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追溯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渊源与分期,阐述了科学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及其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最后着重剖析了现代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怒江流域水电开发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典型生态脆弱区怒江为研究对象,结合怒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社会问题,分析了怒江水电开发对国家经济、流域经济及产业经济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研究了怒江水电开发中的移民问题、区域贫困问题以及水电开发、区域开放度、教育事业发展和“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的影响。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怒江流域水电开发的社会经济影响效应较大,最后指出了水电开发社会经济影响分析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之后,研究开发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本文分析了研究开发全球化的背景、动机及主要方式,并介绍了日本、韩国在美国的研究开发及国外企业在华研究开发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建立区域节水型社会经济体系的突破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水资源短缺和利用不合理巳构成了我国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及利用现状的分析与评价,指出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区域节水型社会经济体系,而其突破点在于严格控制垦荒,适度压缩灌溉农田面积,改变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结构,并对该突破点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垄断现状。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垄断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其中行政垄断表现得尤为普遍和突出,并且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其次从垄断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讨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由于垄断结构的大企业更易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交易费用和提高技术效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所以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不应是垄断结构,更不应是垄断结构下的大企业,而应是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垄断行为。对于行政垄断,应针对不同表现形式具体对待,最后还提到在制定反垄断法时应同步配套地制定反垄断适用除外立法。  相似文献   

6.
主要论述了低碳经济对煤炭企业的影响。从当今时代煤炭企业的现状,综合分析未来煤炭企业的新增成本,提出应对的策略。分析得知,低碳经济时代煤炭企业的市场经济和政策环境将尤为残酷,而煤炭这种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的行业更需要国家在政策和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湖南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湖南省1999~2006年的能值投入率、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能值货币比率、能值使用强度、人均能值使用量、电力能值比率、人口承载力、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废弃物能值比率等10个指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社会经济水平虽然不断上升,但目前整体上较落后,处于我国各省市的中游水平,湖南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道路还很长.(2)湖南还属于资源输出型的生态经济区域,需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3)湖南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应控制耗能产品、环境污染产品出口,努力发展水电,适度抑制人口增长,遵循功率最大化原则,提升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以欧盟、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试图通过单边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来争夺制定全球气候与贸易规则的主导权。对欧美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显示,欧美推行CBAM已成必然之势,正在结合各自碳市场建设基础制定不同的征收规则,进一步保护本土产业竞争力、加快经济复苏、争夺国际话语权,以占据全球气候规则道德高地。短期CBAM机制对我国影响有限,长期会持续冲击我国能源密集型产业出口,欧美可能借机打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并造成产业企业情报信息泄露,经济整体绿色转型进程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对此,我国应坚持底线思维、及早谋划部署,推动多边气候磋商,鲜明反对任何贸易保护政策;发挥绿色低碳技术引领作用,构筑双循环绿色经济体系;倡导公平合理的碳中和秩序,推广中国治理模式;持续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体系,促进全球化衔接互证;加快探索碳税制度,推动碳税专项利用增益循环。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贸易与迅速全球化的同时,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却成为被管制的国际贸易对象,本文探讨了野生生物开发以及过度开发和国际贸易导致野生生物经济灭绝,介绍了物种的濒危等级与经济绝灭的定位,讨论了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管制,传统的生物学如何影响国际法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制订。  相似文献   

10.
以构建高效信息传输网络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浪潮正在蓬勃兴起。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信息产业从传统的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具有待久效能的高效经济增长点。而将汽车工业作为全国2/3省区“九五”期间的支柱产业是不适宜的。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也是中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两个转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生态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文章首先探讨了生态创新的内涵和特征,然后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了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态创新动力因素,形成了市场机制、政府激励、科技推动、生态竞争四位一体的动力机制,以此来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澄清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相关概念、回顾国际上以及国内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从科学的发展观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系统性角度,分别指出了概念混淆、难度低估、理解片面以及部门利益是目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与实践的四大主要障碍,阐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近期与长远相结合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建必须坚持的四项原则,论述了选择合适目标、确定研究重点、规定研究尺度、构建研究队伍以及建立评价标准是当前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建的五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论跨国公司技术战略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对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垄断优势具有关键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技术战略的制定和运用。为了保持和加强在技术领域的垄断优势,跨国公司技术战略的新趋势主表现为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和联盟化,技术转移内部化以及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和标准垄断化。  相似文献   

14.
芬兰经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及其启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芬兰的实地考察和长期跟踪研究。比较深入地分析了芬兰经济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研究总结了芬兰实行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指出了芬兰经济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模式,以及对后进国家发展经济技术的一些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山地农业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关涉山区农业经济和山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模型及人地关系系统结构优化为中心,阐述了山地农业经济优化发展的目标与最优方案,进而指出了山地农业经济系统与资源系统的开发程序,最后结论认为,自然技术不是解决社会工程的唯一工具,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结合才是解决社会工程和自然工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外来种入侵管理的国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来种入侵导致的环境、经济问题,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为有效预防、控制、消除外来入侵种带来的危害,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加强外来种入侵的管理。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峰阶段,所面临的外来种入侵问题尤为严峻。针对中国外来种管理现状,国家层面的干预行为和措施是当前外来入侵种管理的当务之急。在此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对外来种管理的国家对策和计划,立足我国实情对中国目前在外来入侵种管理方面国家对策及当前的首要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全球研发投入的概况,总结了金融危机给各国研发投入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最新的研发投入趋势。并指出,金融危机使企业研发投入减少了,但是危机也使各国政府更加深刻认识到,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仍然努力增加研发预算,并出台各种举措帮助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在最后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rgues in favour of a closer link between the decision and the forecast evaluation problems. Although the idea of using decision theory for forecast evaluation appears early in the dynamic stochastic programming literature, and has continued to be used with meteorological forecasts, it is hardly mentioned in standard academic texts on economic forecasting. Some of the main issues involved are illustrated in the context of a two‐state, two‐action decision problem as well as in a more general set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tistical and economic methods of forecast evaluation are discussed and links between the Kuipers score used as a measure of forecast accuracy in the meteorology literature and the market timing tests used in finance are established.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to the problem of stock market predictability is also provided, an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such predictability could be explained in the presence of transaction costs are discussed.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