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09年1月12~16日,由国际综合大洋钻探委员会工程发展分会(IODP-EDP)主办,浙江大学及IODP中国办公室(同济大学)承办的第8次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工程发展年度会议在杭州隆重召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即将实施的21世纪全新的IODP大洋综合钻探计划的目的、要求、设施等。  相似文献   

3.
6月初,一艘世界上最先进的地球深海钻探船抵达日本横滨港(见本期封面照片——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东京办事处供稿)。这艘乳白色的巨大海洋钻探船将于2007年开往太平洋中地壳最薄的海面,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几个国家一道共同参与一场史无前例的地心探测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以期钻出一个穿透地壳达到地幔的深洞,取回各种不同的岩石样本,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奥秘。  相似文献   

4.
汪品先 《科技潮》2005,(1):24-27
深海大洋到底有何奥秘?人类面临能源危机,为何要走向深海大洋?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教授、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在2004科协年会上做了题为《走向深海大洋》的报告,初步揭开了深海大洋的神秘面纱。汪品先院士从地球演变历史及海洋板块说切入,探究深海大洋神奇海底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经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会议审议并提交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北京大学加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的申请,北京大学成为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单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世界,并肩在路上。这是国人绘制的全球科技合作新蓝图。从2001年至今,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已启动实施了11年,这一纸蓝图铺开,自此耕耘不辍,在多项国际科技合作中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热核实验堆计划、全球对地测系统、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欧盟“伽利略”计划……无不有黑发黄肤的身影参与其中。科技外交:一马当先,处于我国外交战线的前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价值链快速分解,人们的创新活动日益连成整体,也让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相互合作。“十一五”期间,中国科技外交进入重要发展阶段,气候变化、能源环保、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国际标准制定等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全球性挑战,日益成为外交领域的重要议题。科技外交已处于我国外交战线的前沿。  相似文献   

7.
人类世世代代精心营建的家园,瞬间被愤怒冲击得支离破碎——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大地震和海啸,再一次让人类惊心动魄地领教了大自然的无穷威力。尽管我国的海区没有受到影响,但这次巨大的灾难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加大科研力度和防范系数,尽快建立我国的海啸预警机制。“假如将我国科学界对海洋、固体地球和大气的研究比作地球科学中的‘海陆空’三军,那么‘海军’就是三者中力量最弱的,而面向深海大洋的研究,又属于弱中之弱。全世界的海洋都是一个整体,印度洋的地震海啸警示我国要加快对深海大洋进行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实验室主任汪品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8.
科学钻探是现代地球科学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因为它是直接获得地球深部过程信息的唯一来源,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解决紧迫的社会经济问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始于1996年,2005年在德国波茨坦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大陆钻探会议。  相似文献   

9.
建议我国的地球科学和地质勘探工作者逐步开展四大地球科学工程的研究与开发:参与由日本等筹划的大洋综合钻探计划;开发西北太平洋中国专署经济区的海底结核矿矿产资源;制定开发天然气水合物 (gas hydrate) 的技术方针,抓紧有关工艺及设备的研究;进一步加强深部地球科学的探索,深入开展青藏高原的科学钻探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2):1-1
据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已向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这是国际上首份对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的申请。  相似文献   

11.
叶清 《厦门科技》2007,(5):60-60
2006年8月5日-7日。刚刚完成第十八次科考任务,跨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航行四万三干多海里完成多学科环球海洋考察的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作客厦门.并且对公众开放。代表着我国最尖端科学技术的科考船“大洋一号”.自投入使用至今总航程已达26万多海里,相当绕地球赤道12圈。不仅采集了不少5000米以下海底岩矿样品.还发现大洋中脊喷着黑烟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并且获得富含铜、锌、金、银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热液硫化物样品和极端环境下的生物样品。  相似文献   

12.
钻探技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秦代就有钻凿盐井、汲取卤水、熬煮成盐以供民食的记载。到了唐代,四川一地就有盐井六百多口。明清时期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时多采用简便易行的冲击钻进方法。而近代岩心钻探则是由欧美传入的,就中国没有自己的钻机制造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和地质工作的发展,我国的钻探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以探矿工程为行业及其专业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13.
陈良武  祝瑜 《世界知识》2011,(22):21-23
从17世纪开始,随着版图的扩张,俄国奉行同时发展陆军和海军的“两只手”理论和以夺取出海口为主要内容的海上安全战略。到19世纪末,经过一系列的海上战争,饿罗斯终于夺取了波罗的海、黑海和太平洋的出海口。冷战时期,苏联大力发展海军,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海上霸权。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大滑坡,海上力量一落千丈,远洋活动几乎停顿。进入新世纪,在时任总统普京的强力推动下,俄罗斯海上力量开始恢复元气,迈出了重返大洋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科技》2008,7(3):51-51
由中国、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协作组”,22日在深圳、伦敦和华盛顿同时宣布: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这一宏伟计划将测定选自全世界各地的至少一千个人类个体的全基因组DNA序列,绘制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最有医学应用价值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图谱。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朱丽兰日前透露,中国将在2001年启动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16.
黄涛 《科技信息》2013,(26):381-381
地质钻探技术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水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地质钻探技术的意义和作用,介绍了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现在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受到各个不同方面的影响,但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各个领域中所使用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在这之中,地质钻探逐渐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程度也直接地影响到了现代城市的发展进度。对现在人们已经掌握的地质钻探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且对其发展的意义和现状进行了阐述,根据现在的状况深入地研究了地质钻探领域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8.
浩瀚的海洋,波涛汹涌,碧水连天。当我站在我国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的甲板上,凝目远眺那蔚蓝色深不可测的大海时,心中感慨万分。大海孕育了生命,开创了人类的文明,而且,它还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和财富。今天,我们将再一次奔赴西北太平洋海域为国家探寻大洋富钴结壳(一种分布在海洋下的矿产),执行开发我国神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洋19航次第一航段,“大洋一号”科学考查船于2007年2月7日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并在东南印度洋中脊发现新的海底热液异常区。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大洋中脊发现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也是世界上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发现正在活动的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北京大学地空学院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所的陈永顺教授作为该航段首席助理带领其研究小组参加并负责海底热液羽状流异常探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1-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南海深部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同时推动实施了三次半的大洋钻探航次,使南海进入国际深海研究的前列,在深海盆洋陆相互作用、边缘海盆地的板缘张裂和气候演变的低纬驱动等3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挑战了源自西欧、北大西洋的传统观念。深海探索的进展,确立了中国在南海科学上的引导地位,下一轮的深入研究可望将南海建成世界海洋科学的天然实验室,进一步提升中国在海洋基础研究中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