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机器人套装     
《科学之友》2008,(6):15
在好莱坞电影《钢铁人》中,平凡人只要穿戴特殊辅助机具,便可以展现超能力,而为了让人们在现实中尽快实现这一愿望,美国陆军正与机器人设计公司合作研发名为“XOS”的铝制“外骨骼”,可以让穿戴者具有无穷大的拉力,拉动90kg的东西不在话下。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10,(8):88-88
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它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周毅 《科学之友》2007,(6):92-92
儿时,遥望满天星斗眨着明眸和自己嬉戏,总以为星星原本闪亮。后来才知道许多星体不过是块“石头”,它们借助太阳的能量才折射出光茫,比如月亮虽似银盘,实则暗然。  相似文献   

4.
2011年底《雨果》一片的上映,让人们回想起了一位尘封的电影人,他就是被称为“世界电影第一人”、“科幻电影之父”的乔治·梅里哀。《雨果》以一种极为伤感的笔调。描述了乔治·梅里哀的晚年生活,并给出一个不同于现实的美丽结局。  相似文献   

5.
在电影《阿凡达》中,科学家将人类DNA与潘多拉星球土著纳美人DNA合成后人工培育成“阿凡达”的肉体替身,并通过人类的意识对其进行“远程控制”。眼下,美国军方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以下简称DARPA)2013年预算报告中披露,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名为“阿凡达”的研究项目,打算在未来打造出像电影《阿凡达》中一样可用人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军团”。  相似文献   

6.
机器战警     
刘辉 《科学之友》2004,(9):26-28
观看过好莱坞电影《机器战警》的观众,都会记得那个半人半机器的警察,在各种危险场合下刀枪不入,所向披靡。看完这部电影,大家会想,现实中如果真有这样的机器警察就好了。  相似文献   

7.
据悉,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7000m载人潜水器”目前已进入总装阶段,2007年即可下水深潜。这个潜水器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HOV便可以开始工作;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7000mHOV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可长达7h。据介绍,目前世界上可用的载人深潜器总共有5台,分别是日本“的深海6500”号、美国“的阿尔文”号、法国“的鹦鹉螺”号、俄罗…  相似文献   

8.
你玩过在书角画小人,然后快速翻动书页让小人动起来的游戏么?其实,那就是“电影”,一直以来,电影都被当成是一个制造梦想的产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影视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未来的观众如何看电影呢?在英国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的作品《美丽新世界》中,未来世界的电影是可以通过人体的一切器官去感知的。也就是说,你不仅可以“看”电影、“听”电影、“触摸”电影,甚至还可以“闻一闻”电影的味道。可以想象,电影在未来将会成为光影技术登峰造极的科技载体。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自从电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之旅》诞生以来,电影制作中的特效技术便踏上了在电影创作史上的辉煌之路。特效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它在科幻电影制作上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各类电影制作的中“香饽饽”。那我们就从几部经典科幻电影中特效技术的运用,来一窥电影特效的无穷魅力吧。  相似文献   

11.
《科学24小时》2011,(2):52-52
“黑洞”一直以来都非常吸引科学家及民众的研究和关注,在人们的认识中,“黑洞”的引力如此强大,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而美国天文学家日前宣布了一条消息,他们发现银河系中央分离出两个巨大的“气泡”,其中包含巨大能量,这些能量可能就来自银河系中心产生的超级黑洞。  相似文献   

12.
中医物质转化理论的现代科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国兴 《大自然探索》1998,17(2):107-111
中医物质转化理论是阴阳学说框架结构中的一部分,其认识的主体是气,形,质的相互转化。如果用能量,体积,质量分别为气,形,质换装,那私,“气生形”、“形归气”等语句所表达的就是能量,体积,质量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3.
则鸣 《世界科学》2013,(11):F0003-F0003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自1997年被称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启动以来,首次实现“产能超出消耗”的核聚变反应,即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超过引发核聚变所需的燃料,这让科学家距离实现自持裂变的梦想更近一步。自持裂变可以产生无限多的能量,  相似文献   

14.
<正>不用担心,就算置身在一个模拟世界中,人生依然意义十足。就算你从未看过电影《黑客帝国》,你大概也知道影片的核心前提:男主角——一个名叫尼奥的电脑程序员——发现现实不是看起来那样。他以为是他的世界的地方,其实是个模拟世界;他最终在一个充满液体的生物舱里醒来,他浸在舱里的身躯一直萎缩。那当然只是好莱坞的故事而已,但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认真地看待“模拟假说”。  相似文献   

15.
谈到电影与科技的关系,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特技制作。不过,这些并不是电影与科技关系的全部。电影编导天马行空的想旬和科技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使电影与科幻成为一对分割不开的“情侣”,创造出形形色色又具有高等智慧的“科幻人”。  相似文献   

16.
《科学24小时》2010,(10):52-52
英国BAE系统公司的首架高科技隐形无人飞机“雷电之神”(Taranis)可进行洲际远程打击,其令人敬畏的“未来派”外观酷似电影《星球大战》中的飞行器。  相似文献   

17.
德森的世界     
“哈瑞,我好想再看看昨天看过的那部电影呢?” “好的,亲爱的德森,5秒后就为您放映。” “我真的很喜欢李的表演,他的遭遇真的很凄凉呢!” “嗯,是的,亲爱的德森,已经开始放映,如有需要请呼叫您忠实的哈瑞!”一如开始的机械音调。  相似文献   

18.
这里所谓的“巫山”,不是指人称重庆市“东大门”的长江三峡重镇巫山,不是指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的巫山,而是位居美国内华达州沙漠里的Witch Mountain(更准确的直译应该是“女巫山”)。只不过这部由迪斯尼公司制作的真人版电影Raceto Witch Mountain.在国内一般被通译为《巫山历险记》。  相似文献   

19.
杨信 《知识就是力量》2006,(11):F0003-F0003
饽饽铺 “饽饽儿”这词儿是地道的北京土话,现在还能听到胡同里的老人有时管点心叫“饽饽儿”的。老北京的饽饽铺门前房檐儿下挂四块儿红漆金字的长木牌儿作幌子,上书“大小八件,满汉饽饽”八个字。清晨,两三知己或一家子围坐在柜台外桌旁用早餐,茶要先闷透,再冲开水。吃什么都不重要,但喝透了茶,然后再吃一两块对口味的新鲜点心,吃着、喝着、聊着、悠闲劲儿,  相似文献   

20.
虽然1965年出品的邦德电影《霹雳弹》中背着火箭背包飞来飞去的火箭人至今未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电影、小说、漫画和展览中的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交通工具还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这里,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有可能指向未来智能交通的一些惊人发明。当然,其中有的发明似乎只是好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