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探索巩膜亚手术法球后筋膜囊填充加强后巩膜的新型材料并观察其生物相容性,将羟磷灰石颗粒填充到家兔眼球后筋膜囊下6个月,羟磷灰石颗粒在巩膜表面形成一种弹性充,通过结统组织增生达到加强巩膜的目的,羟磷灰石颗粒可以作为一种填充材料用于亚手术法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视一般都是眼内睫状肌弹性和巩膜的坚韧性降低,并发生变形的外在表现。目前,已经有很多通过手术治疗近视的办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合理的饮食对增强睫状肌弹性、限制近视的发展会有一定的作用,未尝不是一个风险小又省心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人体环境的生物环境箱中对人巩膜、兔巩膜、人工心包补片、脱细胞猪真皮进行生理应力下的单轴拉伸、蠕变及极限抗拉强度实验,计算各材料弹性模量,蠕变性能及极限破坏强度;与人巩膜相比,人工心包补片蠕变变形极小,极限强度极大,弹性模量纵向稍大,横向及斜向稍小;兔巩膜蠕变变形是人巩膜两倍以上,弹性模量比人巩膜稍大;脱细胞猪真皮弹性模量与人巩膜接近。  相似文献   

4.
巩膜胶原含量与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巩膜胶原含量与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关系,为临床上改变巩膜的生物力学性能提供参考。对兔眼进行后巩膜加固术,用盐酸水解法测术后不同时期加固条带区巩膜胶原含量的变化,并在Instron5544材料性能试验机上,采用单向拉伸方法测其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后巩膜加固术后加固条带区巩膜试件胶原含量的变化与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相近。可见增加巩膜的胶原含量能提高巩膜的线弹性模量,从而增强巩膜抵抗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巩膜胶原交联术是有望控制近视病程发展的方法之一。然而,该术式的确切程序及其对近视动物模型的影响仍有待探讨。将离子导入法引入巩膜核黄素-紫外线A(UVA)交联术,采用10mW/cm~2,9min的快速交联方案,研究该术式对于近视动物模型巩膜生物力学性能及胶原代谢的影响。利用形觉剥夺法将96只新西兰大白兔诱导形成相对稳定的近视模型,然后进行巩膜交联术或假手术,术后4个时间点(1d,10d,1个月,3个月)分别采集样本和获取数据。术后4个时间点,与非交联近视眼相比,交联近视眼巩膜的极限应力、杨氏模量和生理杨氏模量均明显增加。此外,交联组与未交联组胶原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离子导入核黄素-紫外线A快速交联术很可能是一种控制近视病理过程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巩膜咬切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临床实践证明,此法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例26眼,按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步骤作约6 mm×5 mm大小1/3厚板层巩膜瓣,于巩膜瓣下切除4 mm×2 mm大小小梁组织,其巩膜条鼻侧或颞侧一端成游离状,用虹膜恢复将巩膜条反转送往前房,视病情决定是否作虹膜根切,如有严重虹膜后粘连作虹膜根切,根切前先电烙切除部分的虹膜以免发生出血.间断缝合巩膜瓣2针,缝合球结膜瓣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 mg.结果:随访18例22眼,视力增加13眼;眼压:术前平均(7.73±0.35)kPa,术后平均(2.53±0.47)kPa,明显下降.疼痛:术后疼痛全部消失.治疗后新生管情况:16眼虹膜无变化,6眼略增加,但无眼压增高及疼痛.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较好,视力增加,疼痛全部消失,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巩膜移植并结膜瓣遮盖术对轻、中度眼球萎缩的美容效果。方法对12例(12眼)单侧轻、中度眼球萎缩进行同种异体巩膜移植并结膜瓣遮盖术,术后配戴薄型义眼片。观察手术前后患眼的睑裂高度及眼球突出度变化并与健眼对比。结果患眼手术后睑裂高度及眼球突出度明显改善,两项指标与健眼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同种异体巩膜移植并结膜瓣遮盖术后配戴义眼片是一种改善轻、中度眼球萎缩容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巩膜开窗植入、巩膜腔内直接植入及巩膜后肌锥内植入3种手术方式进行I期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并追踪观察其临床效果.巩膜开窗植入60例均无义眼座排斥反应;巩膜腔内直接植入22例中8例出现程度不同的义眼座外露等排斥现象;巩膜后肌锥内植入10例中均无排斥反应,但术后2例出现球后血肿,6例较长时间存在结膜囊分泌物.表明巩膜开窗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同种异体巩膜移植并结膜瓣遮盖术对轻、中度眼球萎缩的美容效果.方法 对12例(12眼)单侧轻、中度眼球萎缩进行同种异体巩膜移植并结膜瓣遮盖术,术后配戴薄型义眼片.观察手术前后患眼的睑裂高度及眼球突出度变化并与健眼对比.结果 患眼手术后睑裂高度及眼球突出度明显改善,两项指标与健眼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同种异体巩膜移植并结膜瓣遮盖术后配戴义眼片是一种改善轻、中度眼球萎缩容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角膜的光学功能与其形态结构紧密相联,角膜形态的异常可导致近视、远视、圆锥角膜等眼部疾病。