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焦炭塔由于其苛刻的作业工况,在运行若干年后出现筒体鼓胀变形。对焦炭塔的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圆柱形壳体弯曲理论对焦炭塔筒体在温度应力和内压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内力和位移进行求解。利用MISES屈服准则,可以判定在水冷阶段筒体部分区域进入塑性,产生周期性的塑性残余变形。残余变形随着生焦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可得出焦炭塔的鼓胀变形主要是渐次塑性变形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温度、应力是影响焦炭塔剩余寿命的两个重要因素,将Larson-Miller方程应用于焦炭塔塔体材料的持久强度计算中,得到:(1)20g钢在485℃下的持久强度σ148×5105;(2)焦炭塔温差越高,其寿命越短。通过实例得出了Cr-Mo钢的Larson-Miller值。  相似文献   

3.
张立柱  孙悦  李国良  李冬才  王建  蔡振华 《科技资讯》2012,(28):91+95-91,95
焦炭塔是炼油厂提高轻质油采收率和生产石油焦的核心设备之一,由于其工作条件,在焦炭塔中容易出现开裂、鼓凸和偏斜、材料变异、下塔盖的变形等缺陷,因此在焦炭塔的检验过程中,对焦炭塔的宏观检验、无损检测、硬度测定和金相检验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石脑油分离塔塔体凹陷失稳的原因,采用ANSYS建立塔体和挡板的有限元模型.从ANSYS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塔体和挡板的接触处应力最大,且变形最大处位于挡板中间.塔体失稳凹陷的原因是挡板承受石脑油液柱静压,产生大变形,而挡板的变形牵引塔体产生向内部凹陷的作用力,导致塔体塑性屈服后持续受拉失稳.实际应用中应适当提高挡板的刚度或者在塔体外安装加强圈,避免因挡板变形过大而造成塔体凹陷失稳.  相似文献   

5.
本文假定离心机转鼓的鼓底为刚体来计算鼓壁边缘应力,所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符。同时还提出将相似方法用于鼓壁边缘应力计算.  相似文献   

6.
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支座上移对焦炭塔塔体变形的影响,与支座在下时塔体的变形相比较,分析支座上移能否克服塔身下体鼓胀。在一个工作循环下,针对3种工况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支座上移并不能显降低塔体下部的径向位移。  相似文献   

7.
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残余应力参数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焊接残余应力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其大小和分布与焊接热源、接头形式和材料性能等多种因素有关,作者利用热弹塑性理论为基础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SAF2205双相不锈铜管道接头环焊缝残余应力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了管道内外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即,在管道的焊缝及近缝区,内表面轴向残余应力是拉伸应力,外表面轴向残余应力是压缩应力,而内外表面环向残余应力都是拉应力;研究了不同的焊接线能量、管内径与壁厚比值R1/d和多层焊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受焊接能量变化的影响不大,外表面残余应力和内表面轴向残余应力部随着壁厚增大而增大,多层焊的残余应力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西安万寿寺塔纠偏工程为研究背景,对纠偏加固后的砖石古塔的在不同基础刚度条件下的受力机理分析.分别建立增加圈梁、圈梁-地梁组合以及圈梁-地梁-托盘组合模型下的塔体与基础协同工作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对比分析基础刚度改变引起的塔体受力的变化;同时探讨基础刚度对塔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刚度增大,塔体应力随之削弱,改善了塔体静力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基础刚度增大,塔体的自振频率增大,基础刚度变化对高阶振型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套管挤毁压力预测精度,应用统计方法对213根套管全尺寸挤毁试验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了外径不圆度、壁厚不均度、残余应力等因素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径厚比、屈服强度是套管抗挤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圆度、壁厚不均度、残余应力等因素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呈随机性分布。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外径不圆度、壁厚不均度和残余应力的不同位置组合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数值相同的外径不圆度、壁厚不均度及平均残余应力组合不同时,套管的挤毁压力相差很大。最后提出了一个套管抗挤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简单,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注射成型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针对注射成型的特点,采用线性粘弹性模型计算了注射成型过程中温度和压力引起的残余应力,充分考虑了保压压力和应力松弛对残余应力的影响,数值实现中采用了在时间上有限差分的计算方法.通过模拟计算平板形状制品残余应力在壁厚方向和流动方向上的分布及其在成型中的变化过程,深入讨论了注射成型过程中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和演变情况.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残余应力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通过预测和优化注射成型中的残余应力,可以提高制品最终形状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冶炼厂冷凝器W管寿命短且频繁发生爆裂的问题,探讨其失效原因,寻找提高寿命的方法.基于“导致裂缝损坏的最主要原因是液体金属脆化现象(LMF),而应力集中对LMF的存在和发展的影响极大”的观点,对W管进行了残余应力测量、热应力有限元以及材质和制造工艺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造成W管失效的根本原因是W管的材料耐腐蚀性较弱,高温腐蚀使W管厚度减小;而W管的弯曲外侧存在显著的残余应力,工作中又受显著的热应力作用,极易产生裂纹并迅速扩展,导致裂缝损坏而失效;此外,据此制定了提高W管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随机选择了276例300只青光眼患者,就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浅前房发生率14.33%.浅前房形成的原因有滤过作用过强18只眼(41.86%),脉络膜脱离15只眼(34.88%),房水渗漏9只眼(20.93%),恶性青光眼1只跟(2.33%).结论:滤过作用过强和脉络膜脱离是浅前房形成的主要原因.浅前房不能完全预防。但可减少其发生,最重要的一步是在手术结束时前房是否形成,前房如果未形成,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稠油注蒸汽热采过程中射孔段套管热应力仿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小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7):6904-6907
我国稠油资源约占总石油资源的30%。稠油油藏以蒸汽吞吐开采为主,一个蒸汽吞吐循环周期包括蒸汽注入阶段、焖井阶段和采油阶段。其中,造成稠油热采井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热采井高温及温度剧烈变化,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井筒模型,分析了蒸汽注入阶段、闷井阶段的热传导过程及射孔段套管的热应力分布,其中射孔部位是稠油热采过程中较易破坏的地方,经过几个吞吐周期后套管上会积累较高的残余应力而使套管发生塑性破坏。  相似文献   

