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常常问起 ,加利福尼亚是如何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招募去的呢 ?因为现在有好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加州工作。加州的气候、文化以及致力于卓越的理念就是原因所在。加利福尼亚不仅产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且也从世界各地吸引来了许多。今年 ,它也将热烈庆祝诺贝尔奖的百年华诞。加州与诺贝尔奖有着令人艳羡的关系。它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密集的地区———在过去 1 0年里 ,大约 2 5 %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与加州有关。诺贝尔奖得主、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大卫·巴尔蒂默有一些关于为什么加州既能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 ,又能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2.
高楼万丈平地起,苍天大树始于苗.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起了主要作用呢?当研究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经历后,会发现多数的成长环境与我们大家类似,解读他们的生平,会让我们有所感悟,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3.
人们很难想像,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在战场上拼杀.其实不然,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当然这都是他们获奖之前的事情.成名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战争武器的研制者,间接参加了战争.20世纪40年代的"曼哈顿"工程就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发起,并由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成的制造原子弹的工程.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常问起,加利福尼亚是如何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招募去的呢?因为现在有好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加州工作.加州的气候、文化以及致力于卓越的理念就是原因所在.加利福尼亚不仅产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也从世界各地吸引来了许多.今年,它也将热烈庆祝诺贝尔奖的百年华诞.  相似文献   

5.
情与爱     
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情感世界吗?他们的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应该说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很多人情感世界的发展变化却与他们的事业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石磊 《世界科学》2007,(4):46-46
从来没有人因发明了延年益寿的万能药而获得诺贝尔奖,但这个奖项本身,似乎倒有这样的功效。英国沃里克大学的马修·拉布伦(Matthew Rablen)和安德鲁·奥斯瓦德(Andrew Oswald)博士最近的研究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论,他们在学校的论文网站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比起那些被提名但最终落选的同行明显活得更久。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聚首之时,一些前诺贝尔奖得主用蜡笔和纸板诠释着他们的突破——倾毕生之努力而获奖的作品是否能用简洁的文字和线条表达出来?摄影师沃尔克·史蒂格(Volker Steger)认为是可能的——他说服了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拿起蜡笔在空白的纸板  相似文献   

8.
自从1900年诺贝尔奖开颁以来,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学者和青年学生把它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自上世纪50年代之后,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规律性的学者和文献日渐增多,究竟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经过大量数据、事实、分析,人们大致明白诺贝尔奖的一些“规律”,兹介绍如下: 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是最没有规律的。尤其是近些年来它们的颁发对象毫无规律可循,屡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限度     
<正>今年第65届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者们与诺奖得主欢聚一堂,在美丽的康斯坦茨湖畔分享大师们的科学思想和研究经验。会议邀请到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理查德·罗伯茨、布鲁斯·博伊特勒、利根川进和弗朗索瓦·恩格特勒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本届会议的重要议题为超分辨率显微镜研究,斯特凡·黑尔、埃里克·白兹格与威廉·莫纳尔因此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会上,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对大气环境、生命维持系统和星际探测等进行了为期数十年的研究,将会成为美国在当今应对气候变化这场战斗中的最为有力的武器之一。对于决策者来说,NASA的这些历史至少可以为他们解决地球上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环境问题提供指引。然而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相似文献   

11.
在同一个个体、同一个细胞中,为什么有些基因得到表达,而大部分基因却保持静默?这就是基因表达的调控问题。为什么一个受精卵可以分化为成体中各种各样的组织细胞?为什么正常细胞会转化为癌细胞?这些都将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找到答案。基因表达的调控是目前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虽然这种研究的历史只有20多年,却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1961年法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诺达(J.Monod)和雅各布(F.Jacob)创立操纵子学说,开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先河。操纵子学说的大意是:细菌体内存在着一类称为“操纵子”的调控系统,这一系统控制着基因的转录,例如乳糖操纵子  相似文献   

12.
MRC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国藩 《世界科学》2000,(3):13-14,8
三加一 80年代初,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只有69人,获诺贝尔奖的却高达8人次(获奖率约12%)。这是世界上生物学实验室中获诺贝尔奖密度最高的。该实验室第一任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佩鲁兹(M.Peruts)为此立了大功。一次,他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他为科学管理做了三件事:第一,确定需要发展的研究方向;第二,成功地招来杰出的科学家;第三,创造条件,让他们自由地工作。佩鲁兹随即又补充一句,如果他所做的事超过上述范围,就成了障碍。佩鲁兹的“三加一”,说得多么简单、朴素、直截了…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奋斗和探索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深知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大体上还是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现在,人们特别是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这种期望是与客现规律相悖的.笔者曾以通信的方式与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讨论中国年轻的一代成长的问题,感到获益非浅.  相似文献   

14.
当科学家在火星及太阳系中的其他任何地方寻代生命的迹象时,他们搜索的首要线索就是水,确切地说是液态水。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邢鸿飞 《世界科学》2011,(12):29-31
●在德国林道举办的高级研习班上,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次交流使得三名年轻的研究人员倍受鼓舞,他们立志解决研发药物中所面临的一些最大挑战。有机会接受科学界大佬们的谆谆教导,一直以来都是年轻研究人员的梦想——这场"高级研习班"开办于2011年林道市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的第二天,研习班尝试着由学生科学家唱主角。三位研究人员以海报宣传的形式把他们所做的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科学家的摇篮 美国科学博物馆专家奥本海默曾对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做过调查,他发现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早年都有参观科技馆的经历.菲齐10岁那年,美国在芝加哥科学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大型的万国博览会,他的父母带着孩子们乘车上千公里去参观了这次博览会,小菲齐被科学博物馆中的各种展品迷住了.当时,电视刚刚实现实用化,还不普及,大多数美国人还没见过电视.而科学博物馆不仅在展厅里播放电视,而且还现场进行电视拍摄和实况转播的演示,观众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自己的镜头.这个新奇的玩意儿真令人大开眼界,电视机跟前总是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小菲齐也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相似文献   

17.
赵宇亮  袁慧 《科学》2007,59(4):28-31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雷尔(H. Rohrer)说,当微米技术成为工业革命技术的基础,那些最早学会,并最早和最好使用微米技术的国家,都在工业发展中占据了巨大优势,成为了现在的先进工业国家.  相似文献   

18.
从刘易斯获得诺贝尔奖想起沈善炯199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刘易斯(EdwardB.Lewis)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教授。他是摩尔根的大弟子斯端特文特(A.H.Sturtevant)的学生。从1946年起刘易斯研究果蝇的发育遗传学。从...  相似文献   

19.
5月16日,随着"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被送入国际空间站,开始其为期10年以上的宇宙反物质的探寻之旅,该国际科学项目的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再度为世人瞩目。丁肇中缘何要历时15年,坚持实施这个备受争议、坎坷不断的AMS项目,他为此付出了何等努力?前不久《自然》杂志和《纽约时报》等媒体作了披露。  相似文献   

20.
<正>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3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00位年轻科学家,和来自于政界、学术界、工业界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100多名记者会相聚在这里?他们和生活在林道市的居民有什么共通之处吗?在我看来,我们有着相同的精神追求。生活在林道市的我们喜欢平静的生活,我们会时常伫立湖边,眺望与康斯坦斯湖水相接的遥远天际,这是孕育伟大梦想和思想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