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基于客家文化背景,研究上杭县道路网络的格局和特点。以乡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观察法,归纳推演得出宗族文化、风俗文化、地理文化等客家文化因子在各山地城镇道路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了每个乡镇受多重客家文化影响下各道路网形态,寻找典型村落为代表节点,总结出各自模式下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最终得出其受多种客家文化共同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客家姓氏祠堂楹联》辑录、解读客家祠联5600多副。追溯227个姓氏源流及其人口分布,发掘郡望和堂号。选联主题鲜明,体现了客家人的家国情怀。客家祠联是一部活生生的客家"家训",更是中华民族先贤垂裕后昆的特种教科书。客家祠联的搜集、整理,对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梯田不仅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也是利用山地、丘陵坡地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是水土保持中一种有效的田间工程措施,更是我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的起源与演变过程,是我国梯田农业文化的重要分支。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统计资料,对崇义客家梯田和核心区的范围进行了确定;并基于地方史志记载、研究文献、姓氏族谱、民间传说,对崇义客家梯田的起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文物的发掘,表明在崇义境内很早已有人类定居,认为元朝时期是客家梯田的雏形阶段,仅为零星的局部小块;明清时期为形成阶段,形成阶阶相连的成片客家梯田,梯田也已基本完工;清朝以后到至今为稳定阶段,客家梯田处于稳定时期。最后从客家梯田规模、劳动力数量及结构、种养殖特征、农耕技术等方面阐述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客家民系“根在河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系渊源于中原汉人的南迁,这已是史学界的共识和多年研究的定论。1987年全国第四届台湾同胞青年夏令营代表团郑重地将“根在河洛”的丰碑竖立在古都洛阳的涧河之滨──东周王城的遗址之上,这无疑是在肯定客家民系“根在河洛”,表明“河洛”是客家民系的源头。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论述客家民系渊源“根在河洛”的问题。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河洛是华夏先民的故乡。2、三代同源,祖根河洛。3、客家民系渊源于中原汉人的南迁。1、客家姓氏溯源。据此,我们可见客家民系“根在河洛”,完全符合客家民系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河洛不仅是客家民系的血统之根源,也是客家文化之根源。河洛文化不论是在闽、越、台、港,还是在海外所有客家民系中,都有重大影响,客家民系“根在河洛”这是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广西贺州客家住宅还保存有堂号和第号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本身就有很深刻的文化意义,有的是与姓氏郡望有关,有的与祖先的品德有关,也有自立堂号的。这种文化遗产是很可贵的,值得保护。  相似文献   

6.
对于福建闵西客家地区的上杭木偶戏,以前偶有见诸报端的一般性介绍文章,但缺乏学者的专门研究,尤其是对该剧种的剧本研究更是一片空白。通过对上杭县图书馆保存的剧本材料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上杭木偶戏剧本是一种民间口述剧本,在类型、内容、形制上都有其文化蕴涵和独特之处,故需对其予以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武平县中山城史称武所,主要包括老城、新城、城中。户不盈千,人不逾万,地不过数十平方公里,但历史上曾几遭屠城之惨,而且有姓氏百余,操客家和军家两种方言,形成了一个军家方言岛。这是什么原因呢?军家方言的源流又在哪里呢?史学界和音韵界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客家方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通常称为客家话或新民话,有些地方则以其具有特征性的常用词[pai] (我)或[mat kai] (什么)来命名,而称之为“[沪ai]话”或“[mat kai]话”。广西客家方言是随着客家先民的迁入而逐渐形成的。客家先民究竟从何时开始迁徙入桂,过去众说纷纭,一般的说法是始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但参阅史籍(主要是姓氏族谱)和实地调查访问,发现早在唐末宋初即已有客家人从今福建、江西、广东等省陆续迁入,不过是到了清代康乾时代入迁的人数更多,散布的区域更广罢了。  相似文献   

