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无线网卡能耗建模及在GloMoSim中的实现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黎宁  王小伟  郑少仁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5):696-699,712
参照笔记本电脑无线网卡各工作模式下功率消耗实测结果,建立了ad hoc网络结点无线网卡能耗模型,并介绍了如何在GloMoSim仿真环境中进行实现。此模型可广泛用于ad hoc网络无线结点能量消耗的研究中。运用新模型对IEEE 802.11节能模式的仿真表明:在流数目较多网络负荷较大时802.11节能模式并不能有效节省结点能耗,协议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影响图及其在Robocup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影响图是决策问题的图形表示。它被认为是对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扩展,是在贝叶斯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了决策结点和效用结点。探讨影响图在Robocup中的应用,用分层影响图表示了截球问题的模型,并给出一种实现行为动态调整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蓝牙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它采用基于信息触发的星型网络拓扑和节能工作模式,使得一个蓝牙主结点可以控制从结点的个数远大于7个,有效降低了每个传感器结点的功耗,加强了传感器结点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适应雷达信号处理的DSM系统的核心控制者(主控结点)的设计与实现。基于PentiumⅡ300工业级单板计算机的主控结点为操作系统的引入提供了硬件平台,提高了系统的可编程性、可扩展性。主控结点建立结点映射表的机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重构性、可扩展性。主控结点利用基于PCI总线的控制芯片实现它与系统总线间的通信,从而提高了指令传输速率,满足了雷达信号处理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宗诚 《系统工程》2007,25(10):100-104
对于包括质量、能量、信息以及知识和智能等资源的复杂系统,给出三个可分别称为“资源集成结点”“集成配置结点”和“智能组织结点”的新型基本模型,并将它们归结为一个可称为“交叉集成结点”的基本模型,以便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和组份进行统一度量。在此基础上,在用于分析配置结点(或组织结点)确定性运动的分析力学相空间和用于分析资源结点(或配置结点)随机性分布运动的统计力学相空间之间,引入用于对复杂系统的整体运动、自身发展和总体变迁进行交叉研究的集成相空间,最后探讨建立复杂系统的变迁过程交叉案成动力学基本函数和方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样机的个性化产品多Agent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客户对产品的特殊需求、建立有效的非专业人员产品设计平台,提出了基于Internet的个性化产品开发过程,建立了基于虚拟样机的个性化产品开发体系支撑框架。通过产品簇的结构关系及建模技术来构建个性化产品语义特征模型。运用多Agent的建模方法、协商模型来实现个性化产品的结点间的协同一致,达到产品的设计要求,并通过一个例子来介绍个性化产品多Agent建模过程。  相似文献   

7.
动态模糊语义网及其并行执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动态模糊语义网的概念及其在曙光1000并行机上的实现问题。如何将模糊结点最优分配到并行多处理机的处理器上的问题是NP完全型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思想的算法解决了模糊结点的分配问题,并在曙光1000并行机上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误差图进行系统容差的自动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对复杂系统容差的自动化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图的分析方法。将系统中参数间的直接误差传递描述为误差图中的结点间连接。利用所提出的迭代搜索法,进行了系统容差自动分析。例举了一个典型例子,表明它能够处理系统中参数的非线性传递和网络化关联等问题。这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在状态变化大的非线性系统中进行容差自动化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样条逼近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条逼近是从结构(空间或时间)性数据集合中提取特征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基于样条逼近的评价方法,并进行评价方法应用研究,首先给出可变结点的样条逼近中数据集合点结点位置的选取准则,是使逼近的误差最小;给出数据集合点位置的选取方法及算法。对于上述分划的子区间,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每个子区间进行评价,得到相应子区间的评价值,由于每个子区间的指标数不同,对子区间的评价值进行修正以体现这种差别;之后利用上述修正的子区间的评价值计算综合评价值。最后给出了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分布交互仿真中的DR技术实现方案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分析DR技术对分布交互仿真中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DR技术实现方法对分布交互仿真的数据处理效率和实时性的影响。着先,介绍了基于VR-Link等分布交互仿真商用软件提供的DR实现方案,着重讨论了DR技术方案的特点。然后,对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分布交互仿真结点结构和软硬件配置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期货交易中风险效益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交易中技术分析方法,资金管理以及投资者偏好空间诸方面讨论研究期货交易中风险效益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改进DR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明  张冰  马萍  王子才 《系统仿真学报》2000,12(5):439-441,449
DR技术是分布交互仿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DR模型是仿真结点用来递推其他仿真结点中的仿真实体运动轨迹的简化模型,本文介绍了目前分布交互仿真标准中采用的DR模型情况,根据分布交互仿真中对DR模型的不同要求,研究了利用高阶DR模型来提高仿真结点的递推精度的方法;针对网络延迟对接收结点递推精度的影响,研究了补偿网络延迟的改进DR模型。  相似文献   

