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据维生素C水溶液呈酸性的性质,利用酸碱滴定法对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浓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010 0mol/L,以浓度为0.002 5 mol/L的草酸溶液浸提果蔬,以中性红为指示剂,且测定果蔬中不含酸性物质样品时,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浓度的测定效果很理想.样液不仅无需脱色处理,而且测定方便、成本低,测定结果回收率较好;但对于自身含有酸性物质的果蔬中维生素C浓度的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其误差的大小与果蔬自身所含酸性物质的量成正相关,并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UV - vis/H2O2/草酸铁络合物法光解焦化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用UV-vis/H2O2/草酸铁络合物法处理含酚废水时诸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3.7,H2O,、FeSO4、K2C2O4加入量为35mmol/L、20mmol/L、50mmol/L,反应的持续时间60min,此条件下再经絮凝处理,废水COD由650nag/L降至32mg/L左右,去除率达95%;挥发酚由15mg/L降至0.5mg/L以下,去除率近97%.本法的处理效果和能耗均好于UV/Fenton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方法研究家庭鱼塘养殖鱼类死亡案件中对小体积水样内五氯酚的提取,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computer(GC/MS)对提取物定性分析,确定鱼塘内含有鱼类敏感的有毒物质五氯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需求检材量少,分析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求利用SBR法处理含酚污水的可行性及其应用特性,并对SBR提出改进。用模拟污水试验证实,SBR法处理含酚浓度达500毫克/升的污水是可行的。在平均酚负荷为0.24-0.30克/克·日时,酚的去除率在99.9%以上,COD去除率约为99%。文中从充水时间、曝气方式等方面探求SBR在处理含酚污水方面的特点。研究提出了新的SCS系统,处理效果及运行灵活性都比SBR优越,而不需增加任何设备和操作困难。  相似文献   

5.
以Pb2+为离子微扰剂时,酚藏花红(PF)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均能在滤纸上分别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信号;当两者混合时,发现PF和FITC的RTP信号均显著增强;而1.12 ag DNA spot-1均使PF和FITC的RTP信号剧烈增强,在634与659 nm处PF和FITC的ΔIp与DNA含量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FITC-PF双发光磷光探针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LD)分别为14zg DNA spot–1(PF)和18zg DNA spot–1(FITC),灵敏度高,并成功用于花蜜样品中DNA含量的测定.同时探讨了FITC-PF双发光磷光探针测定痕量DNA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卤代酚是一类具有高毒性和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广泛的存在于环境中而威胁到人类和野生动物的生存健康。目前现有的技术将卤代酚进行彻底和有效的去除,这是水处理中的一个挑战。本研究选取了11中卤代酚,包括7中氯酚,3种溴酚和1种碘酚,采用手段研究它们在紫外辐照下的光解转化过程。在常规条件下,当紫外计量达到9.8×103J.m-2时,所有选取的卤代酚都有较高的去除率。从卤原子取代的种类、位置和程度三方面,对11中卤代酚的光降解过程进行了类比,分析其光解特性。考察了pH的影响因素,发现电离态的卤代酚有更好的光解效果。进一步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卤代酚在紫外辐照下的光解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模型。最后,对卤代酚光解过程中产生的卤离子进行的检测分析发现,在紫外辐照下,卤代酚的降解能够释放大量卤离子,实现脱卤。本研究揭示了紫外实际应用过程中卤代酚的光降解是很重要的一个转化过程,同时也为卤代酚的高效降解和脱毒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从糙皮侧耳子实体、菌丝提取壳聚糖的方法,用红外光谱对所提取的样品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并通过改良线性滴定法测定壳聚糖的氨基含量和抑菌效果的研究,比较了二者在理化性质和功能上的差异.发现两种壳聚糖在红外光谱图中酰胺Ⅰ吸收峰在1649.50-1588.05cm。范围内位置有区别;子实体偏低频,菌丝偏高频.壳聚糖氨基含量分别为6.78%和5.11%,两种壳聚糖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效果明显不同.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降解比较,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对以子实体制备的壳聚糖降解效果最为明显,而糙皮侧耳菌丝制备的壳聚糖不为纤维素酶所降解.