14.
平行平板流动腔是当前研究不同切应力下细胞的变形特点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过ANSYS计算力学软件,对相同压力边界条件下不同高度的流动腔内的定常不可压粘性流体的流动进行了数值研究,发现Flow Chamber流动腔底部切应力只有在离两端有一定距离的中间部分才是均匀分布的,而在入口和出口都有比较大的跳跃,入口处的切应力值明显要大干出口处.  相似文献   

15.
火力发电厂锅炉,由于直接燃用煤等矿物燃料,在不同温度区域引起不同程度的积灰结焦,造成锅炉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降低。文章对锅炉结焦形成机理及掉焦灭火过程、产生的危害、结焦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钢支撑是基坑围护结构中采用最多的内支撑,因其是金属支撑的缘故,其受温度变化影响会产生不可忽略的热胀冷缩变形,同时在支撑内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而实测轴力的变化不能区分是由于开挖还是温度变化引起的,这对工程安全会产生很大影响,如何计算钢支撑的温度应力变化是分析温度对其轴力影响的关键.依据弹性热力学原理,推导了变温引起轴力变化的公式,定量地分析温度变化对钢支撑轴力的影响,实测轴力数据结果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最后考虑到变温沿管壁的分布情况,结合化工原理中关于温度传导分布的理论,给出了温度应力引起轴力变化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干熄炉内焦炭床层换热的特点,建立了固定床干熄炉传热模拟实验装置,针对焦炭粒度、冷却气体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 为有效处理实验数据,重新定义、推导了平均换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了干熄炉冷却段平均换热系数及其相关准则数关系,并利用导热反问题原理得到了焦炭床层的局部换热系数. 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换热系数和平均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相似,冷却气体流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换热系数;换热系数对焦炭粒度较敏感,焦炭粒度变小时,换热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18.
减薄炭化室炉墙是提高焦炉产量,节约能源,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我国厚80毫米炉墙焦炉的设计、施工与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大型LNG储罐,其穹顶因水泥水化热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引起混凝土开裂,严重影响储罐的耐久性。以某大型LNG储罐穹顶为研究对象,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的有限元模型,模拟LNG储罐穹顶分段浇筑过程中的早期温度场分布,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数值分析时考虑了混凝土徐变及龄期效应,对混凝土穹顶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耦合计算,得到穹顶的热应力分布及裂缝开展情况,对穹顶混凝土开裂风险进行评估,进而对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穹顶内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温差较大,导致巨大热应力;第一浇筑带的热应力明显比其他浇筑带大,环向热应力大于经络向热应力,将使穹顶边缘产生沿环向分布的经络向温度裂缝;水泥种类对穹顶热力分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风室压力损失对引射器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量了存在风室压损时引射器引射的二次流流量和风室压损;将测量的风室压损作为数值边界条件,利用有限体积法对存在风室压损时的引射器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将数值和实验的二次流流量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对实际运行情况下不存在风室压损时的引射器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同存在风室压损时的流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不超过4%,说明数值算法是合理可行的;压力损失使引射器的流动和引射流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使测量的引射流量大大低于无压损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