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模拟伤口愈合的“自然绷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与人体凝血时出现的同一化合物,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可能会最终成为一种“自然绷带”的纳米纤维垫。由只有人的头发丝千分之一细的纤维蛋白原束织成的这种织物,可以永久性地放在伤口上,将失血量减少到最少并有助于伤口的自然愈合。  相似文献   

2.
<正>不想伤口留下疤痕?试试贻贝胶吧。这种海洋软体动物分泌的一种胶类物质能使大鼠的伤口完美愈合。已经有许多帮助人们减轻疤痕的产品投放市场,包括激光疗法等。但最近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取自贻贝的"胶"泥,帮助伤口愈合。当在皮肤中起支架作用的胶原蛋白断裂开来并  相似文献   

3.
最新绷带     
英国专家们发明了一种包扎用品,根据他们的意见,这种用品可在骨折治疗中进行一大变革。所说的是由半氨基甲酸乙脂混合物做成的绷带。它在和水化合时会变得象石头一样坚硬。半氨基甲酸乙酯绷带比石膏绷带坚固三倍,轻三分之二。在使用绷带前稍许加上点水,而过半小时它们完全变硬。这种绷带在史前鲸鱼的遗骸上进行了试验,其骨骼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尔斯堡附近的海湾底部发现。为了从水中打捞出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9,(5):7-7
在对全球范围内生活于海面下300~1200米深度的鱿鱼进行研究后,科学家发现这种头足类动物的交配技巧之怪异、之丰富简直大大超出预料。例如:其中一种雄鱼用自己的嘴和爪子在雌性伴侣身上划开一个深达5厘米的伤口,然后用生殖器状的副肢将精囊置入伴侣的伤口内;另一种雄鱼的精囊一旦附着在雌鱼身上,就会自行挖洞进入雌鱼体内,  相似文献   

5.
科技短讯     
最敏锐的电子鼻 人类的鼻孔内至少有上千种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可接收不同的气味分子。其中大多数都很“专业”,只会对几种物质做出反应。相形之下,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发明的一种微芯片,则能探测一特殊的气味,甚至包括那些最为敏锐的人类鼻子也很难探测出的味道。这种传感器只配置了6种接收器,但它们覆盖相当广  相似文献   

6.
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称 ,由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开发出的一种能够自动成形的塑料可用作手术缝合线和医疗植入物。这种“智能”塑料由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制成 ,可被人体吸收 ,经设计后能够记忆一种特定的形状 ,当加热到体温时 ,它就会自动转化成所需的形状。参与该研究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说 ,这种塑料可用来制作植入物或骨钉 ,植入人体时比细线略粗一点。加热之后就会变成所需的植入物形状。由于该材料具有记忆功能 ,它能以一个松散线团的形式穿过切口。当被加热到体温时 ,材料“记起了”它设计好的形状和大小 ,然后收缩拉紧伤口。等伤…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分离出一种促使伤口愈合的机体的特殊化合物。这种被称为“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esis)的物质是从兔的伤口分泌物的液体提取的,并由zena Werb等制成半提纯制品。微量的该因子(约千万分之一克)就能加速动物植皮的血管再生以及兔眼角膜毛细血管的形成。而在正常情况下角膜是不含血管的。  相似文献   

8.
海丛 《科学之友》2005,(2):53-53
在漆黑的森林里,或许你最不想碰到的就是饥饿的吸血蝙蝠——它会咬人。更糟糕的是,这个身长7cm、长着尖尖耳朵的小家伙的唾液里含有一种抗凝血物质,会使你的伤口流血不止,这样它就能够饱餐一顿了。但是吸血蝙蝠唾液里所含的这种抗凝血物质,对中风病人来说可是救命的灵丹妙药,它可以恢复因中风而被破坏掉的组织中的血液循环,从而防止脑部损伤和瘫痪。  相似文献   

