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记载: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皆摇;喜怒不节则伤脏,伤脏则病起,此已明确地指出了精神现象作为致病动因的重要意义,自1978年斯佩里(R.W.Sperry)倡导突现理论以来,更把精神现象引入到脑功能的因果链中,使精神事件能够在  相似文献   

2.
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去年第8期译载Popper的一篇文章时,曾提到他的第三世界理论。这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兴趣。本文是他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演说(1967,8,25;载Objective Knowledge,Oxford,1975),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他的这个理论。特译载于此,以饷读者。 Popper提出,人类的主观思维(他所谓第二世界)借物质存在(第一世界)而创造了一个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它类似于动物所创造的蛛网、蜂窝等。但它是客观的,并不是人类有意创造的,不是合乎目的的;它又是自主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并反馈于第二世界。就科学说,它包括科学问题、猜测、讨论、批判、论据等等,主要是通过试探性理论和批判谬误而自我发展。传统哲学,柏拉图和黑格尔承认精神的客观性,但神秘化了;经验论只研究主观思维,根本离开了认识论的主题。 Popper是一个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但他的许多观点又包含着许多辩证法因素,这就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了。  相似文献   

3.
前文已报道,人体特殊感应机能在少年儿童中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具有这种特殊感应机能的少年儿童在测试过程中主观上有什么感觉,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让十多位具有这种机能的少年儿童各自独立叙述辨认文字或图形过程中的主观感觉.当受试者的感应时很短时,图象显示过程很快完成,受试者无法详细描述;当感应时较长时,受试者就可以详细描述图象显示的过程.综合他们的叙述,使我们对受试者主观上图象显示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受试者一致反映,在测试时,不论是用非密封法、纸套密封法还是布套摸图法,接受试样(非密封的或密封的文字、图形)后,主观上感到脑中逐渐出现一幅彩  相似文献   

4.
在显微镜下,看上去古细菌与其他细菌没有什么区别;但外表与本质是不同的。遗传分析的结果说明,古细菌完全不同于细菌,它足可以构成一个单独的生命界。1977年,厄巴纳伊利诺大学里的卡尔、沃斯首先认识到这一事实。但是,他说:“在命名它们时我犯了  相似文献   

5.
李翥 《世界科学》2004,(4):20-20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说明:什么是意识?我们是否能把它输入计算机里?如果可以,我们又怎样验证它呢?与其他科学话题不同的是,意识(即对周围世界的主观认识)在旁观眼中是真实的。我知道我有意识,但是我怎样才能知道你也有呢?情况可能会这样吗——我的同  相似文献   

6.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说明:什么是意识?我们是否能把它输入计算机里?如果可以,我们又怎样验证它呢? 与其他科学话题不同的是,意识(即对周围世界的主观认识)在旁观者眼中是真实的。我知道我有意识,但是我怎样才能知道你也有呢?情况可能会这样吗——我的同事、朋友、妻子、孩子,以及我所看到的纽约街上所有的人实际上都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史上,有三种关于真理本性的一般类型的理论一直彼此相互竞争着:符合论,照它看来,当而且仅当“符合实在”时,信念或命题是真的;一致论,对它来说,当而且仅当与其他信念或命题(可能是与它们的绝大多数)“相一致”时,信念或命题才是真的;实用论,它认为,当而且仅当“生效”时,信念或命题是真的。那些构造可接受的真理论的哲学家之所以失败的基本理由在于它们探索的基础、出发点。符合论承认,真理构成因子  相似文献   

8.
(1)频率的概率论。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我对发展出一种应用于科学的一以贯之的概率论感到兴趣;这是指一种统计的或频率的概率论。但是,在那里我还提出了另一个概念,我称之为“逻辑概率”。因此,我感到需要一种普遍化——一种形式的概率论,它允许作不同的诠释:(1)一个陈述相对任何给定证据的逻辑概率的理论;包括绝对逻辑概率,也即一个陈述相对零证据的概率的量度的理论;(2)一个事件相对任何给定的事件总体(或“集体”)的概率的理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获得了一个简单  相似文献   