9.
客家历史源流是客家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客家称谓、客家历史渊源、客家民系形成、客家人的界定、客家文化认同等相关问题。客家研究历经百余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客家中原迁徙说"成为学界政界的主流认识,但目前还有不少问题难于达成共识,客家"中原说""土著说"时有分歧,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准多样难于达成一致,客家民系的形成时间也跨度很大。新时代的客家研究应在梳理客家研究史及成果基础上,针对核心问题,展开多学科整合研究,开拓视野,将海内外客家进行比较研究,客家研究与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相结合,回应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10.
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以"传承与创新:深圳滨海客家与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设立了"深圳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大陆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客家文化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和青年论坛等环节,旨在拓展客家文化研究的新阵地,明确深圳滨海客家的地位与特色,使深圳成为国内客家文化研究的重镇之一,为创新客家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以客家教育的文化生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客家文化与客家教育的互动关系,以进一步深化客家教育问题研究,寻求一种教育与具体亚文化生态关系的解读。认为客家文化是客家教育生存与发展必须适应的文化模式,客家精神是构建客家区域办学特色的基础与内核,客家文化是学校非理性管理和环境建设天然的观念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12.
对客家文化资源进行符号学分析,文化资源可按符号形式、符号功能、符号特性进行分类;依据文化圈理论,客家文化符号资源的各部分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又有不同的地位,构成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圈。对客家文化资源进行符号学分析,有助于了解客家文化圈的特点,提高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客家文化资源,有利于探索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有效模式,突显客家文化产业的差异性,提高客家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闽西客家祖地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然而,随着客家传统社会的变迁,丰富多样的客家民俗文化正快速萎缩,直接导致了客家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缺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抓住机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直面客家民俗文化的现状,积极保护客家民俗文化的生存土壤,充分挖掘客家民俗文化的内涵,引导民众参与民俗活动,在传承客家民俗文化活动中展现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闽西客家武术是闽西客家文化的奇葩,是客家先民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迁徙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闽西客家武术及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经进入岌岌可危的境地。客家武术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强身健体,娱乐观赏,体验传统,感受文化及传承客家武术的当代价值,对促进闽西客家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客家武术的传承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赣南客家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空间中的装饰图案,传承了客家文化基因,影响着客家乡村人居环境特色的营造.基于对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和客家祠堂、庙宇等民俗文化空间的分析,阐述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空间中的装饰图案分类与艺术特征,探讨赣南客家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空间装饰图案的美育价值,并以赣南客家乡村为例,提取客家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图案,研究其在...  相似文献   

16.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客家学研究的历程与成果,宏观地论析了客家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客家文化的社会功能、客家民系交融以及客家学学科建设等问题,展望客家学研究的前景,强调应加速构建客家学理论体系,把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特色鲜明的一个支系,客家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在现代社会,客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离不开媒介的传播,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传播客家文化的重要媒介。基于百度指数,以“客家人”、“客家山歌”、“客家话”、“客家菜”、“客家围屋”为检索关键词,对客家文化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客家文化网络关注度总体较高,“客家菜”与“客家围屋”网络关注度年度的增长过程变化幅度较大,“客家话”与“客家人”网络关注度的增长过程较平缓,“客家山歌”网络关注度则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客家文化网络关注度较高的区域主要是客家人聚居的省(自治区)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客家人聚居的经济发达地区。在未来的客家文化传播中,应充分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开发有利于客家文化传播的网络应用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客家年俗是客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传承的文化财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客家年俗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运用个案分析法,调研客家年俗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内容及传播特点,发现客家年俗的新媒体传播存在节俗内涵缺失、内容同质性高、非客家群体点击欲望低等情况。因此,推动新媒体上客家年俗相关内容的创新、平衡异质文化间的交流波动,是当下客家年俗乃至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已有相关客家人文特质与客家精神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并作了简要评述,指出迄今为止关于客家文化特质与精神的研究和论述,几乎没有跳出传统文化的视野且众说纷纭。客家文化特质与精神的研究是客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深层次课题;也是一个随着客家研究的深入和客家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挥之不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深入发掘客家文化内涵,对客家文化特质与精神作出系统的、科学的概括,是客家学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对贺州客家民歌的外在表现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揭示蕴藏于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征。认为客家民歌是贺州客家住区中普遍存在的,唯客家人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客家民歌的流传演唱给贺州客家民系刻上了鲜明的烙印,它历史久远,从客家民系形成之日起,就伴随着客家社会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客家的风风雨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映射出贺州客家人的思想文化和其社会历史发展的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