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威 《广东科技》2013,(9):52-53
黄万民:高级工程师,现任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广东基地和广东软件科学园建设及运营服务实体公司)副总经理、广东省软件共性技术公共实验室主任、广州市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电子信息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及技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许宁生     
<正>真空微纳电子学家真空微纳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男,籍贯广东澄海,1957年7月出生于广东普宁,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6年获英国阿斯顿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受聘于该校,1996年回国定居。历任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院长、显示材料与技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主任、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副校长兼国际交流学院院长、中山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现任复旦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3.
正【专家简介】曾乐民,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科技发展、科技评估方面的研究,曾主持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0多个,多次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对话】《广东科技》:曾主任,您好!请您介绍广东省科技评估中心的由来。曾乐民:广东的科技评估发展与国家基本同步,是第一批建立科技  相似文献   

4.
量子信息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10月由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依托国家(省)光学重点学科建设.量子信息技术实验室主任为朱诗亮教授(长江学者),实验室副主任为张智明教授和艾保全教授.量子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五所)在推动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电子五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又称中国赛宝实验室、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建于1955年,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正厅级事业单位,也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由《新职教》编辑部承办的中国成人教育期刊工作委员会1999年年会于10月12日至14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有ZI个单位的26名代表出席会议。丹东市教委副主任于守魁同志、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领导马竟同志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年会由期刊工委常委单位《新职教》杂志主编马习军、副主任单位《农村成人教育》杂志主编臧坏森主持,期刊工委主任单位《上海成人教育》杂志主编项秉健首先就年会的主要议题作了说明。他说,本世纪最后一次年会确立面向新世纪的成人教育期刊(侧重探讨成教期刊适应与促进教育产业化问题),体现了社会…  相似文献   

7.
岳宗 《广东科技》2008,(19):7-8
9月26目,省委、省政府在广州隆重召开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总结近年来我省科学技术工作,并出台了《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全面部署广东自主创新战略,正式吹响了“创新型广东”的建设号角。  相似文献   

8.
科技简讯     
由广东工业大学承担建设的广东省计算机集成制造重点实验室,近日通过了熊有伦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该重点实验室自1996年立项建设以来,已先后完成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重点攻关项目5项。该重点实验室利用CIMS技术先后为康宝电器有限公司、广东轻工机械集团公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6,(1):8-13
正《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推进广东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2015年,已正式发布的《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广东将抓住全球新一轮制造业变革和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机遇,以国际智能制造先进水平为标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推进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智  相似文献   

10.
卢海 《广东科技》2003,(11):25-26
广东绿色食品办公室是广东绿色食品的认证管理机构。今年年初,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同意设立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广东省分中心,分中心也放在广东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广东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分中心负责人由广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谭恩胜兼任。所以要了解广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一些认证情况,以及今后的一些工作打算,找谭恩胜主任最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科学》2005,(4):117-118
《实验室科学》第三委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05年6月27日至29日在南开大学谊园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南开大学副校长、《实验室科学》杂志社名誉社长耿运其教授,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王兴邦教授,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实验技术与管理》杂志主编、清华大学李德华教授,《实验室科学》编委会顾问丛林、刘振祥、王华生教授,原主编袁满雪教授以及来自京、津、冀、晋、蒙、豫、辽、吉、黑九省、市、自治区的编委会主编、编委、企业代表等共82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国家“十二五”规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的相继出台。《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广东省科技“十二五”规划》)也于近日正式发布。“十二五”期间是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余振新,男,1938年生,广东肇庆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任物理学教授,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光学学报》、《激光技术》杂志编辑委员,国家教委光学与激光学科发展规划组学术秘书,国家教委学位委员会物理  相似文献   

14.
月河  陈晟 《广东科技》2012,(1):31-32
《广东科技》:您认为《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有哪些规划对中山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欧伟强 《广东科技》2008,(23):87-87
2008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总结近年来我省科学技术工作,进一步推动我省与科技部、教育部的省部产学研合作,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全面部署建设创新型广东工作。当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和《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分别从建设创新型广东、探索自主创新道路和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三个方面,对广东省的自主创新工作谋划了下一个“三十年”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6.
宋军华 《广东科技》2010,19(11):48-49
【人物简介】傅家谟,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地球化学科学家,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学科和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1966年领导建立中国第一个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并将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依托国家实验室组建成立"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曾负责和参加完成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中国科学院重大等科研任务3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7项、部委级奖20余项。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70多篇,并有15篇发表于环境科学顶级期刊,专著译著多部。代表作有《有机地球化学》、《碳酸盐岩地球化学》、《干酪根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进展》等。  相似文献   

17.
<正>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评选活动,经过刊社申报、小组初评、评委总评、评选委员会审定和网上公示等环节,评选出《家庭》等20种为第四届广东省品牌期刊,《广东科技》等30种为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党史》等45种为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提名奖,特予公布和表彰。  相似文献   

18.
12月23日,“广东软件科学园”、“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广东基地”揭牌暨技术支撑平台服务开通仪式在广州科学城隆重举行。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李武强、广东省科技厅厅长谢明权、广州开发区主任凌伟宪、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云平、广州市副市长陈明德、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李中铎以及中科院广州分院、国土资源厅、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10,19(13):107-107
<正>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以汕头大学为依托单位,成立于1995年11月,1997年11月通过了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组织的验收。实验室现任主任为沈民奋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是钟义信教授。实验  相似文献   

20.
陆龙生教授     
正Professor陆龙生(LU Longsheng),汉族,江西婺源人。200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2009年于华南理工大学硕博连读,并于2009年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职。2012年晋升为副教授,2017年晋升为教授,2018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指导硕士研究生12名。现任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副书记(挂职)、广东省功能结构与器件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制造技术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理事,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员,是"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