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层次分析法中几种标度的比较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提出了用保序性、一致性、标度均匀性、标度可记忆性、标度可感知性、标度权重拟合性等标准,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中的不同标度;并用上述标准对现有的几种标度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对单一准则下的排序,各种标度法都具有保序性,因而建议使用1~9标度;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多准则下的排序问题,建议使用指数标度e0/5~e8/5或e0/4~e8/4.  相似文献   

2.
AHP判断矩阵的排序度构造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常用的标度法不符合人们的语言和心理习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排序度判断矩阵间接构造方法 ,它可有效地消除 AHP常用标度法所产生的偏差对实际结论的影响 ,从而可提高评价与决策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标度选择对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及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使用不同的标度会导致综合评价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即"多标度评价结论非一致现象"),在对几种数字标度与自然语言逻辑之间的关系进行对照之后,以序关系分析法(G1-法)为基础,分两个阶段对标度选择的合理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第一阶段的初步分析中,给出了合理与否的传递一致性检验准则,在第二阶段详细分析中,给出了合理程度的偏差性判断准则,分析结果表明10/10~18/2标度合理程度最高,从而为评价者正确地选择合理标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指数标度在AHP标度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在AHP应用中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度,文章在分析比较各种标度后得出若干标度其实是指数标度的特例或组合的结论,证明了1—9标度与指数标度不相容,提出确定指数标度参数的两种方法,最后指出应用指数标度时应注意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解决一致决策过程中不同决策者的偏好信息表示,以及一致程度判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复合标度的二元语义模型,可实现从词到数值区间的转化过程以及数值区间到词的再转化过程.提出一种基于个人区间复合标度的一致决策模型,决策者个人有不同的语言表示模型,同时突出决策过程中的转化和再转化过程,可对整个决策过程的一致状态进行判断.提出的模型考虑了人们思维的模糊性以及认知的差异性,并为解决复杂的一致决策问题提供了量化模型与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6.
再论AHP中的指数标度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指数标度法的客观差别判断矩阵提出了两种扰动形式, 据此分析了扰动前后的排序权向量和排序结果之间的关系, 改进了文[1]中的某些观点, 提出了指数标度法的几点新好处。  相似文献   

7.
基于R/S分析的中国股票市场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范英  魏一鸣 《系统工程》2004,22(11):46-51
讨论分析时间序列分形性质的重标极差(R/S)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分形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深圳和上海两个股票市场在不同时间标度下的收益率序列的Hurst指数和平均循环长度,得到两个市场是分形市场、更大的时间标度能更清晰地表现出市场的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无量纲化方法进行评价数据预处理时,会得到不同评价结果,以拉开档次法为例,分析了选取无量纲化方法的原则。构建了选取无量纲化方法的3个原则,即变异性、差异性和稳定性原则;选用数值仿真方法对3条原则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线性比例法是适合于拉开档次法的最佳无量纲化方法的结论。该研究思路可推广至其他综合评价方法选取适用的无量纲化方法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异速标度律揭示了城市系统中规模扩张与资源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异速标度律发展的设施优化模型则指出了不同类型设施在标度指数上的本质差异。本文采用异速标度设施优化模型分析东莞市人口与设施分布之间的关系,揭示中国镇域范围下商业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布局规律,探讨异速标度理论在中国城镇发展实践中应用上的特殊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东莞市基础设施布局符合设施优化模型的基本逻辑和结论;(2)现有的商业设施和公共设施分别基于常住人口密度和户籍人口密度规划布局,这一结论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3)从标度指数来看,一些设施并不能被简单地归类为商业设施或公共设施,中国的市场化改革造就了一些兼具公益和盈利双重属性的中间设施;(4)东莞市公办中学、公办小学等公共设施的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层次分析法中数字标度的选择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针对目前在AHP 中常用的各种数字标度,指出了专家语言描述与数字标度之间的不一致性,并提出数字标度的选择与评价应该从其与自然语言描述的符合程度出发,以能够准确表达专家的语言表述作为衡量标准.其次,给出了一类数字标度模型,其基本上可以涵盖目前常用的数字标度.最后,基于合理的语言逻辑假设,给出了一种一般性的评价方法,以便于决策者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当的数字标度进行决策,降低了由于数字标度选择不当而带来的决策偏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区道路交通事故资料调查分析,研究了道路条件对行车安全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变权原理引入模糊综合评价,采用惩罚型变权模式,建立了山区道路安全评价变权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应用,分别采用常权和变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变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的结果更容易区分评价等级,能够突现出部分指标因素在较差情况下时对道路整体安全水平的影响,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2.
AHP中的指数标度法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在层次分析法(AHP)中,比较判断矩阵各元素应为因素的权重之比,而“1—9”标度给出的却是权重之差。为解决这个矛盾,本文根据实验心理学的韦伯—费希纳定律,建立一种“等距分级,等比赋值”的指数标度法。它符合AHP的排序原理,清除了“1—9”标度给比较判断矩阵带来的不一致,使排序权值具有明确的意义并能方便灵活地调整。  相似文献   

