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气候冷暖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本文以竺可桢先生对近五千年来我国温室变化的分析为基础,统计了公元前780年至公元1976年近3000年的时间中每10年大于7级地震的频数与温度的关系,发现我国寒冷时期地震的频数远较温暖时期高。通过分析本世纪地震活跃期与我国温度等级的关系,也发现我国地震活跃期的气温大多是偏低的。据 相似文献
3.
4.
一、我国能源的供给和能源方针我国的能源方针是开发与节能并重。近期,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之一。仅次于美国、苏联,居世界第三位。1981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相当于标准燃料6.37亿吨。按人口平均并不算高,而且其经济效益有待大大提高。据统计,198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一亿美元消耗标准燃料为21.11万吨。1979年日本是4.35万吨;西德是4.86万吨;英国是7.31万吨;美国是10.65万吨。对比之下,我国单位产值的耗能,比日本高出3.8倍;比西德高出3.3倍;比英国高出1.8倍;比美国高出1倍。另外,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也可看出差距。近两年来日本的能源利用率达57%,美国为51%,西欧在40%左右;而我国仅30%,使得大量的热量白白浪费掉了。又如,我国产油1亿吨,但1980年,其中的3400万吨被当成燃料烧掉了,这就是贵物贱用。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在节能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6.
论甘青川发震块体及其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板块构造的研究中反映出板块边界与大地震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揭示了地震发生的某些规律性,明显地表现于海洋和大陆边缘。随着研究的深入,各地学者陆续把板块划分的更细一些,涉及到大陆内部一些板块边界的划分,即属于次级板块或孕育中的分离板块边界。我们曾讨论过大陆内部次级板块边界地震活动的特征,并提出划分次级板块边 相似文献
7.
8.
9.
我国东半部近五百年旱涝变化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索地震长期、中期和临震预报因子时,气象条件的突变、气候的变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曾引起人们的注意。已有的研究对气候寒暖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看法较为一致,但是对气候干湿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看法则有较大的分歧。这种分歧产生的原因,在未弄清降水与地震相互关系的物理机制之前,通过一些资料分析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所取资料多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2015,(36)
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发生在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为低角度逆冲型单侧破裂.余震区呈WNW-ESE展布,长轴约170 km,短轴约60 km.余震空间分布不均匀,主震和强余震分布在余震区两端,中部余震稀疏,这与8.1级地震矩释放主体区一致.7.5级地震发生在8.1级地震余震区的东部边缘,8.1级地震对其具有显著的触发作用.8.1级和7.5级地震发生在尼泊尔1505年和1934年两次大震之间的8级地震破裂空段上,1870年以来至本次地震前该破裂空段内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存在6级地震背景空区.这次地震前13年,形成长约590 km的5级地震空区,震前19个月空区被打破.8.1级地震序列发生在5级地震空区的中部,其东、西两侧仍有较大范围没有发生地震,库伦应力计算表明8.1级地震对其东西两侧断层具有明显的触发作用.考虑到历史地震的离逝时间与复发周期,认为1934年地震破裂区再次发生大震的危险性较小,而1505年地震破裂区发生大震的危险性增大.2005年巴基斯坦M_w7.6和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的发生,表明喜马拉雅地震带已经进入了一个7级以上地震相对活跃的时段.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9.0级地震序列的时空演化特征及该次地震前日本海沟附近地震活动特点:①本次特大地震为前震-主震-余震型,前震序列具有空间分布集中、低b值、震源机制一致的特点;②主震后0.5h先后发生最大余震7.9级和次大余震7.7级,其后强度迅速衰减,主震后半个月和1个月左右余震出现起伏增强活动.本次地震为双侧破裂,主震后5h,余震区展布在长500km、宽300km范围内;3月12日后余震区长轴略有扩展,约600km;③9.0级地震震前9a,震源区附近出现了中强以上地震的显著增强活动,增强区范围大体与余震区相当. 相似文献
12.
文献[1]指出,日本海沟与中国华北之间的大圆弧可以代表可能存在的上地幔物质流的路径.我们发现,通过39°5N、143°.8E和38°.8N、117°.9E两点的球面大圆弧将穿过以下各地区:日本海沟、我国华北地震区、我国西南地震区、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卡尔斯伯格洋脊、东非裂谷带、南大西洋洋脊、安第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地极周年运动和自由摆动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极的周年运动和自由摆动(钱德勒运动)是地极周期运动的两个主要成份。按照地极坐标的定义,地球瞬时自转极相对于惯性极的位置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赋含铂族元素(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钴(Co)和铬(Cr)资源的主要矿床类型普遍与镁铁-超镁铁质岩有关,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提供了几乎全部的PGE储量和约一半的Co储量,蛇绿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矿床是Cr的主要来源.我国一直未发现与层状岩体有关的大型铂族元素和层状铬铁矿矿床,也缺乏全球Co储量占比很高的沉积层控型铜钴矿和红土型镍钴矿,唯一的大型铬铁矿矿床赋存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中.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已发现的PGE、Co和Cr主要矿床类型及其分布,并总结了近年来一些典型矿床在成矿元素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从微-纳米尺度下PGE的赋存状态研究、镁铁-超镁铁质岩及相关矿床中Co的迁移富集机制、赋存状态及资源潜力、以及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矿床中Cr迁移-富集机制的精细刻画等三方面提出了今后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四川盆地红层的农业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四川盆地位处我国西南腹心地区,介于东经102°30′—110°,北纬27°40′—32°40′之间,似斜菱形,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盆地的周边为高山峻岭环绕,其中为红色丘陵区。盆内地质构造较盆周简单,以北东—南西向构造为主;侏罗白垩纪红层分布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占80%以上,尚有部分早、中三叠世(飞仙关期、巴东期)及早第三纪红层。红层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孔隙裂隙水为特征;地球化学因子较复杂,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区内土壤除大江大河沿岸具少量多源类土壤外,全为单源类(仅一类母岩)的初育型紫(红)色土。由于正处于中亚热带气候区,雨量较充沛,但植被普遍遭受破坏,覆盖率较低,个别地区几乎完全 相似文献
20.
汶川特大地震前电离层主要参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GPS-TEC和厦门电离层测高仪数据, 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前我国地区电离层的形态和变化. 其中, 利用JPL提供的电离层TEC地图数据分析发现, 在地震前3天的下午16~18 LT, 汶川以东南约20°范围内的我国地区电离层TEC出现了10~15 TECU的显著增强, 同时在南半球磁力线共轭区也出现了电离层TEC增强现象, 增强幅度约10 TECU, 在此区域外全球其他地区未见明显TEC增加或减少. 从TEC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在地震前6天(5月6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电离层TEC减小现象, 与9日出现的电离层TEC增强现象相比, 此次减小的幅度较小(约4 TECU)、区域较大(经度方向约80°), 在南半球磁力线共轭区域未见如此大面积的TEC同步减小现象. 主要分析厦门站数据并参照少数其他台站测高仪资料的监测结果显示, 我国多个电离层垂测站均观测到电离层的异常扰 动. 发现震前3天地震附近地区出现了电离层参量异常增加, 与以往研究发现的震前电离层参量异常减小的结果不一致, 初步分析此次震前震前3天电离层参量异常增加可能与该区域电场突然增加有关, 可能是本次地震的电离层前兆; 震前6天电离层参量的异常减小可能与发生在5月5日的地磁小扰动有关, 具体因素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