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酸性溶液中,比布列西猩红与蛋白质作用,产生共振光散射(RLS)增强光谱,最大散射峰位于286.0nm,且增强RLS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浓度呈线性关系.研究了pH、比布列西猩红的浓度及离子强度对RLS强度的影响.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线性范围为0.02~4.0μg/mL,牛血清白蛋(BSA)0.02-4.5μg/mL,溶菌酶(Lys)为0.02-2.0μg/mL,γ-球蛋白(γ-IgG)为0.0l-7.5μg/mL.测定的检测限(3σ)分别为:16.6ng/mL(HSA),15.7ng/mL(BSA),16.7ng/mL(Lys)和7.5ng/mL(γ-IgG).此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萘铬绿与蛋白质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3 50的酸性介质中,萘铬绿与蛋白质发生静电作用产生以342 0nm为特征峰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光谱.在此波长下,蛋白质的浓度与增强共振光散射强度(ΔIRLS)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痕量蛋白质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法,对BSA和HSA的检测限分别为3 62ng/mL和3 33ng/mL.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尿样中总蛋白质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pH 3.0的B-R缓冲溶液中,锌试剂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此结合反应能显著加强锌试剂的瑞利光散射信号.详细研究了此结合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并以此反应为基础,利用共振瑞利散射光技术,建立了一个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该方法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以及免疫球蛋白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12.5,0.10~15.0μg/mL和0.10~12.5μg/mL,检出限均小于0.05μg/mL,且大量的常见金属离子、氨基酸等共存物质不干扰测定.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很好的选择性及重现性.用于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首次研究了三溴偶氮胂和蛋白质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实验发现,在pH3.5~4.7的范围内,蛋白质的加入导致三溴偶氮胂共振光散射增强,并在345和410nm处产生两个增强峰,其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定量测定蛋白质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采用五水平正交设计对反应参数进行选择.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30.0μg/mL(BSA)和2.5~40.0μg/mL(HSA),对应的检测限分别为46.5和43.8ng/mL.该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酸性铬深蓝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基于人血清白蛋白 (HSA)对酸性铬深蓝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定了一种新的测定HSA的共振光散射法 .在pH =3.78的B R缓冲溶液中 ,酸性铬深蓝与蛋白质结合 ,产生强烈的共振光散射 ,在λ =36 5nm处 ,共振光散射强度较大 ,且共振光散射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线性范围为 0 .0~ 12 .0 μg mL ,检测限可达 0 .13μg mL .该法简便、快速 ,用于人体血清样品蛋白质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6.
变色酸2R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人血清白蛋白(HAS)对酸性偶氮染料变色酸2R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拟定了一种新的测定HS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4.10的条件下,变色酸2R本身只有极弱的光散射,但它与蛋白质的结合物却有强烈的共振光散射作用,在λex=λcm=420nm处,光散射有最大的散射强度,并且光散射强度与蛋白质HSA的浓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10.0μg/mL,检测限可达0.12μg/ml。该法简便、快速,用于人体血清样品蛋白质的测定并与考马斯亮蓝法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间甲酚紫-DNA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用间甲酚紫(CP)为探针测定核酸的新方法,在HMTA-HCl缓冲溶液(pH=4.5)中,DNA的加入使CP-CPB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增强,此RLS信号与DNA浓度成正比,fsDNA和ctD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20μg/mL和0.1-50μg/mL,检出限分别为10ng/mL和26ng/mL。  相似文献   

8.
基于铅与重铬酸钾反应产生沉淀拟定了一种测定铅的共振光散射比浊法.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在λ=497 nm处,该体系有较大且较稳定的共振光散射强度,并且共振光散射强度与铅浓度成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1~1.0μg/mL,检测限为0.0573μg/mL.该方法快速,灵敏,简便.将该方法用于实际含铅水样中的铅的测定,并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较,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
用共振光散射技术建立了以苏木精为荧光探针测定DNA含量的方法.在pH 7.3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DNA的存在使苏木精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强且与DNA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5~100μg/mL,检测限为3.61μg/mL.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参数△H<0,△S>0,说明促使苏木精与DNA发生作用的主要驱动力是疏水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力.  相似文献   

