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结合最新的数学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工程项目评标方法.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在工程项目评标方法中具有可行性,为工程项目评标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招标工程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工程评标是招标评标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针对现行评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建立了科学的评标指标体系;基于群决策层次分析法,引入业主偏好及模糊数理理论,提出了更加完善、合理的评标方法,并用计算机进行了系统设计,经实例验证,新建立的评标方法,借助于已开发的计算机软件运行,较目前使用的评标方法理科学、公正、快捷。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在工程评标过程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智宏  张琦 《科技信息》2007,9(19):90-91
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详细探讨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现代评标的理论和方法,工程项目招标实例,给出了相对应且适用的模糊综合评判评标决策模型,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工程项目评标模糊综合评判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科学、实用和可操作性的评标模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在分析常用建设工程项目评标方法利弊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非定量的评标因素用隶属度和权重来合理定量分析,以达到对评标结果的公正性、公平性与合法性.模糊综合评判法融合了工程项目评标定性与定量方法的优势,为达到评标初衷提供较为可行的办法,具有较强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招标评标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招标评标对象的多样性,普遍适用的评标方法是不存在的。基于对现行及在研的几种主要评标方法(包括最低投标价法,多属性分析法,基于不确定性理论以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评标方法)的原理及评标模型的研究,针对指标特性(定性/定量)、主观因素影响程度等问题,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李丹  董志国 《河南科学》2012,30(11):1669-1671
对影响高校物资招标采购评标决策的典型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将评标工作中与评标决策相关的各因素定量化,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评标模型,其算法简单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最低价中标法与综合评估法作为当前主要的两种评标方法,非合适情景的应用将会影响评标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基于产品差异视角,对同质、异质产品与两种评标方法间的本质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交叉弹性作为评标方法选择的定量判断标准的有效表征性;考虑到交叉弹性由需求曲线形状所决定,采用了消费者随机效用选择的Logit需求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最后,选择三个不同类型项目案例进行应用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实务中评标方法选择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工程项目评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将多目标决策理论与矢量投影原理相结合 ,在工程项目评标中应用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 .实例表明该方法对于工程评标是有效的 .  相似文献   

9.
可拓评价方法在招标评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物元的可拓性理论,针对建筑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给出了由简单关联函数确定建筑工程招标评标中权得的新方法,从可拓性学的基本特色出发,采用物元的发散性思维,研究可拓方法在工程招标招标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工程招标评标中的物元模型,最后给出了可拓性评价方法在工程招标评标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层次模糊优选的水电工程评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评标问题,建立了多层次模糊评标群决策模型,模型充分考虑到评标过程中的模糊性,以及评标专家对于水电工程建设的经验知识,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评标决策问题,由此建立了评标指标体系,采用基于互补原理的二元对比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向量,用群决策集结方法去综合各位评标专家的判断结果。实例以大型引水工程建设来说明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多层次模糊决策方法适合于解决水电建设工程的评标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谐波叠加法和线性滤波法的基本原理,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分别实现了常规谐波叠加法及其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插值算法以及线性滤波法的自回归法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速时程的数值模拟,并模拟了2个工程实例的风速时程.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不同风速时程模拟方法计算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插值算法、自回归法和常规谐波叠加法,计算精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常规谐波叠加法、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自回归法和插值算法.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最适合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风速模拟.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情况,可采用表面密封法、嵌缝密封法、灌浆修补法对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修补,可采用涂抹砂浆法、化学灌浆法、局部修补法、喷射混凝土法对混凝土结构受损伤部位进行修补,可采用增大截面法、外包钢法、粘钢法、增设剪力墙法、外加力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以达到防渗、防漏、提高结构承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比较一计算稳定常数的各种方法:Gorden法,Monte Carlo法,生成函数回归法,曲线模拟法,直接计算法和Schwarzenbach法。分别验证了它们对单元酸,多元酸,混合酸等不同体系的实用性,获得了各种方法的最佳适用体系:Gorden法适用于混合酸体系;Monte Carlo法适用于多元酸体系;生成函数回归法适用于交错中和体系;直接法适用于单元酸和未知体系。  相似文献   

14.
建筑构件热阻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心砌块平均热阻理论计算方法的简单近似性,分析了其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提出用CFD数值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的计算方法分析建筑构件的热工性能.并分别运用热流计法与热箱法对某内插保温层混凝土空心砌块进行热阻测试,以检验理论计算方法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的准确性.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分析得到: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分析建筑构件热工性能具有不确定性,所得结果与热流计法和热箱法的试验结果误差分别为36.6%和33.8%;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分别为0.3%和2.4%,表明该方法对建筑构件热工性能的计算不仅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还具有应用范围广、结果直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现有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时域仿真法以及EEAC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缺点:时域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模型、计及多种因素影响,EEAC法可以定量分析;提出一种将时域仿真法与EEAC法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的方法,编制了暂态稳定计算程序,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W值水质评价法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值水质评价法是一种计算简单、实用性强的水质评价方法,但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法,使W值水质评价法与模糊数学隶属度相结合.用W值水质评价法、改进的W值水质评价法分别评价三峡库区主要城市江段的水质,并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W值水质评价法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纳米铝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纳米铝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纳米铝主要应用于火箭推进剂、火炸药添加剂和太阳能电池板的铝背场。制备纳米铝的方法主要有蒸发冷凝法、线爆炸法、机械化学法、脉冲激光剥蚀法、电弧放电法和溶液化学法等。虽然纳米铝在应用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可是目前的制备方法成本昂贵、产量小,制约着纳米铝应用方面的发展。因此,发展新型的低成本、产量大的纳米铝制备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指标统计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在对指标无量纲化方法、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把功效系数法的值域从 [6 0 ,10 0 ]改变为 [0 .4 ,1],使指标无量纲化方法与综合评价方法相一致 ;在权数确定时 ,采用 0~ 1评分法 ,避免了指标赋权的自相矛盾并且引入系数 9,实现了 0~ 1评分与九分位比例刻度的顺利转换 ;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中 ,引入权数和系数 10 0提高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应用了远场阻力计算方法,以及基于翼型阻力分解策略的中场积分计算阻力的方法。远场阻力计算方法是利用动量定理推导得出的,该方法较传统的表面积分方法,具有不受物体表面的影响,对于复杂外形也适用的特点;中场积分方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计算阻力的方法,该方法将流场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波阻区、型阻区、数值耗散区,通过对不同区域进行积分将阻力分解为波阻、型阻、数值耗散阻力。计算结果表明中场积分方法与传统的表面积分方法和远场积分方法相比,不仅可以将阻力分解成不同部分以便于进一步分析阻力产生机理,而且在计算中对网格量的要求较低,即使在网格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较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温度资料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利用FAO56-PM法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时气象资料需求往往不易满足的问题,研究了温度法及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FAO56-PM法ET0计算值为标准,比较分析了Hargreaves法、改进的Thornthwaite法、简化的FAO56-PM法以及Mc cloud法在我国湿润气候区的应用效果,评价了校正后的温度法以及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该气候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ET0较小时,Hargreaves法、改进的Thornthwaite法和简化的FAO56-PM法计算值较FAO56-PM法偏大,在ET0较大时较FAO56-PM法偏小;改进后的Thornthwaite法与FAO56-PM法最为接近,Mc cloud法与FAO56-PM法的计算结果差异最大;除Mc cloud法外,校正后的温度法检验合格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地区适用性;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结果好于校正后的Thornthwaite法和Mc cloud法,可应用于只有温度资料时湿润气候区ET0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