9.
正身患"蝴蝶病"的7岁男孩危在旦夕,万幸的是,一种新疗法不仅拯救了他的性命,还让他从此摆脱了这种遗传病带来的痛苦。神奇的基因疗法,如何使他重获新生?危在旦夕的"蝴蝶男孩"2015年6月,7岁男孩哈桑被送进了德国波鸿鲁尔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他看起来像是受到了大面积烧伤:通体血红,皮肤布满伤口和水泡,全身多处严重感染。但这种惨状并非由烧伤造成,而是一种可怕疾病的后果。哈桑患有罕见的先天遗传病——大疱性表皮松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超级癌症”的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英文简名(AIDS)的音译。所谓“获得性”。是指这种“免疫缺损”既非遗传,也不是先天性因素造成。现在已经查明,健康人如果受到一种特殊病毒的袭击,就会产生“获得性”,并被摧毁其免疫系统。这种特殊病毒就是艾滋病病毒。值得关注的是: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东京国际医学技术展览会上推出一种名为Muu Socia单眼球机器人,这种新型机器人用聚合物制成柔软外壳以便在照顾病人时减轻孤独患者的痛苦,能拍摄5兆比特的录像。它会笨拙地移动,执行几种声音指令,并能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12.
电池是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重要而义恼人的部件,踱弃的电池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斯坦福大学开发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这种超薄可充电电池可以制作在一张纸上.轻型、灵活.就像普通的A4纸一样。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俄罗斯与德国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独特的防寒复合材料。据称,用这种新材料生产的衣服能够充分积蓄来自环境和人体的热量。这种新型复合材料是三维聚酯纤维基质,其结构内增加了具有相变特性胶囊的聚酯绒毛组分。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而且具有高孔隙率,有助于保持衣服内的热量。  相似文献   

14.
《知识就是力量》2004,(5):73-73
日本电气公司开发出一种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的新型电池,充电时间由1个小时左右缩短到30秒,应用于便携式微型唱片播放机和数码相机等,都会带来更大便利。这种新型电池通过一种特殊的树脂蓄电。开发了两种型号,一种是2厘米见方,厚4毫米,另一种像名片一样大小,厚5毫米。两种型号的电池完成充电的时间均为30秒,用于便携微型唱片(MD)播放机可持续使用80小时,与同型号的镍氢电池性能大致相同,但却省了很多充电时间。这种新型电池不仅充电快,放电也很快,在短时间内可输出高功率电力,一旦遇到停电等突发事件,可以用作电子计算机或混合动力电动汽…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2009,(2):47-47
塑料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技术发明之一,但德国科学家相信,这种材料不久会被另一种新材料所替代。 新发明——液体木材——可以替代现代工业中所使用的塑料。塑料作为一种材料在世界上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不过它具有许多缺点。首先,塑料的回收利用成本高且污染环境:其次,塑料含有可诱发癌症的毒素:再次,塑料由石油制成,而石油并非是用之不竭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邮票的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了解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窗口,因此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但是你知道吗,在世界战争史上,邮票也扮演着一种特殊的角色,在这些“国家名片”的背后,充满着战争的硝烟。传递情报在一战和二战中,交战双方经常利用邮票的图案、面值、纸质,甚至是邮戳和贴邮票的位置来传递情报,从事间谍活动。在一战期间,英国情报机关精心仿制了一批德国的10芬尼和15芬尼的邮票。这种邮票的纸张经过药物处理后,可以用特殊的墨水在背面写上肉眼看不见的文字,对方收到信后只要把邮票放在特殊的药水里,文字就会显…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如猫、狗、鼠等小动物的四肢受伤后本能地会不断用舌舔伤口,从而使伤口得以自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动物的唾液中含有能愈合伤口的特殊物质.这一动物的本能现象使科学家受到一些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8.
双面真菌     
<正>一种对其中一个宿主有益但对另一个宿主有害的真菌共生体。巴拿马热带雨林中的龟甲虫,其蛹表面覆有一层白色蜡样物质。科学家曾认为该物质是龟甲虫的分泌物,直到2020年,德国某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这种白色物质在培养皿里竟然会生长。这就意味着,它并不是分泌物。那它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德国ESG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形如翅膀的新型滑翔翼,特种兵穿上它之后就可以在空中滑翔出约200公里的距离,犹如神兵天降般突降敌军阵地。更令人惊叹的是,由于这种滑翔翼系由炭纤维制造,不论空中或地面雷达几乎无法探测到它。  相似文献   

20.
一项针对32种热带淡水观赏鱼的新研究发现,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已对抗生素耐药,这意味着它们可能会把致命疾病传染给人类。在这些鱼身上发现的假单胞菌会引起肺炎,进入伤口则会引起感染性休克。在未清洗的表面,这种细菌能存活多日。鱼身上的葡萄球菌可能感染人的发囊并引发其他的皮肤感染,包括染性很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