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生地黄和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醇为溶媒,超声提取地黄样品中毛蕊花糖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溶液(16∶84),流速1.0mL·min-1,C18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334nm。考察不同产地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所含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显示产地不同,生地黄和熟地黄中的毛蕊花糖苷含量不同。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干扰少,适用于生地黄和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针对大豆花瓣含有大量色素和酚等干扰物质的现象,比较6种蛋白提取方法和2种蛋白裂解液配方,优化胶条范围和等电聚焦程序.结果表明:pH为4~7 IPG胶条适于大豆全花蛋白分离;TCA/丙酮+2D Clean Up试剂盒法去除杂质充分,提取的蛋白含量高、纯度好、分离效果佳、耗时短;蛋白裂解液采用5 mol/L尿素,2 M硫脲,2%CHAPS,2%SB3-10,5 mmol/L TCEP,20 mmol/L DTT,0.5%IPG Buffer为好;增加离心转速、时间和丙酮清洗次数能促进蛋白溶解,增加蛋白纯度,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大豆全花蛋白双向电泳分析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已烯雌酚(DES)对中华大蟾蜍(Bufobufo gargarizans)蝌蚪抗敌敌畏(0,0-二甲基-0-(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DDVP)诱导的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蝌蚪(30~35期)随机分为5组:I(0mg/LDDVP+0mg/LDES)为空白组;Ⅱ(12.9mg/LDDVP+0mg/LDES)为单独DDVP处理组;Ⅲ(12.9mg/LDDVP+1.0mg/LDES);1V(12.9mg/LDDVP+2.0mg/LDES);V(12.9mg/LDDVP+3.0mg/LDES)为DDVP和DES联合处理组.在染毒24h和72h时测定蝌蚪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计算抗氧化指数.其结果在DDVP(12.9mg/L)存在的条件下,随着DES(1.0mg/L)的加入和浓度的依次加大(2.0mg/L,3.0mg/L),SOD活性呈下降趋势,72h时具显著性(P〈0.05);GSH—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4h和72h均具极显著性(P〉0.01);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72h时具显著性(P〈0.05)。其中联合处理组Ⅲ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结论:DES对DDVP诱导的氧化损伤作用具有拮抗效应,能有效地增强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金梁 《河南科技》2013,(4):207-208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工业三废排放以及含铅农药的广泛使用,使得饮用水中铅的含量越来越高,铅元素随着水进入到人体内大量的堆积,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深。目前,对铅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示波极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这两种方法有其优势所在,但也存在不足,示波极谱法的精密度不高,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所需要的试验仪器相对比较昂贵一些。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方法对饮用水中的铅进行测量的方法,该方法与上文所提到的两种方法相比灵敏度较高,且仪器价格便宜,此方法测定的样品平均回收率达到95%-104%,试验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刘青 《河南科技》2023,(24):91-94
【目的】阿特拉津具有一定的毒理性、水溶性、土壤淋溶性,其化学性质稳定,容易转移到水环境中并长期存在,对生态系统和饮用水源存在潜在威胁,因此需要高效准确地测定地表水饮源中的阿特拉津含量。【方法】采用固相萃取仪对水样进行萃取,然后用氮吹浓缩仪进行浓缩,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采用C18反相色谱柱(25 mm×4.6 mm,5μm),流动相V(甲醇)∶V(水)=60∶40(体积比)、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的条件下测定地表水饮源中阿特拉津含量。【结果】此方法检出限为0.06μg/L,相关系数为0.999 9,精密度为2.3%,线性范围为0.02~1.0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7.5%~101%之间。【结论】该方法效果较好,适用于地表水饮源中阿特拉津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