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雾灵山土壤垂直分布类型及其剖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了雾灵山地区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类型及其剖面特征.结果表明:雾灵山的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山地褐土是雾灵山土壤垂直分布带谱的基带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和温度发生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依次出现了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不同土壤类型的剖面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理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伊犁河流域土壤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犁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植被覆盖度高,土壤发育充分,土壤类型及适宜性多样,土地资源丰富,质量结构上乘。山地依次发育了山地栗钙土、山地黑钙土、山地灰褐色森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等类型,其中森林、草甸土类发育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河谷盆地草原、草甸土壤发育充分,主要有沼泽土、草甸土、灰钙土、黑钙土、栗钙土等类型,其中灰钙土、栗钙土发育典型、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3.
川西北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样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川西北高寒草甸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取的研究区域内,有机碳、全氮、C/N、全磷、容重对浅丘山地灌丛的土壤呼吸速率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5~0.8,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有机碳、全氮、C/N、全磷、容重、体积含水量及pH与浅丘山地草甸土壤呼吸速率间的相关系数非常小,均对浅丘山地草甸CO2的释放没有影响;有机碳、全氮、C/N、容重、体积含水量、pH对丘前阶地草甸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也为0.5~0.8,P<0.01.整体上,浅丘山地灌丛剖面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呈现出连续性和深层性;丘前阶地草甸则呈现出间断性和表层性;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是浅丘山地灌丛大于丘前阶地草甸.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伊犁河上游典型草地养分限制状况,为不同草地类型群落营养循环及植物-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草地群落植物-土壤氮、磷、钾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研究区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群落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根系的氮、磷、钾含量变异较大,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甸植物地上部分氮含量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寒草甸的氮含量;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植物地下部分根系的氮含量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甸和高寒草甸的氮含量;不同草地群落类型植物地上部分的P含量与植物N/P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N与土壤P含量、土壤P含量与土壤N/P比值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土壤N和土壤N/P比值极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83。【结论】研究区土壤氮素缺乏,可以考虑在草地生长过程中适当添加氮肥。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火烧坪牧场的自然环境、植物种类、草甸植被的群落学特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牧场草甸样地的排序,分析了放牧对草甸植被的种类组成、地上生物量、群落演替诸方面的影响,并对鄂西山地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庆安县地处松嫩平原东部,小兴安岭余脉的西部边缘呼兰河中游的平原上.由南北向中间高低相间形成了侵蚀山地,侵蚀堆积台地,堆积河谷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土壤随地形,从侵蚀山地、侵蚀堆积台地到堆积河谷平原呈有规律性的分布着暗棕壤,白浆土及黑土等八大类地带性土壤,并在这些地带性土壤中分布着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等非地带性土壤.  相似文献   

7.
甘南高寒草地资源保护及优化利用模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分析了高寒草地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在环境条件影响下的阻滞增长动态,依据生态学中的K/2值原理组建草地资源保护性利用的模型。依据在甘草玛曲县草地的调查结果,分别对山地草原化草甸、山地草甸和沼泽草甸等草地资源,建立了相应的保护指标,提出了草地资源优化利用的放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管涔山林区草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草甸所处的地形部位将山西省管涔山林区的草甸分为河漫滩草甸、山地草甸、亚高山草甸三种类型。采用样方法对草甸内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依据草甸内的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对其进行命名,河漫滩草甸的植物群落形成了一个生态序列,山地草甸是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构成的植物群落,亚高山草甸是以苔草和珠芽蓼为建群种形成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TERRA/MODIS,结合地面20个气象台站提供的数据,以北疆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温性草原、低地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荒漠6种代表性草地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2004,2005年4~10月的月度变化为例,研究了不同草地类型在各个生长阶段植被指数的变化和草地的生长状况.研究结果表明,EVI对植被变化的敏感性要强于NDVI的,但是在植被生长状况较好的草地,NDVI比EVI更稳定.植被盖度比较好的草地类型(如温性草甸草原、山地草甸)的植被指数与温度和降水都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但植被稀疏的草地(如温性荒漠、温性荒漠草原)的植被指数与温度的相关性比较弱,与降水的关系更弱.  相似文献   

10.
在对涠洲岛、渔岛和西村岛的3个剖面的11个土壤样品和3个母岩样品进行矿质全量、游离氧化铁及粘粒矿物等分析的基础上,对海岛土壤的脱硅富铝化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个海岛的土壤的脱硅富铝化强度是涠洲岛 > 渔岛 > 西村岛,但均比相同气候带下的砖红壤、赤红壤的脱硅富铝化作用弱。据此及其他分析结果,建议将涠洲岛土壤(1号剖面)归类于铁硅铝土土纲、湿润铁硅铝土亚纲中的棕红壤土类,将渔岛。2号剖面)和西村岛(3号剖面)的土壤归类于铁硅铝土土纲、湿润铁硅铝土亚纲中的准红壤土类。  相似文献   

