导的科研群体通过超声作用合成了18种难以从其单体合成的嵌段/接枝共聚物,可用作不相容聚合物的增容剂,油、气田勘探开发用的化学品和金属冷加工润滑剂等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究成果“在超声作用下聚合物的降解和接枝(嵌段)共聚”被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徐僖教授在他长期从事的研究领域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撰写出版著作、译著4本,获国家发明专利28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等20余项国家、部委、省级奖励以及高分子材料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等。曾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徐僖教授早已年逾八旬,却仍然辛勤工作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他说:“我没有风烛残年之感,也没有仅能发挥余热的凄凉。我想到的是如何与国内同行、海外华人共同努力,树立我们中华民族在国际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他的人生格言是“人生的乐趣在于无私奉献”。他最大的心愿是“中国人能在世界上普遍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年郑哲敏已89岁高龄,献身祖国力学事业整整58个年头。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发布,我校副校长、本刊主编黄维教授荣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目前,江苏省共有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0人,其中黄维教授是最年轻的。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本刊主编的黄维教授,是国际上最早从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研究、并长期活跃在有机光电子学领域前沿的国际知名学者之一,被认为是我国有机光电子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现年48岁的黄维教授,祖籍河北,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读书成长。1979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并先后在北大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求学期间兼任北  相似文献   

12.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成于大连理工大学,1994年起对国内外开放.实验室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学科,覆盖了计算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实验室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学术梯队,其中包括钱令希教授、钟万勰教授和程耿东教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3位中科院院士以及唐立民教授等学术带头人,12名博士生导师和7名青年教授组成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由闻邦椿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0名,设有6个室:计算工程研究室、计算机辅助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我院先后派往美国、日本、西德、加拿大、丹麦、英国等国家进修学习的教师近三十名。他们在国外学者的热心指导与帮助下,取得了优异成绩。 工程力学系讲师程耿东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赴丹麦,在丹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系进修学习。他在导师F.I.Niordson教授与N.Olhoff讲师的指导下,从事固体力学领域中的最优化设计的研究,在学习《断裂力学》、《动力稳定性》、《扰动理论》等课程的基础上,撰写出《实心弹性板的最优设计》学术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国际理论及应用力学学会副主席F.I.Niordson 教授认为,程耿东所作出的研究工作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4.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 988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 ,1 991年通过国家验收 ,并对国内外开放。它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 997年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著名的桥梁与力学专家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豪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项海帆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谢礼立研究员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42人 ,其中高级职称 33人。 2 8名研究人员中国家级专家 4人 ,博士生导师 1 6人。重点实验室以土木工程结构抗震…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3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校友郑哲敏与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共同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胡锦涛向郑哲敏和王小谟颁发了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16.
1940年2月生于山西壶关。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调入深圳大学,组建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电子光学理论和变像管诊断技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两项、国家及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五项和前苏联发明专利一项。他是首位落户深圳的院士。  相似文献   

17.
正發展生物力学造福人類健康馮元楨2016七月十一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冯元桢(Y.C.Fung)先生为《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丛书题词。  相似文献   

18.
在2006年5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七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太原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谢克昌长期从事煤化工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作为第一完成人,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出版著作3部,其中《煤的结构与反应性》是该学术领域的第一部专著。谢克昌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22名、硕士生50余名。2002年被授予“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摘自2006年5月28日《太原日报》)谢克昌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张国伟教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其“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舒德干教授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分别入选“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999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1999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已故数学史专家李继闵教授的“《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获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我校参与并主持多个课题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入选19…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冯元桢(Y.C.Fung)先生为《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丛书题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