13.
用C++ Builder建造知识获取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兵  莫建军  朱晓锋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0):1355-1358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实用的知识获取系统KAS,它利用C+Builder强大的数据库技术。依据一种灵活,通用的知识表示方法来构造,实现知识库管理和维护一体化。介绍了该KAS的主要功能,知识表达形式及主要程序模块设计等关键技术,其界面良好、功能、完善、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MATLAB在并联机器人机构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宁淑荣  郭希娟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0):2273-2275,2308
运用Matlab语言给出了平面3RRR并联机构三维仿真实体模型的简单画法及三维实体模型的运动仿真,同时又运用微分法和影响系数两种算法仿真了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曲线,最后从仿真图中直接分析了机构的奇异位型点,并说明了文献[7]中运用新的性能分析方法所得出的机构尺寸变化对机构性能影响的结论的实用性。这充分展现了Matlab的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内容是在系统故障图分析中抽象出的一个基础问题。定义了有向图"与连通"概念。提出了如何确定有向图的初始结点集,从初始结点集出发,经"与连通"遍历整个图的问题,将初始结点集分解为源结点集和圈核结点集,并提出了求解初始结点集的一个算法。研究结论及算法被应用于多项自动化处理中。  相似文献   

16.
影响图是表示与求解决策问题的图形工具,它直观地表示变量间的条件独立关系和决策问题的结构。本文讨论用树形结构表示结点的数据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结构上的不对称性问题;并研究在函数层上求解影响图函数进行各种影响图变换时,结点数据结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典型井灌区农田节水技术模式多目标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北省景县农业灌溉生产中存在的七种农业技术模式,并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对七种技术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得出,抗旱品种+“小白龙”输水+大田畦灌+小麦,玉米水肥耦合技术模式得分值最高,可成为适合于景县农业灌溉的最佳综合技术模式。喷灌虽然有其技术优势,但综合效果仍然较低,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成为当地大面积节水灌溉农业的主导技术模式。表4,参6。  相似文献   

18.
Internet拓扑中连接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互联网的拓扑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互联网拓扑中存在幂律(Power-Law),其相关系数最高可达到99%。本文在Internet的每个子图上引进连接率的概念以刻划该子图中结点相互连接的程度,然后对Internet中的结点按其连接边数的多少由多到少进行排序,通过逼近实验和理论推导两个方面的工作,发现在Internet前r个结点的诱导子图上的连接率作为子图上结点数r的函数满足幂律,其相关系数超过99.3%。这一结果是目前在Internet中所发现的吻合得相当好的幂律,期望它可推动Internet拓扑结构的整体性质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国内外航天费用估算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研制经验不确定性的特性 ,通过运用马尔柯夫信源熵在刻划随机过程方面的优势 ,实现了航天型号研制经验不确定性的量化.  相似文献   

20.
自行车仿真健身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一个健身车仿真器VR-BWS并加以实现,该系统以健身车作为人机交互的工具,综合运用了传感器技术、DSP控制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和碰撞检测技术,并通过立体显示等多通道交互技术实现了人在虚拟环境中的漫游,参与者在由计算机构造的虚拟场景中获得了如同在真实环境中骑车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