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姜夔(约1155-1221)江西鄱阳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多才多艺,是南宋有名的诗人,书法家,音乐家,而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姜夔词流传到今天,有80多首,名为《白石道人歌曲》。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类:一、咏叹时事、关怀国家命运。如《扬州慢》、《永遇乐·...  相似文献   

2.
《白石道人诗说》为姜夔的诗法著作,但也可看成是其词论之作。从布置、精思、创新、对偶、用典、措辞和格意七个方面来看,《白石道人诗说》对白石词创作有很大影响。这种以“诗法入词”的创作方法塑造了姜夔词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3.
张燕 《科技信息》2013,(19):149-149
姜夔在音乐上能有其自己的创作风格,成为南宋著名的音乐家。他创作的《白石道人歌曲》共六卷,载有其创作的乐谱,收有祀神曲《越九歌》十首,旁缀律吕字谱及《扬州慢》、《鬲溪梅令》、《暗香》、《疏影》、《长亭怨慢》、《杏花天影》等自度曲令、慢、近、犯十七首,旁缀工尺谱;琴歌《古怨》一首,旁缀减字谱。宋代乐谱大部失传,只有个别残谱见于王骥德《曲律》,而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工尺谱、减字谱为历代不断刊印流传的最早曲谱。  相似文献   

4.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的诗家,词人。论其诗词风格,范石湖称:“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白石词跋》)。黄升也称:“白石道人,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花庵词选》)。后来,深知白石的张炎把他的诗词风格概括为“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负高  相似文献   

5.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诗词兼擅,虽无专门的词论专著传世,但他在词的创作上以其诗学观为指导,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体现了其独有的艺术审美理想和文艺追求。姜夔的词学观体现在:精思高妙、幽韵无尽的审美追求;沉郁温厚、高格雅调的艺术风貌;协律填词的词乐观与诗法入词的词作观;穷尽野处,陶写寂寞的文化性格。姜夔词的创作虽未能如其所愿完全实现其艺术理想,但其创作观念中的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仍值得我们去不断挖掘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姜夔字尧章,鄱阳人;生于饶(鄱阳),长于沔(湖北汉阳),流寓于湖(浙江武康,一一说吴兴)。其居所与白石洞天为邻,因号白石;永嘉潘柽称之曰白石道人,时人和后人多喜用他这一称号。又号石帚。“性恬淡寡欲;不乐时趋”(见清严杰《拟南宋姜夔传》)人品秀拨,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诗词,精音乐,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有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著作。一生未入仕途。  相似文献   

7.
当代诗人词家李允久是中华诗词的守望者和开拓者。他的诗词创作倡导《诗经》传统,有关注国家大事和民生的豪放之作,有关于文坛古今词家和文学风格的诗论词论,也有讴歌亲情世界的婉约短章。一系列的作品,抒写家国之爱、诗词艺术之爱、故园亲情之爱,构筑了一个充满真善关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张燕 《科技信息》2013,(23):160-160
姜夔,宋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词调音乐创作于公元1176~1201年。在他的词中,有反映爱国情绪和对金统治者压迫下的中原人民的同情的,如《扬州慢》等,而更多的是自伤身世、咏物酬唱与恋情相思之作,如《长亭怨慢》、《杏花天影》等。他的17首宋词调音乐,词体清空冷隽、高燕凝重,词乐协调,从容雅静。本文从创作背景开始到词乐的配合来着手研究宋姜夔的词调音乐。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将音乐与其优美意境完美结合便成为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傅雪漪老师作为昆曲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其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很多。本着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原则,以傅雪漪先生的古体歌曲《山鬼》为例,通过具体意境的研究分析,阐述傅雪漪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及演唱特征,并通过古典文学、音乐学及演唱实践的角度,使技法、情感、韵味相结合,立体呈现傅雪漪老师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文廷式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著作丰富的文学家。文氏一生共创作600多首诗和173首词。其诗内容包罗万象,情感慷慨愤懑;其词风格多变,韵味深远,历来为人所解赏。近些年来,文廷式诗词的价值逐渐被当代学人发现,不论是其人的经历行迹,还是其诗词的内容风貌,学人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廷式一生南北漂泊无有止息,文章以他的诗词创作为研究文本,以他四段人生行迹为视角,对其作品中所展现的草木情怀和形成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倪鸿是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生活于清代道光至光绪时期,系晚清粤西重要词人,传世有一卷《花阴写梦词》,收录词作48首。他寓居、游宦广东三十余年,其词的创作地点以岭南为主,故其词作富有浓郁的岭南风韵。倪鸿创作有纪游词、咏物词、题画词、酬赠词等,描绘粤东的风景名胜,赋颂南国物产,表现南疆人文。倪鸿填词取法浙西词派,瓣香姜夔、张炎,词风清空豪旷。《花阴写梦词》产生于独特的岭南,体现了近代岭南文学的繁盛,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姜夔的琴歌《古怨》是姜夔作品中唯一一首琴歌作品,形式和内容有别于其他形式的曲辞,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此琴歌用的是侧商调,调式古老流美,旋律古雅悠长。琴歌曲词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有着烟雾迷津中的苍茫缥缈,黍离之悲哀婉凄凉,野云孤雁的清空洒脱等审美特点。这些特点与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环境相关。此外,作品中双关,隐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此琴歌抒发了作者对身世凄凉,世道变迁,家国破碎的感叹。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在海内外的学术界和我的家乡安徽合肥,悄悄兴起了一股姜夔热,其热度有增无减,研究日益深入,逐渐引起广泛的注意。我所熟悉的一些热爱古典诗词的离退休老同志,不仅自费编印了《姜夔文学艺术研究》丛刊,还把有关姜夔的部分论述以及姜夔与合肥的多种资料汇集  相似文献   