11.
Fuzzy聚类分析在土壤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福建山地土壤为例,进行土壤分类研究。首先对20项土壤理化特征在计算机上进行Fuzzy聚类筛选,确定粘粒交换量、阳离子交换量等12项有代表性的土壤指标为分类指标。并据此对福建山地土壤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草句土、黄壤、草甸黄壤、红壤、黄红壤、红黄壤和变性土7个类型。同时提出了分类鉴别方法——加进标准样本的Fuzzy聚类分析法和福建山地土壤分类鉴别的计算机软件。研究结果表明,Fuzzy聚类分析法在土壤分类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统计学特征值和土壤退化指数分析方法,对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边缘带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学特征值和土壤退化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甘家湖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水平空间(0~5 cm)分异为胡杨林土>芦苇湿地>耕地>盐化草甸土>梭梭灌木林土,变异程度为47.20%.垂直空间分异上差异显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中层,中层高于下层,变异程度胡杨林土90.88%、芦苇湿地55.08%、盐化草甸土64.47%、耕地46.03%,梭梭灌木林土71.43%.土壤退化指数芦苇湿地-47.27%、盐化草甸-54.55%、耕地-33.09%、梭梭灌木林土-78.18%,定量反映了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湿地土壤有机质的退化程度,表明原生生态系统随人为活动干扰强度加剧而退化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3.
山西五台山嵩草(Kobresia)草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嵩草草甸在山西仅分布在五台山2400米以上的山地,由北方嵩草(Kobresia bellardii)和小嵩草(K. pygmaea)占优势。本文就草甸植被的组成,外貌和结构以及类型和分布作了初步分析。并将其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嵩草草甸作了简单比较。最后,讨论了五台山嵩草草甸的垂直地带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的223个典型土壤剖面特征数据和1:20万广东省土壤类型图,在GIS技术的支撑下,对广东省山区土壤0—20cm和0—100c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山区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0—20cm为29.23tC/hm2,0—100cm为100.31tC/hm2;不同土壤类型其有机碳密度差异明显,0—20cm山地草甸土最高,为72.38tC/hm2,0—100cm硫酸盐土最高,为237.58tC/hm2,山区主要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密度差异表现为赤红壤(25.61、86.60tC/hm2)水稻土(28.94、90.82tC/hm2)红壤(31.59、110.61tC/hm2).两种土层厚度的有机碳密度均呈现出北部高于南部、粤北山区高于粤东山区和粤西北部山区的态势,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大,但海拔1200m以上的山地增幅明显减缓.气候特征和海拔高度决定了广东山区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总体分布格局,而土壤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导致山区土壤碳密度格局变化更为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生物气候带角度出发,论述了鼎湖山土壤形成的生态环境,土壤形成的特点,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将鼎湖山自下而上分为四个土壤垂直带:1、海拔300米或350米以下为赤红壤;2、海拔300米或350米至600米之间为山地红壤;3、海拔600米至980米为黄壤;4、海拔980米以上为山地灌从草甸土.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了冻融季节扎龙湿地的物质迁移和转变规律。结果表明:季节性冻融对扎龙湿地的演化有着明显的影响。扎龙湿地在小尺度内常表现为盐化沼泽土-碱化草甸土-浅位柱状碱土-白盖苏打碱土-风沙土的微域格局。芦苇沼泽孔隙度高达62%,这有利于湿地保持水分和盐沼湿地的形成。碱土和草甸土富含粘粒和粉砂对土壤含水率起限制作用,如草甸土和碱土表层(0~30 cm)的饱和含水率仅为38%和28%。季节性冻融导致扎龙湿地土壤表层的持水量有显著的增加。盐沼湿地冻融前后的含水率从200%增加到260%(达过饱和状态),但是碱土和草甸土的含水率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科学评价辽宁西北部农牧交错区土壤退化特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土壤退化原因和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研究了风沙土和草甸土土壤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评价风沙土区土壤退化指标为:有机质、全氮、全磷、沙粘比;评价草甸土区土壤退化指标为:pH值、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  相似文献   

18.
用环刀法进行野外采样,并结合室内实验方法,对祁连山南坡高山草原等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枯落物持水量、土壤持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密度均为上层小于下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密度由大到小为退化草地、高寒草甸、荒漠草原、高山草地、山地草原、沼泽草甸、湿地.土壤的总孔隙度均为上层大于下层,总孔隙度和土壤的最大持水量由大到小为湿地、山地草原、沼泽草甸、高山草地、荒漠草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枯落物持水量最大的是湿地(57 t/hm~2),山地草原(35 t/hm~2)次之.自然含水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整体分布在6%~50%,最大的是沼泽草甸,湿地次之,最小的为荒漠草原.湿地、沼泽草甸、山地草原的土壤物理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好于退化草地、荒漠草原和高寒草甸.除退化草地和荒漠草原物理特性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外,其他的都较为显著(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19.
秦岭及其以北黄土区土壤地带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壤地带性研究,对揭示本区土壤地带性特点与关系,指导农林牧业协调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利用野外考察和已有研究资料进行研究。结果秦岭山地的土壤秦岭山地的土壤垂直地带性是:褐土分布在海拔1300 m以下,山地棕壤分布在海拔1300~2500 m;山地暗棕壤分布在海拔2400~3100 m,山地草甸森林土分布在海拔3000~3400 m,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3300~3767 m。秦岭以北黄土区的土壤水平地带性是:褐土分布在自秦岭北麓至北山,黑垆土分布在北山以北至长城沿线,栗钙土分布在长城沿线以北地区。结论土壤空间演替只要受水热条件的影响,通常在受海洋季风和湿润气候影响强烈的地区,土壤垂直地带性为水平地带性的缩影。而秦岭以北的黄土区,由于东南季风的影响减弱,大陆干燥气候影响增强而形成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地带性土壤以黑垆土和栗钙土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辉腾锡勒地区鸟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6月对内蒙古辉腾锡勒地区的鸟类区系、生态分布以及风力发电场对鸟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考察期间共记录到鸟类43种,隶属于12目20科37属.全部为繁殖鸟.其中留鸟13种,夏候鸟30种.该地区大致可分为山地草甸草原、湖泊、人工针叶林、沟谷山地和居民点五种生态环境.风力发电场的高压电线对栖息于山地草甸草原和针叶林的隼形目鸟类造成一定影响.山地草甸草原中几个较大的湖泊周围的风力发电机,对大中型水鸟的迁徙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