10.
酸性介质中,三苯基锡化合物与硫氰酸钾和罗丹明B相互作用会产生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信号,在25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两个散射峰,分别位于329.2 nm和370 nm处,其中最大散射峰位于329.2 nm处.考察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最佳条件下,329.2 nm处增强的RLS强度与三苯基锡(TPhT)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用于三苯基锡化合物的测定,检测限为5.2μg.L-1.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回收率为95.8%~107.5%.  相似文献   

11.
运用荧光淬灭机理研究了氟喹诺酮类药物洛美沙星,氧氟沙星,衣诺沙星与3种蛋白质(牛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胰蛋白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两者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实验当中所得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作用类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与其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此实验条件下测定了胶囊及人工合成样中洛美沙星和衣诺沙星的含量,其浓度范围分别为0.018~0.878和0.030~3.171μg/mL。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胞苷酸(CM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白蛋白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胞苷酸为分子探针,运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Δλ值、介质、试剂用量、离子强度、加入顺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白蛋白在2.76~552.0μg·mL-1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4,方法的检测限可达0.13μg·mL-1.用本方法对人血清、唾液和尿液等样品进行测定并做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7.8%~103.6%之间.对11份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差为1.16%.并用CBB法做了对照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以六偏磷酸钠(SHMP)为修饰剂,制备TiO2纳米粒子.研究TiO2纳米粒子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建立共振光散射法测定微量白蛋白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2~65.0 mg/L,检出限为0.168 mg/L.此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白蛋白的测定,回收率为99.3%~100.6%.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功能性CuS纳米粒子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蛋白质的加入使功能性CuS纳米粒子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建立了定量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人血清球蛋白的线性范围为0.1-7.0 μg ml-1,检出限为13 ng ml-1,对人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为0.25-11.0 μg ml-1,检出限为26 ng ml-1.该方法成功用于人血清样品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稳定、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15.
 偶氮胭脂红G在酸性介质中与蛋白质迅速结合,生成一紫红色复合物,该复合物在570nm处有最大吸收,且其吸光强度与牛血清蛋白(BSA)、人血清蛋白(HSA)、免疫球蛋白(IgG)的质量浓度至少在15.0μg/m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依此建立的测定蛋白质的光度分析新方法不受蛋白酶和大部分其它共存物质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宽的线性范围,同时方法快速、稳定,用于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所得结果与测定蛋白质的经典方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二苯并吡喃类染料吡口罗红Y(PY)与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11.5~12.0Tris-NaOH缓冲溶液中,1.75×10-5mol/L的PY溶液加入核酸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在364.0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其增强强度(△IRLS=I-I0)与核酸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纳克级核酸的简便灵敏的方法.对于fsD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7.0~625ng/mL,检出限为8.1ng/mL;对于ctD 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9.0~500ng/mL,检出限为11.7ng/mL;对于yRN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9.0~375ng/mL,检出限为17.7ng/mL.建立的方法已用于六种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四磺基铜酞菁共振光散射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四磺基铜酞菁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pH=1.0~3.0的范围内,人血清白蛋白的加入导致四磺基铜酞菁共振散射的增强,在407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强峰,其强度增加值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用共振光散射光谱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7mg/L,检出限为0.050mg/L(n=6,RSD为1.8%)。  相似文献   

18.
在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存在条件下,基于KI和Hg(Ⅱ)形成[HgI4]2-络阴离子后与四丙基溴化铵(TPAB)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使共振光散射(RLS)信号强度明显增强,建立了运用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水样中汞含量的新方法。研究了四丙基溴化铵-碘化钾-汞体系的共振光谱特征,在393nm处体系的散射光强度最大.在最佳实验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