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2005年5月31日,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第一颗由冰渣组成的卫星,这颗卫星就是木星的一颗卫星:木卫五。这一发现动摇了科学家们长期坚持的卫星形成理论,对研究木星和太阳系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发回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木星新卫星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位学生在工作中发现了木星的又一颗卫星.这是已确认的木星第14颗卫星,它是在“旅行者”2号于1979年7月8日所拍摄的木星环的照片上被发现的,当时该飞行器离木星约为128万公里. 这颗木星新卫星绕木星运行的轨道正好处在木星环的外缘,离木星云层顶约57800公里,轨道面和木星环面重合,绕木星运行的周期为7小时8分钟,轨道运行的线速度达每秒30公里,为太阳系中已知卫星速度之冠. 初步估计它的直径约为20~40公里.由于它的反照率只有大约0.05,故它的表面不可能由冰构成.  相似文献   

3.
伽利略卫星,是木星的四颗主要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的统称。天文望远镜发明以前,人们只认识太阳系中一颗卫星,这便是月亮。1610年,伽利略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木星,发现了它的四颗卫星。为了表彰伽利略的功绩,天文学家把这四颗卫星命名为伽利略卫星。它们的学名是:木卫一,伊奥(IO);木卫二,欧罗巴(Europa);木卫三,盖尼默德(Ganymede);术卫四,开列斯托(Callisto)。  相似文献   

4.
在太阳系中土星是拥有众多卫星的行星之一.到2005年为止,科学家已在其周围发现了37颗卫星(简称"土星"),俨然一个"小太阳系".  相似文献   

5.
浅话木星     
1994年7月,苏梅科彗星与木星发生了大碰撞,中国的科学家与天文爱好者已领略了21颗分裂的彗核历时5天半与木星的碰撞是何等蔚为壮观。 木星是太阳系大行星中最大的一个。它的体积、质量比其他八大行星的总和还要大。木星的自转周期只有9小时56分,因此又可称为是自转速度最快的一个。论卫星数目,木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它有16个卫星,其中最大的‘木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空航天局举世瞩目的木星探索计划正在如期推进。继《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向木星大气层释放一枚探测器完成木星大气层成分和风速测试后,现在正沿木星轨道环绕运行并按预定计划对其云雾笼罩中的17颗卫星进行近地观测。近期空间探测器先后传回一组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毗邻的木卫1,2,3号卫星地形照片.这些空间照片揭示了有关这些卫星地质构造活动一些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线索。1996年8月中旬美国航空航天局向新闻界公开了这组照片,它们是《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为期5年对木星及其卫星科学探索计划期间拍摄和传回地球的首批照片。3颗…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近日宣布,研究人员在土星周围新发现20颗卫星,使土星被发现卫星的总数达到82颗,超过被发现拥有79颗卫星的木星,成为太阳系新晋"卫星之王"。借助建在美国夏威夷的日本"昴宿星团"望远镜,美国卡内基科学学会研究人员领导的团队找到了这20颗尺寸"迷你"的土星家族新成员。研究团队已向公众发起在线征名,希望以北欧、高卢或因纽特神话中的形象为新卫星命名,活动截至  相似文献   

8.
木卫一是木星——太阳系各大行星中火山最活跃行星的一颗卫星,其大小虽与我们地球的卫星——月球盖不多,但它是地狱的真正化身:其赭黄色地表不是别的,而是从火山中喷发出来的硫及其硫化物,喷发时可高达上百千米.这颗不起眼的小天体为何如此大量又如此猛烈地喷发硫化物?问题全在于巨大的木星对木卫一的潮汐作用(万有引力)使木卫一地下深处加热到惊人的温度.未卫一的火山喷发是1979年"探险者"号探测器飞过木星系时所发现的,现在科学家们又通过"伽利略"号探测器拍摄到大量详细照片,从这些照片上可清楚地看到未卫一上的平原、峡谷和火山口,整个地形犹如被火  相似文献   

9.
太阳系里还有多少颗卫星没有被发现?也许你会说,顶多也只能再发现10颗。理由是,毕竟在整个20世纪里,天文学家也才找到了几颗而已。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如今科学家已找到了86颗环绕着巨行星运行的卫星,并且还有更多颗在等待着被确认。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实际存在的卫星远不止这些。从来就没有人认为,太阳系的家族里还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成员。这些卫星被归类为“不规则卫星”,因为它们的运行轨道又长又远且极为椭圆,甚至不在其母行星的赤道面上。而所谓的“规则卫星”,就像是地球的月亮或木星的伽利略卫星群,有着较紧密、较圆且几近赤道面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12年8月6日耗资25亿美元(约合154亿元人民币)的美国"好奇"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之后,科学家对这颗红色星球是否适宜生命存活展开了新一轮的探索。不过在太阳系中,火星并非寻找地外生命的唯一希望。综合考虑生命生存所需的基本元素、热量、液态水以及相对稳定的环境等条件,更遥远的木星轨道上还有其他有力候选者。1610年,天文学先驱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这也是人类首次得知除地球外的其他行星  相似文献   

