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处理焦化废水的两种工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较单一好氧生物处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水解酸化作为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比较适宜。当实际焦化废水进水CODcr浓度为2214mg/L,水解酸化停留时间12h,好氧曝气时间18h,间歇动态试验出水CODcr浓度为172mg/L时,CODcr的去除率达92.23%,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5)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
复合式生物处理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合式生物处理技术将生物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工艺和固定生长的生物膜工艺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了悬浮生长法效率高和固定生长法适宜性强和稳定性好的优点,提高了生物量,从而有效地提高生物反应器的容积利用效率,使其在高效率和高稳定性条件下运行.采用复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和复合式好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反应器可以显著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经过8h水解酸化后接8h复合式好氧生物处理后,系统出水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随着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以及处理费用和能耗的限制,根据传统经验和规范来设计和管理污水处理厂的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污水处理事业的要求。将厌氧工艺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对低有机物浓度的城市污水进行预处理,不仅可以节省初沉池,而且因其不需要曝气可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开发,水解酸化处理工艺作为生物预处理工序或厌氧-好氧联合生化处理工艺中的前处理工序,已经日益成熟并引起广泛应用,人们已经认识到厌氧发酵过程控制在酸化段而带来的好处。因此如何发挥一段处理(即水解酸化处理)的最大功效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TiO2在光照下分解有机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TiO2的光氧化催化作用,对有机污水中的有机物,特别是各类芳香烃的光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TiO2对芳烃的降解速度随着芳环数的增加而降低,PH为3-9时,光解活性最高,TiO2焙烧掺杂后其光降解活性可大幅度提高,在脱色方面优于生化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iO2光降解处理污水技术可作为生化处理的补充手段,对较难生化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可提高污不的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声化学氧化-SBR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声化学氧化法作预处理,可使生物难降解的染料废水可生化性BOD5/COD值由0.22~0.28提高到0.44~0.51。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染料中间体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混凝-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工艺进行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混凝、电解、催化氧化及水解酸化工序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经好氧化生处理后的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废水中CODcr总去除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解-生物厌氧(UASB)-渗滤联用方法处理湖蓝-5B染料.通过电化学降解可提高可生化性,通过UASB反应器可使大部分有机物降解,控制污水进塔的流速、反应温度来研究不同条件下厌氧生物反应器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后经过渗滤系统可使脱色率达到100%,CODCr去除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8.
水解酸化作为污水预处理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为进一步提高该段工艺的处理效率,通常在水解酸化段添加一些填料,不仅可以提高生物量,还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和截留更多的进水悬浮物。这也是传统填料的作用。而将海产品废弃物贝壳作为水解酸化段的填料,不仅具有传统填料的功能,还能补充因污水酸化造成的碱度损失。  相似文献   

9.
电化腐蚀法预处理难生化的染料中间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料中间体二硝基氯化苯废水对生物具有毒性,是目前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本研究采用铁的屑-煤渣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以改善它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COD和色度,研究结果表明,经铁屑-煤渣处理之后,出水可生化性好,对生化过程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玻璃厂废水处理工程的概况,阐述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设计参数,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总结了调试与运行情况,指出本工程设计采用水解酸化工艺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了后续生物处理的去除效果,水解后的生物处理采用先进的复合生物反应器工艺,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处理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常规处理技术的分析,介绍了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的现状,论述了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对国内油田含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田所产生的含油污水,设计了砂滤-固定化菌剂活性炭深度处理装置,研究对污水中油和SS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此过滤装置的含油污水,最终出水中油和SS的含量分别为3.25 mg·L~(-1)和26 mg·L~(-1)。石油降解菌剂对石油的降解率在10 d内可达35.6%,显示了此种菌剂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数值模拟在评价含油污水对地下水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耦合入渗带与潜水层的地下水渗流和石油污染物迁移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数值解。针对可变潜水面边界给出了节点变性和迭代求解方法。在认识大庆宋芳屯油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实际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上述模型,对宋一联合站含油污水外排环境的污染范围、程度和自净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含油污水外排不仅造成土壤的严重污染,而且由于土壤自净能力的降低,最终将使污水以原生浓度进入含水层。由于含水层处于饱水状态,生物降解能力和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不如表层土壤,因此,污染物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在于含水层之中。本研究对含油污水外排所造成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提供了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餐饮业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破乳技术的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餐饮业含油废水的性质及处理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手段,通过大量条件实验,确定了餐饮业含油废水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石油炼制行业生化后的排放废水达标率低这一难题,提出了采用粉煤灰、炉渣处理这类含油废水的工艺技术路线。通过实验室试验,试验表明:采用该法处理经生化后的含油废水,技术简单可靠,经济实惠,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或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在油田含油污水的混凝处理工艺中,采用一种新的在线混凝检测与控制方法--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并考查了此投药自控系统对原水流量、水质变化的调节性能.结果表明,该检测与控制技术可测定出油田含油污水中絮凝体相对粒径及数量变化情况,灵敏地反映出加药后的混凝程度,具有良好的调节和控制特性,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含油污水混凝检测与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含油污水气浮旋流耦合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含油污水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应用了气浮理论.利用气液混合泵边吸水边吸气,在泵内含油污水和空气在一定的压力下均匀混合,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然后泵入旋流器内进行分离。研究了加入气泡对压力降和入口流量的关系、分流比和压力降的关系、含油浓度和分离效率的关系、气泡量和分离效率的关系的影响。发现在一定的充气量范围内(标况下体积比4%~5%),微细气泡的存在能够明显提高油水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约20%)。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石油工业含油废水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渤海某钻井平台的钻井盐屑含油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MBR、Fenton氧化与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实验表明:当进水COD为3,930.1~5,119.0,mg/L、NH3–N和油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3.2~232.1,mg/L和903.4~936.9,mg/L时,组合工艺对废水COD、NH3–N和油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8%、97.7%和99.6%,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水质达到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356—2008)的二级排放要求,可为同类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含油废水处理的一些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及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0.
除油好氧降解菌的筛选与除油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降解含油废水中石油烃的好氧降解菌株,选用炼油厂石油废水处理站曝气池活性污泥作为菌源,采用平板分离,得到39株菌。利用得到的菌株对含油废水中的CODCr和油进行降解效果试验,并进行混合菌的联合试验,确定出混合菌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优势菌属。通过单株菌与混合菌降解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全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株菌,从而说明共代谢作用增强了微生物的降解能力。试验表明,经过驯化后的混合菌,其降解效率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