细致研究角膜的力学特性,建立有临床用途的生物力学模型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眼生物力学研究团队的研究工作为基础,综述在角膜力学特性研究中的实验测试方法和本构参数获取方法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计算模型来引导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根据角膜非球面的生理特征,将手术前角膜表面假设成在2个主径线上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复曲面,在理论上建立屈光不正和角膜切削量的关系,按照规则散光的5种不同分类(研究复性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混合散光的准分子激光切削数学模型)来计算准分子激光矫正屈光不正时角膜的切削量,达到矫正人眼规则散光的目的,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医学理论和体育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学生近视的机理及成因、近视的防治、运动对近视的促进作用、乒乓球运动治疗近视的现状研究,并提出了用乒乓球运动治疗近视的运动处方,为近视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近视是当代的一个社会问题。应用生物钟原理研制出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生物钟眼药水,通过347例669只眼的临床应用,证实该眼药水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有一定的疗效,平均增进率为48.5%,其余视力基本维持不变。具有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福建省汉族学生屈光近视动态变化的情况,运用测试法、数量统计等方法,将2010年福建省汉族学生视力低下、屈光近视的检测结果与2000年和2005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学生视力低下、屈光近视的检出率上升,对此,学校、家长应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的用眼过度,控制班生数,引进可调式课桌椅,以及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近视是导致视力低下及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探索研究近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眼科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生长因子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就生长因子在近视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当前世界足球联赛外籍球员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促进中国足球联赛的蓬勃发展,本文以2012-2013赛季中日韩与欧洲31个足球联赛外籍球员为调研对象,对这些外籍球员进行了量化并对比分析。数据分析显示:中日韩与欧洲不同层次的足球联赛在外籍球员的数量、来源区域、年龄以及类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日韩足球联赛的影响力弱、对外籍球员使用的限制严格、相对于欧洲与南美洲,中日韩在文化与地缘方面的劣势以及当前足球俱乐部引援的盲目性和短视性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中日韩足球联赛引援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年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对500例双眼或单眼屈光度在-0.50~-19.50D的近视行LASIK手术治疗.术后1月、3月、6月、12月随访复查,考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和屈光度在1~6月内趋于稳定,术后1年平均裸眼视力远大于术前平均裸眼视力.结论:LASIK治疗近视效果理想,具有安全、有效及预测性佳、术后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学生近视问题日趋严重现象,总结了患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看近,依据红外测距原理,提出了利用红外测距技术来预防近视的方法并进行了系统设计。采用GP2D12红外测距传感器作为信号采集装置,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处理,得出了线性化公式。信号线性化后通过ADC0809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AT89S51单片机中处理。当使用者过度看近时,警告电路工作,告知调整坐姿,同时对人眼离书或者笔的距离进行动态显示,达到有效预防近视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眼环组织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检测。方法对我院28例53只高度近视眼和32例64只正视眼,采用GE Lightspeed pro 16层螺旋CT机进行CT灌注扫描,获取眼球赤道后眼环血容量值(BV),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高度近视眼赤道后眼环BV值均值为(4.61±1.48)ml/100g,正视眼为(7.72±1.92)ml/100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提示该区域血管的大小、多少和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眼球屈光度与眼环CT灌注BV值呈正相关(r=0.793,P〈0.01),即随近视屈光度数增加,眼环灌注BV值减少。结论16层螺旋CT眼环灌注成像BV值能反映高度近视眼眼环组织微循环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种较好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