11.
1610年,伽利略通过他的第一架原始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阿奥(Io)、欧罗巴(Europa)、加纳梅特(Ganymede)和卡利斯多(Callisto)。这项惊人的发现震撼了世界,成为科学探险史上新的里程碑。长期以来,人们梦幻着摆脱地球引力的羁绊,越过浓密的大气屏障,到星际世界去漫游。空间时代的到来,终于使梦幻变成了现实。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那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象更是吸引了无数的科学家。到木星去考察,这就是“旅行者”飞船的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获得了木星的最大卫星--木卫三存在地下盐水海洋的最佳证据。这个海洋位于150千米厚的木卫三地壳(主要由冰构成)下面,深度估计达100千米,是地球海洋深度的10倍,比地球表面的总水量还大。这一发现意味着,木卫三可能支持已知的生命形式存在。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也是唯一自己拥有磁场的卫星。磁场在木卫三两极地区的上空形成极光。因为木卫三靠近木星,所以它也身处木星磁场中。当木星磁场改变时,木卫三的极光也会变化,前后“摇晃”。正是通过观测这种“摇晃”,科学家得以确定木卫三的地壳下存在大量海水,从而影响它的磁场。  相似文献   

13.
正以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Jupiter)命名的木星,注定不是一颗平庸的行星。木星是巨大的——"如果你将太阳系中的一切全都放在一起(除了太阳),那么它们都可以被塞进木星内部。"木星也是美丽的——"明黄色的它在夜空中尤为醒目,它还有纠缠瑰丽的气体云和永不熄灭的极地烟火。"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凝视过它,命名了它;几百年前,伽利略还观测过它,并发现了它的四颗卫星。如今,我们终于可以贴近这颗美丽的  相似文献   

14.
再访木卫二     
从1995年到1997年底,美国宇航局的不载人"伽利略号"宇宙飞船陆续从遥远的太空向地球发回了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木星以及它的几颗卫星和周围几颗小行星的大量数据和数百张高清晰度图  相似文献   

15.
行星科学工作者研究了来自宇宙飞船“旅行者二号”的照片后发现,木星的一个卫星有维持生命的可能。这个卫星是欧罗巴。科学工作者对它的结论并不十分肯定,但为原来的推测——这个太阳系中最大行星的卫星有一同地球上相似的海洋——提供了新的依据。科学家一般认为,水的存在是出现和维持象地球上这样生命的必要条件。史蒂文·W·斯奎尔与雷·T·雷诺兹是座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研究人员。他们认为,木星至少有16个卫星,欧罗巴是其中之一,它的面积同地球的月亮差不多,表层是  相似文献   

16.
尽管近期痛失2枚火星探测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仍然拟定了新世纪太阳系空同探索总体规划——新世纪前15年,科学家将致力查明太阳系及其行星诞生初期的情景,以及地球如何演化出现适合生命繁衍条件的。其他空间探测器将在火星、木星以及土星这类有气体环绕的巨大行星和卫星上着陆,探查现在和过去的生命迹象。在掌握充分的科学资料后,科学家就有理由在月球、火星和一颗仅为半个月球大的塞拉斯(C叶四川、行星表面创建一系歹1空间前哨站。太空遥远的距离和恶劣的生存条件无疑将阻挠人类前往太阳系其他大部分边缘地区,所以科学家将依…  相似文献   

17.
解读欧罗巴     
<正>科学家估计,欧罗巴地下海洋水量是地球海洋的2~3倍。欧罗巴为什么可能存在地下海洋?这样的海洋如果真的存在,其中可能有类地球生命吗?欧罗巴是环绕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中最小的一颗,它在木卫中与木星的距离为第六近。它也是太阳系中第六大的卫星。它是依据希腊主神宙斯的情人欧罗巴而命名的。欧罗巴的个头比月球小一点。欧罗巴有水—冰地壳,还可能有一个铁—镍内核。  相似文献   

18.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4):12-12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引力微透镜”技术在遥远的外星系发现了一颗冰冷“、笨重”的行星。由于这颗行星与地球十分相像,所以科学家们称它“为超级地球”。据报道,这颗行星的质量为地球的13倍。它围绕旋转的恒星距离地球约9000光年,大小为太阳的一半。这颗系外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不像地球离太阳那么近,大约处在类似于太阳系中木星和土星的位置。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有岩石行星处在类似于太阳系的气态巨行星的位置。他们将这颗行星称为“失败的木星”,目前还不清楚为何这个行星没有发展为气态巨行星,不过据推测,在该行星形成…  相似文献   

19.
探索土星环     
今天,望远镜以当年伽利略只能梦想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太阳系:太阳表面的爆发威力高达1000万亿吨梯恩梯;木星表面的大红斑实际上是一个超巨型风暴涡旋,它大得足以吞没三个地球;在木星的卫星伊娥(木卫一)表面,火山将气体和尘埃喷进太空.  相似文献   

20.
许槑 《自然杂志》2004,26(6):356-356
近十年来 ,天文学家们在太阳系以外发现的近百个行星系统中 ,大都有“灼热木星”———气态的巨行星绕恒星运行 ,而它们与主星的距离都接近于我们太阳系中水星与太阳的距离 .科学家们认为 ,这些巨行星是在远离主星的寒冷区域形成的 ,后来 ,由于围绕着年轻恒星的尘埃盘内物质的引力拖曳 ,失去角动量后向主星移近的 .受此启示 ,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内的木星也可能发生过向太阳移近的现象 .科学家们发现 ,位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内的 ,一群 70 0多个岩石状不太大的 ,被称为希尔达 (Hilda)的小行星群 ,它们绕太阳三圈的时间恰巧等于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