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溪黄草及其药用近缘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14个有效的10mer寡核苷酸引物对中药溪黄草原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lophanthoides及其药作近缘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检出194个位点.其中单态位点14个,占72%;多态位点180个,占928%;分类群特有位点108个,占557%.用UPGMA法对分类群间的Jacard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狭基线纹香茶菜和细花线纹香茶菜与溪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溪黄草与线纹香茶菜、狭基线纹香茶菜、细花线纹香茶菜之间的亲缘关系远.可用RAPD技术对中药的正本清源、真伪品及质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mtDNA序列和基因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mtDNA的7个基因片段的测序,分析了光肩星天牛mtDNA的特点。结果表明,所测的光肩星天牛mtDNA7个基因序列与其近缘种差异达11.3%以上,光肩星天牛种群及个体间碱基差异小于3%,大部分基因基本没有差异,光肩星天牛mtDNA的这一特点说明这些基因在种内较为保守,可用于该虫的鉴定和系统遗传分析;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在这些基因上差异很小,有可能为同一个种。在COI,Cytb等基因测序中,发现部分个体出现差异大的序列,有的为其近缘种基因。  相似文献   

3.
葫芦科作物属种间RAPD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了14 个随机引物,对葫芦科3 个属的12 种材料作 R A P D 多态性分析,并对各材料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12 种材料基因组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基本相符,同时3 属内各种间都具有其特殊的扩增带,这些带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植物的分类和鉴定。  相似文献   

4.
中药溪黄草及其药用近缘种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药溪黄草4种基源植物折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学显微镜下该四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相似,赤道面观长球形至扁球形,极面观6裂圆形,具6沟,外壁具粗网状纹饰,而扫描电镜下4种花粉在外壁纹饰、萌发沟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可为近缘种的鉴定以及该类生药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往研究认为,2006年前在韩国唯一的传播松材线虫的天牛是松褐天牛,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云杉花墨天牛也能传播松材线虫。对于两种天牛携带和传播线虫种类,特别是对拟松材线虫的携带和传播途径需要进一步研究。拟松材线虫分为欧洲型和东亚型,在韩国两种生物型都存在。笔者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云杉花墨天牛携带的是欧洲型的拟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6.
十一种重楼属植物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作者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重楼属植物11个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2个引物共扩增出86条带,其中有82条(95.3%)表现出多态性,说明重楼属植物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用UPGMA法则构建分子系统树,并把11个种划分为6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在广西龙州发现的吉丁天牛属—新亚属胸刺吉丁天牛亚属和一新种龙州吉丁天牛。  相似文献   

8.
甘草属与其近缘属植物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甘草属( Glycyrrhiza) 植物短荚果系的3 个种和念珠状荚果系6 个种与其近缘属4 个种的子叶和下胚轴进行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分析。结果显示:属间、种间具有酶谱差异,每个属有其特征酶谱带。根据同工酶酶谱性状:下胚轴36 个同工酶谱性状和子叶38 个同工酶谱性状,分别对13 个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 个种可划分为2 类;甘草属( Glycyrrhiza) 植物的9 个种很好的聚在一组,盐豆木( H.holodendron) 也在此组,表明两属间关系较近;苦豆子( S.alopecuroides) 、骆驼刺( A.pseudalhagi) 和小花棘豆( O.glabra) 在另一组,它们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
10.
山东药用苔藓及其属内近缘种的形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藓植物体型较小,肉眼很难分辨,其种的分类需借助于显微镜,因此民间所使用的苔藓植物药极可能存在大量的同名异物现象,通过对山东34种药用苔藓植物种同属种的形态学研究和分析,得到了67种可能有药用价值的近缘种,隶属于17科20属。  相似文献   

11.
中国跃度蝗属3新种(蝗总科:纲翅蝗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内蒙及黑龙江地区跃度蝗属3新种:宽径域跃度蝗Podismopsis ampliradiareas新种、二声跃度蝗P.bisonita新种及镜泊跃度蝗P.jinbensis新种。并首次记述呼盟跃度蝗P.humengensis Zheng ef Lian及宽翅跃度蝗P.amplipennis Zheng ef Lian的雌性。  相似文献   

12.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名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报道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186种(亚种)分别隶属于5亚科100属,其中未定名种13种,刺墨天牛属Magninia Clermont为中国新记录属,越北刺墨天牛Magninin tonkinea Clermont和老挝带天牛Eutaemia tanoni Breuning为中国新记录种。39种在广西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天牛科昆虫初步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天牛科的昆虫绝大多数是林木害虫,以幼虫蛀害树木和木材;有些种类是严重害虫。福建天牛的种类十分丰富,弄清其名称、分布和寄主,对进一步开展天牛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是有益的。据文献记载,福建天牛科昆虫有247种。本名录记载已采到标本的76属、142种,其中(122)吉安樟筒天牛是新种,还有67种是福建新记录(种名前面作§号)。一、锯天牛亚科 Prioninae1.土天牛属 Dorysthenes§(1)蔗根土天牛 D.granulosus(Thomson)华南热作学院标本  相似文献   

14.
共记述广西星天牛属14种,其中2种为广西新记录,对广西星天牛属部分已知种的学名变更作了简单介绍,并对有疑问的种类作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5.
广西猫儿山天牛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牛科昆虫进行系统调查,并用各种多样性指数对猫儿山天牛群落的多样性进行测度.群落的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生境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阔叶林、阔叶灌丛、灌草丛、竹林;不同海拔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是:600~1200m区间、600m区间、1200~1800m区间,1800m以上区间暂未发现天牛科昆虫;不同月份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是:7月、5月、6月、8月。群落的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各类型生境天牛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低,天牛科昆虫群落多样性变化主要与植被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鹅5个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中国鹅的5个品种一皖西白鹅、太湖鹅、浙江白鹅、四川白鹅和狮头鹅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 从34个10-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14个引物对每一品种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单引物PCR扩增,结果 5个品种共扩增出174个DNA片段,其中48个(占27.6%)在5个品种间表现多态性,根据扩增DNA片段的异同计算了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指皖西白鹅和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鹬虻科5新种(双翅目:短角亚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湖北省鹬虻科2属5新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球蛛科2新种:(蜘蛛目:球蛛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印楝提取物及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桑天牛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用1.0μg/mm2剂量的黄华碱和野靛碱处理的构树枝分别喂饲桑天牛,黄华碱不表现拒食作用,但野靛碱表现出显著的拒食作用。同样剂量条件下,两种生物碱均能使桑天牛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显著下降,但没有引起死亡。用8.0×10-2,4.0×10-2,2.0×10-2,1.0×10-2,5.0×10-3μg/mm2剂量的印楝提取物(含azadirachtin10%)处理的构树枝喂饲桑天牛,前二种剂量引起100%死亡率,2.0×10-2μg/mm2剂量引起80%死亡率并导致雌虫不再产卵,而后两种剂量引起的死亡率为30%和0%,并导致产卵量和卵孵化率较对照急剧地下降。报道了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昆虫引起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下降作用及天牛科中印楝提取物抑制产卵和卵孵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记述麦蛾科3新种,园特麦蛾Teleiodes hortensis sp.nov.。和西宁平麦蛾Parachronistis xiningensis sp.nov.分布于青海,双突盖麦蛾Stegasta dicondylica sp.nov.采自云南,其中平麦蛾属Parachronistis Meyrick是中国新纪录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