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毒性角膜炎伴发色素膜炎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6例盘状角膜基质炎伴发色素膜炎的患者,临床治愈123例(治愈率97.6%);随访1~5年,复发43例(复发率34.1%)。52例角膜内皮炎伴发色素膜炎的患者,临床治愈50例(治愈率96.1%);随访1~5年,复发17例(复发率32.7%)。结论:病毒是引起角膜基质炎及角膜内皮炎主要病原,而只有在复发时免疫成分才具有重要性。盘状角膜基质炎伴发色素膜炎治疗原则是加强抗病毒治疗,再适当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内皮炎伴发色素膜炎治疗原则是加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联合应用,再适当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伴发青光眼的患者以抗炎治疗为主,同时加用降眼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内因性色素膜炎是比较常见的眼病,色素膜本身富有血管,各种细菌、病毒、毒素以及致敏物质等致病因素,易通过血流达到此处,对全身疾病产生炎性反应,罹病率也高。色素膜炎发病可急可慢,一般病程较长,易于复发,严重破坏眼球的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如治疗不当,可严重地影响视力,每因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继发性青光眼、饼发性白内障等等导致失明。居致盲原因的第五、六位。由于色素膜炎病因极为复杂,且治疗困难,已成为眼科重要课题之一。国内有关内因性色素膜炎病例的临床分析,虽有零星散在的报导,但缺乏系统的分析报告,为此我们收集了自71年5月至81年4月住院病例及部分(有病历记载的)门诊病例共278例351眼内因性色素膜炎,进行临床分析,现将其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色素膜炎是一项眼科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根据国内资料统计,色素膜炎发病率为0.03%至5.9%,占眼病的第7—14位;其致盲率为1.4—9.2%,占眼病的第4—8位,以解剖部位分则占第4—5位。在英国注册盲人中系由于葡萄膜炎并发症所致者为2500/100000,且以30—40岁青壮年为最多(D Geraint JAMes 1976),可见本病属于致盲率不低的眼病。随着我国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外源感染性致盲眼病有所减少,非感染性眼病则将相对的增多,因此色素膜炎的致盲问题应予重视。关于本病较详细的致盲分析统计在国内尚较少见,为此,本文将十年来(1971—1981)的内因性色素膜炎门诊及住院病人236例(300眼)的致盲原因加以统计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异源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药物代谢主要以实验动物为对象进行药物早期及临床研究,近几年来,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药物早期代谢研究进入到药物体外代谢的研究阶段,主要围绕人肝内参与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展开.本文就近年来对此家族酶的异源表达及其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色素万寿菊的遗传基础,对色素万寿菊3个杂交组合的株高、冠幅、单株花朵数、花径、一级分枝数、单花鲜重及叶黄素含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M *G3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叶黄素含量最高,杂种优势明显,M*G1次之;遗传力分析表明,M*G3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均大于50%.在实际应用中宜进行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糖尿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人进行病例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结果广谱抗茵药物的大量应用及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是造成糖尿病病人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因.结论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免疫力,合理应用广谱抗茵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牛子宫内膜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隐性三种,慢性又可分为陧性卡他性、慢性卡他脓性和脓性子宫内膜炎。治疗原则是先冲洗再促排,清理子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及脓液,然后抗菌消炎;全身症状明显及重症病例尤其是急性病例,应配合肌肉注射抗菌药物及其它全身对症疗法。  相似文献   