14.
张炎与浙西词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杭州著名词人张炎,是清代初年浙西词派尊奉的宗师之一,浙派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朱彝尊自己讲得很清楚:“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解珮令》自题词集)又说:“吾最爱姜、史、君亦厌辛、刘。”(《水调歌头》送钮玉樵宰项城)姜是姜夔,史指史达祖。姜夔是南宋婉约派词人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张炎极力推崇的前辈词人,他们的身世、思想及创作风格都极其相似。张炎不仅称赞“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白石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而且在创作实践上也刻意摹仿姜夔的作品。凌廷堪《词诘》卷三说:“白石老仙去后,只有玉田与之并立。  相似文献   

15.
雅俗之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宋词作为一代文学样式,在雅俗的演变上更有其特点。南宋词坛经过自北宋以来的长期探索与辨析,在词的雅化之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内容上反对淫艳猥亵,提倡骚雅;风格上“涉谐谑”、“鄙俗”、“侧艳”则去之;在词体源头的探求上,认为诗词同源,推尊词体;语言和音律求雅,反对俚俗。姜夔、张炎、王沂孙等是南宋雅词的代表。通过南宋词学的雅俗之辨,词的创作发生了根本变化,词人的创作规范化、理性化了,人们认可了词这种文学体裁,并使词体定型,渐成为与诗比肩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16.
姜(约1155—约1221年),号白石道人。在南宋中期的词林诗苑中,他是艺术上能独树一帜因而受到人们推重的一位重要作家。姜白石的作品,词胜于诗,在文学史上,词的评价比诗高,他是宋“婉约派”词自李清照之后的中兴词人。宋代词人、词论家张炎评价说:“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唯  相似文献   

17.
韩冰 《科技信息》2013,(8):346-346,348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化浪潮中的核心人物,在作品中体现出维也纳古典传统与新时期思潮之间的紧密联系。舒伯特的创作领域广阔,但艺术歌曲是他的主要创作领域,被誉为"歌曲之王"。本文以舒伯特的《菩提树》作为研究文本,通过对这部作品在旋律、曲式、钢琴伴奏等方面的梳理与研究,掌握舒伯特独特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8.
宋代的许多文人都写过咏梅诗词,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南宋时代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和布衣文人姜夔也爱梅成癖,创作了许多咏梅诗词。他们的这种爱梅情结是与所处时代环境及其生平际遇和抱负息息相关的。由于词特殊的抒情功能,从中更能感受到诗人寄寓其中的复杂情感。处于同一时代的两位诗人有不同的心路历程,从侧面反映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的处境。  相似文献   

19.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他的作品约1500首,几乎遍及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在他的创作中,仅是独唱艺术歌曲就有600多首,而且在他生前就有很多歌曲流传开来。由于舒伯特在歌曲创作方面有很大成就,故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其实,他的器乐创作不管是钢琴小品或是乐队作品,都不乏其优秀范例。舒伯特不仅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作曲家,也是浪漫乐派的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20.
冼星海作品对我国歌曲民族化创作贡献比较突出。他的作品在节奏、合唱曲、抒情歌曲、旋律形式及作品的音调上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