13.
基于CAS理论,采用复杂网络和Repast S仿真的方法来研究复杂供应链系统在受到不同干扰时的鲁棒性表现问题,得到有意干扰对供应链鲁棒性的影响要比同等条件下的无意干扰所产生的鲁棒性影响大,以及供应链网络具有无标度的特性,对无意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等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节点数固定的复杂网络模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随机图模型、小世界模型和无标度模型的结构上存在交叉性,有必要对复杂网络进行新的分类。本文将复杂网络分成两类:节点数固定的复杂网络和节点数变化的复杂网络,且重点研究了前一类网络。首先时节点数固定的网络进行了细分,然后分析了在边的不同连接方式下节点数固定的网络的度分布、平均最短路长度和聚类系数等特征,最后讨论了小世界特性与无标度特性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节点数固定的网络大多具有小世界特性,小世界特性与无标度特性是从不同的侧面来研究复杂网络的,从而很好地解释了在许多复杂网络这两种特性能够共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模糊控制与变权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模糊控制思想,解决评价中的变权问题,变权和常权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操作简便,使多准则评价方法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16.
矿井设计多准则变权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加权相对偏差值最小法及变权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矿井设计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例说明相关文献中加型一致性模糊判断矩阵排序方法的参数取值存在的问题,分析出该问题是由于其公式证明中没有区分标度导致的,指出其结论适用于0~1标度的加型一致性模糊判断矩阵.然后,重新证明了0.1~0.9标度下的加型一致性模糊判决矩阵的排序方法和相关结论.最后,定义了广义模糊标度,并给出广义模糊标度下加型一致性模糊判断矩阵的排序方法和相关结论,使得相关文献中排序方法和相关结论实现形式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单要介绍了多元政府混合贷款的含义及对其评价的传统方法,指出了传统评价方法的缺陷,提出用群组AHP理论构造新的评价模型。在专家的选择及评价上采用问卷测试的客观内容来计算各专家权重,对专家评议结果的处理采用不等权专家信息后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实际复杂网络中的个体对于谣言的免疫存在差异的情况,通过引入谣言接受度函数,描述不同节点的非一致性传播率。基于平均场理论,建立具有非一致传播率的无标度网络谣言传播模型,研究了无标度网络上的谣言传播行为。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节点对谣言接受度的差异可导致谣言传播速度减缓,传播规模减小,同时谣言在无标度网络上的传播阈值明显增加,可以有效抑制谣言的爆发和降低谣言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用最大等级法测定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颖  刘小冬  王羽 《系统工程》2006,24(5):122-126
幂律是无标度网络的基础,但它的测定不只是统计节点度的频数那么简单,这种做法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譬如本文图2(A)(B),此外频数法的拟合误差不容忽视。本文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方法——最大等级法,并证明它是判定整数型大样本幂律随机量的充要条件。我们以平均相对误差为主要评价指标,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了多种方法,发现最大等级法的平均相对误差最低,只有0.11%,而频数法却有5.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