8.
地塞米松前房及玻璃体内注射的结果表明:对角膜内皮超微结构无影响,白内障术中及术毕可直接向前房注入地塞米松,防治术后色素膜炎。  相似文献   

9.
根据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类型及发病原因,提出用高锰酸钾溶液代替生理盐水配合药物治疗及其它辅助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可能与抗生素应用广泛,口服避孕药、妊娠、糖尿病、穿紧身尼龙裤,使用不洁的卫生用具有关.50年代以制霉菌素为首选药物.而近年来广谱抗真菌药正在不断的发展.德国拜耳公司(Bayer AG)研制的凯妮汀片(Canesten)对念珠菌阴道炎的疗效较好.我院应用单剂凯妮汀治疗念珠菌阴道炎183例,选条件相同的140例达克宁栓剂作对照组观察临床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模拟移动床色谱(SMBC)技术在药物领域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主要是理论性探索和实验室的初步试验;中期,进展到实验室药物分离条件最优化和优化理论模型及经验公式的程度;现在,工业化规模已经达到公斤级甚至吨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玫瑰花渣中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研究玫瑰花提取挥发油后废渣的应用为目的,介绍了废渣中有色物质二氢黄酮的鉴定方法,萃取与纯化色素的主要过程,重点研究了水、乙醇、酸度、光和温度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说明了从玫瑰花渣中提取的色素是以二氢黄酮为主体的混合色素,是一种稳定的天然色素,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光合细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对其色素及蛋白质含量的分析,为其在食品领域应用奠定基础.研究采用平板画线法与液体培养法从某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纯化出5株光合细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及菌种16S rDNA鉴定.采用Varian Cary 50紫外光谱分析仪进行色素分析与蛋白质的测定,并对类胡萝卜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光合细菌革兰氏反应为阴性,菌落为棕红色,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条件下均可生长.16S rDNA基因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菌株与GenBank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的同源性为99%,初步确定筛选出的菌株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菌株含有的色素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和细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在低温或低光照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高温、加热时间过长或太阳光直射时色素迅速分解褪色.此外,菌株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是一种优质的蛋白源.光合细菌富含类胡萝卜素,并且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蛋白源,在食品及其他行业上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经分离纯化获得红曲霉发酵产品中的一种橙色素,通过HPLC-MS和NMR检测,确认为Monascorubrin,分子组成为C23H26O5.体外实验表明,该色素组分能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AGS的增殖,IC50值为7.98±0.71μmol·L-1.5μmol·L-1药物处理24h,93.70%AGS细胞进入凋亡前期.细胞凋亡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该色素组分对AGS细胞生长抑制效果显著优于紫杉醇(P0.01),且对人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的毒性作用较紫杉醇小(P0.05).  相似文献   

15.
.从胜利油田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富集分离得到菌株O 2 2,经鉴定属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O 2 2在海水培养基中能生长良好且能分泌色素类代谢产物.细菌发酵液经氯仿萃取并通过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桔黄色和蓝色两种色素.抑藻实验结果表明:黄色色素在较低浓度下对赤潮异湾藻以及具齿原甲藻0201 01两种典型的赤潮生物的生长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2mg·L-1),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非赤潮生物青岛大扁藻的生长影响不大.蓝色色素在低浓度下对藻细胞生长影响不明显(EC50>50mg·L-1),但在碱性条件下可经水解转变为黄色色素.可见,该细菌的色素代谢产物在赤潮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借助紫外以及GC MS测试手段对抑藻物质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色素为吩嗪类化合物,并认为黄色色素的抑藻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1 羟基吩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诊疗经验,提高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50例异位妊娠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有关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均治愈出院, 其中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结论:重视异位和妊娠的早期诊断,酌情选择手术或药物保守治疗,尽最大可能治愈异位妊娠,又保持输卵管通畅及宫内受孕可能.  相似文献   

17.
模拟移动床色谱 (SMBC)技术在药物领域应用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 .前期主要是理论性探索和实验室的初步试验 ;中期 ,进展到实验室药物分离条件最优化和优化理论模型及经验公式的程度 ;现在 ,工业化规模已经达到公斤级甚至吨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休克疗法是精神病学躯体疗法中的典型代表,20世纪30年代兴起后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疗效评价标准的变革等因素使得该疗法逐步被欧美主流医学抛弃。但在同时期的中国,医学界在苏联医学的影响下对该疗法的理论、实践开展了诸多探索,对其应用价值做出了与西方有别的判定。胰岛素休克疗法与抗精神病药物并行应用了相当长时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退出中国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流舞台,且精神病学教科书对其价值保留了一定正面评价。该疗法的兴衰并非由医学知识、医疗技术的发展决定,而是明确受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胡鹭萍  徐国兴 《海峡科学》2007,(3):73-77,81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是一种多效的神经营养因子和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其在视网膜的生长发育及许多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神经分化、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并可抗肿瘤和调控一些炎症反应.本文主要是综述目前对PEDF的生物学特点、作用及其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研究状况,并推测其可能作用机制,展望其在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维生素A的主要活性体,能够诱导如细胞分化、增殖等基本生命活动.目前,ATRA在白血病、肝癌、肺癌、神经胶质瘤、神经纤维素瘤、膀胱癌、皮肤癌等癌症应用中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和向远处扩散. ATRA也被证实可以与激酶抑制剂、酶抑制剂、天然化合物及传统化疗药物等联合使用,降低癌细胞的耐药性,改善单一用药治疗效果等,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综述了2000年以来ATRA在癌症治疗中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研究及部分机制,从而为ATRA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