9.
公路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评价,并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风险造成的影响,在主观上做到有备无患或在客观上无法避免主观风险影响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置风险改造成的影响,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评价,并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风险造成的影响,在主观上做到有备无患或在客观上无法避免主观风险影响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置风险改造成的影响,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张柯  奚望  郭爱克 《科学》2008,60(3):5-9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我们在生活中大抵都遇到过这样的选择.从行为学或生物学上来说,无疑它属于抉择行为的范畴.并且这种行为并非我们自认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专有.这种行为的特征是,行为主体受主观意愿的驱使,在某一特定时间,需要从两个或多个可实施的行为中选择一个实现之,而这些选择项是不相容的,即非此即彼.这些不相容的形势则被称为冲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信息器官的脑养老孟司著刘春阳编译对脑的认识对脑的认识有三种:其一,是物质的脑,亦称为解剖学上的脑,扩而大之,包含脑的生理功能。它是从外部研究而了解到的.因而具有“客观”的色彩。其二,是内部的,主观的脑,亦称心理。扩而大之,包含了逻辑和数学。因为逻...  相似文献   

13.
丁玄宙 《科学通报》1985,30(12):960-960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是迄今所知在脑内含量最多的神经肽之一,也对身体多种功能起着复杂的调整作用,其中之一是它对痛感受机能具有调整作用。从外周或中枢注射CCK-ε都可对抗吗啡镇痛。我们将CCK-ε注入大鼠侧脑室或脊髓蛛网膜下腔,观察它对不同参数电针镇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钱学森指出:"科学工作先是艺术,后才是科学。"科学家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发现的过程呢?爱因斯坦曾经把"制定中的科学"与"现存的和完成的科学"加以区分,他说:"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却同人类其他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所以,科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不同时期,从不同人那里,所得到的答案是完全不同的。"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彭加勒把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相区别,他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  相似文献   

15.
袁业飞  唐泽源 《科学通报》2019,64(20):2072-2076
<正>2019年4月10日21时,天文学家公布了人类首次拍摄到的近邻椭圆星系M87中心黑洞在1.3 mm波段的成像观测结果,看到黑洞视界的阴影,直接证明了黑洞的存在.黑洞是广义相对论关于时空和引力理论的伟大理论预言.直接证明黑洞的存在,不仅可以检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而且可以研究黑洞强引力场中的物理过程,解释相应的天文现象.黑洞与其他天体最本质的区别是它存在事件视界.事件视界是黑洞周围弯曲时空中的一个单向的、与外部观  相似文献   

16.
最近邻分类器置信度估计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类器的置信度是模式识别中的一个重要参量 ,它在决定拒识门限和多分类器集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最近邻分类器是最经典、最常见的非参数统计模式识别方法 .但是 ,如何确定它的分类结果的置信度 ?最近距离与置信度有何联系 ?在以往的文献中没有对这个问题做明确理论分析 .对几个常见经验公式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论证了其中一种置信度度量的数学期望符合本文提出的广义置信度的要求 ;同时 ,在手写字符识别的实际应用中 ,这种置信度度量在用于拒识判决时 ,确实表现出了比其他度量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武孔春 《自然杂志》2002,24(3):178-180,181
科学理论的进化是概念驱动的加工与数据驱动的加工的协同作用 ,并沿着两条线路并行发展的 :一条是理论模型的合理保留与修改或扩展的过程 ;另一条是以实验或经验作为基础的 ,它构成了一个经验扩张的体系 ,形成背景理论、经验系统和理论建构之间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  相似文献   

18.
天文学家最有力的工具或许并不是天文望远镜或计算机,而是人类的想象力。有了它,我们会无意识地渴望着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那些“补丁式”的研究拼接起来,缝合成一床有条有理的“知识棉被”。利用它,我们还将知道我们短暂的人生是怎样与行星、恒星、星云以及星系联系在一起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和其他观测小组已经发现了12颗左右的行星在围绕着其他恒星作轨道运动。最近,我们小组又独自发现了5颗这样的行星。这些发现,使得人与宇宙的关系之中最关键的部分突现了出来。从已经发现了的33颗太阳系外行星中…  相似文献   

19.
问题1:9岁的儿子问我“人为什么能透过水看到东西”,我无法给他满意的答案。谁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水或其他透时液体允许光线通过?解答1:这个问题也许应当换一种方式来提,即不是问:透明介质为何允许光线通过,而应当问:光线是如何在不透明介质中被阻隔的。解答2: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其能量由光子所携带,放光的性质与它的波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物体由包括电子在内的基本粒子所组成,而电子总是以一定的能量状态存在着的。当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中的电子或原子就会根据频率条件,有选择地吸收具有某些能量的光子,而不符合频…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5,(8):76-76
我们时常看到警察带着警犬在机场里巡视。警犬能用它那敏锐的鼻子找寻出隐藏着的毒品或炸药,与此相比人类只能自愧不如了。这说明了人类的嗅觉功能正面临着巨大的衰退。也许你会说,狗天生是靠嗅觉生存的。但是,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是与人类同属的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嗅觉也比人类的灵敏。与猴子或类人猿相比,人类丧失嗅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